新疆阿勒泰市南区两宗商业用地出让
一、城市简介:
1.地理位置:阿勒泰市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所在地,是阿勒泰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集散地。“阿勒泰”是哈萨克语,是“六月”之意。阿勒泰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地缘优势在于,阿勒泰市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国陆路相接。东、南与福海县接壤,西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北面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96公里。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典型的山麓地貌特征,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和山间冲积平原区。市境南北长156公里,东西宽130公里,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9.66万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等2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0.33万人,城区常驻人口8万人(阿勒泰地区主要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维吾尔族人较少)。
2.城市发展:阿勒泰市按照“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的城市发展定 位和“南延、北优、中部改造”的发展战略,将市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发展,北部环境优美,着重提高品质,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功能;南部地势开阔,发展空间大,是城市高标准规划的新发展区;中部老城区地势狭长,定 位于与新的规划区风格统一的旧城改造区。同时,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保护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注重老城特色风貌区保护,依托克兰河滨河景观形成“一带两区”景观格局,切实把阿勒泰市建设成为以北欧风格为主、突出山水特色,全疆少有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
3.交通条件:阿勒泰市交通便捷,奎阿高速、216、217国道和319省道贯穿境内,连接起乌鲁木齐、奎屯、克拉玛依等北疆几个重点城市。阿勒泰市距乌鲁木齐公路距离670公里,航空距离443公里(飞行时间约1小时),阿勒泰机场可起降波音737—707机型飞机,日通航班量高达20余班次,年客运量达20万人次。
阿勒泰市作为阿勒泰地区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目前正在搭建铁路、航空和道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阿勒泰市的火车站正在修建,飞机场的改建(打造国际航空运输港)、奎阿高速的通车和直通喀纳斯湖景区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可在一小时内到达喀纳斯)修建,将极大提升阿勒泰的交通便利性。
4.旅游资源:阿勒泰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优良,被评为全国十一个优空气质量城市之一,也是全疆入选城市。阿勒泰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距离“人间净土”美称的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200余公里。2005年成功创建为“中国旅游城市”。近年来,阿勒泰市以喀纳斯和可可托海两大5A级景区为依托,按照“依托城市、打造环线、串珠成链”的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西旅游环线建设,积极打造地区旅游中心节点城市和全国冬季旅游目的地。作为人类滑雪早起源地,阿勒泰市拥有将军山和西域两大滑雪场,被喻为离城市近的天然滑雪场,离市区仅1.8公里。将军山滑雪场2号雪道获得国际雪联认证,可举办 “大小回转”等国际赛事项目,现已正式通过国家5S级滑雪场评审,成为2016年全国冬运会的备选场地,是中国西北的滑雪场之一。
5.经济情况:近年来,阿勒泰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矿产、旅游和城市等优势资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有力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2014年1-7月,全地区累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97246万元,同比增长11.1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4102万元,同比增长14.78%。
2014年1-7月,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69亿元,同比增长12.2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1亿元,同比下降51.35%。共有施工项目495个,同比增加74个,增长17.58%。完成投资上亿元的项目1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个,增长14.29%。
2014年1-7月,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42亿元,增长6.60%,同比增长10.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4.18亿元,同比增长10.46%。
2014年1-7月,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3.66亿元,比年初增加38.92亿元,增长25.15%,同比增长28.08%。其中:短期贷款86.22亿元,比年初增加18.07亿元,增长26.52%,同比增长20.93%;中长期贷款104.61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增长24.27%,同比增长33.10%。
二、项目介绍
项目一:编号C-08-03 (参考价:30万/亩)
区位及大小:地块位于阿勒泰市迎宾路东侧、团结南路北侧,面积11774.9㎡(约17.7亩),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规划指标:容积率≤2.0;建筑密度≤45%;绿地率≥20%;
建筑设计要求:总计容建筑面积≤23549.8㎡;建筑高度≤35M;停车位配建指标不低于每一百平方米一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不大于总停车位的20%。
项目二:编号E-02-01 (参考价:30万/亩)
区位及大小:地块位于阿勒泰市迎宾路东侧、团结南路南侧,面积14842.5㎡(约22.3亩),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45%;绿地率≥20%;
建筑设计要求:总计容建筑面积≤29685㎡;建筑高度≤55M;停车位配建指标不低于每一百平方米一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不大于总停车位的20%。
三、地块优势:
1、地块面积小,总投资小,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
2、两宗地块均达到“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地面平整;
3、地块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城南新区核心地段,城南新区配套已经齐全,阿勒泰地区及阿勒泰市行政单位和集资房均落户于城南新区,该区域后期将成为未来阿勒泰市城市主要发展中心;
4、此两宗地块是南区首次出让的地块,所在迎宾路是通向阿勒泰火车站的必经道路,对面是阿勒泰地区高中——地区二中的新校区(2015年10月投入使用),周边有大体量的集资建房(已建成)、政务中心及公交枢纽总站,商业需求量大(如餐饮、书店、网吧、酒店等),商业价值潜力巨大。
1.地理位置:阿勒泰市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所在地,是阿勒泰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集散地。“阿勒泰”是哈萨克语,是“六月”之意。阿勒泰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地缘优势在于,阿勒泰市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国陆路相接。东、南与福海县接壤,西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北面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96公里。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典型的山麓地貌特征,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和山间冲积平原区。市境南北长156公里,东西宽130公里,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9.66万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等2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0.33万人,城区常驻人口8万人(阿勒泰地区主要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维吾尔族人较少)。
2.城市发展:阿勒泰市按照“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的城市发展定 位和“南延、北优、中部改造”的发展战略,将市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发展,北部环境优美,着重提高品质,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功能;南部地势开阔,发展空间大,是城市高标准规划的新发展区;中部老城区地势狭长,定 位于与新的规划区风格统一的旧城改造区。同时,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保护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注重老城特色风貌区保护,依托克兰河滨河景观形成“一带两区”景观格局,切实把阿勒泰市建设成为以北欧风格为主、突出山水特色,全疆少有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
3.交通条件:阿勒泰市交通便捷,奎阿高速、216、217国道和319省道贯穿境内,连接起乌鲁木齐、奎屯、克拉玛依等北疆几个重点城市。阿勒泰市距乌鲁木齐公路距离670公里,航空距离443公里(飞行时间约1小时),阿勒泰机场可起降波音737—707机型飞机,日通航班量高达20余班次,年客运量达20万人次。
阿勒泰市作为阿勒泰地区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目前正在搭建铁路、航空和道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阿勒泰市的火车站正在修建,飞机场的改建(打造国际航空运输港)、奎阿高速的通车和直通喀纳斯湖景区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可在一小时内到达喀纳斯)修建,将极大提升阿勒泰的交通便利性。
4.旅游资源:阿勒泰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优良,被评为全国十一个优空气质量城市之一,也是全疆入选城市。阿勒泰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距离“人间净土”美称的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200余公里。2005年成功创建为“中国旅游城市”。近年来,阿勒泰市以喀纳斯和可可托海两大5A级景区为依托,按照“依托城市、打造环线、串珠成链”的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西旅游环线建设,积极打造地区旅游中心节点城市和全国冬季旅游目的地。作为人类滑雪早起源地,阿勒泰市拥有将军山和西域两大滑雪场,被喻为离城市近的天然滑雪场,离市区仅1.8公里。将军山滑雪场2号雪道获得国际雪联认证,可举办 “大小回转”等国际赛事项目,现已正式通过国家5S级滑雪场评审,成为2016年全国冬运会的备选场地,是中国西北的滑雪场之一。
5.经济情况:近年来,阿勒泰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矿产、旅游和城市等优势资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有力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2014年1-7月,全地区累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97246万元,同比增长11.1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4102万元,同比增长14.78%。
2014年1-7月,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69亿元,同比增长12.2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1亿元,同比下降51.35%。共有施工项目495个,同比增加74个,增长17.58%。完成投资上亿元的项目1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个,增长14.29%。
2014年1-7月,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42亿元,增长6.60%,同比增长10.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4.18亿元,同比增长10.46%。
2014年1-7月,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3.66亿元,比年初增加38.92亿元,增长25.15%,同比增长28.08%。其中:短期贷款86.22亿元,比年初增加18.07亿元,增长26.52%,同比增长20.93%;中长期贷款104.61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增长24.27%,同比增长33.10%。
二、项目介绍
项目一:编号C-08-03 (参考价:30万/亩)
区位及大小:地块位于阿勒泰市迎宾路东侧、团结南路北侧,面积11774.9㎡(约17.7亩),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规划指标:容积率≤2.0;建筑密度≤45%;绿地率≥20%;
建筑设计要求:总计容建筑面积≤23549.8㎡;建筑高度≤35M;停车位配建指标不低于每一百平方米一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不大于总停车位的20%。
项目二:编号E-02-01 (参考价:30万/亩)
区位及大小:地块位于阿勒泰市迎宾路东侧、团结南路南侧,面积14842.5㎡(约22.3亩),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45%;绿地率≥20%;
建筑设计要求:总计容建筑面积≤29685㎡;建筑高度≤55M;停车位配建指标不低于每一百平方米一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不大于总停车位的20%。
三、地块优势:
1、地块面积小,总投资小,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
2、两宗地块均达到“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地面平整;
3、地块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城南新区核心地段,城南新区配套已经齐全,阿勒泰地区及阿勒泰市行政单位和集资房均落户于城南新区,该区域后期将成为未来阿勒泰市城市主要发展中心;
4、此两宗地块是南区首次出让的地块,所在迎宾路是通向阿勒泰火车站的必经道路,对面是阿勒泰地区高中——地区二中的新校区(2015年10月投入使用),周边有大体量的集资建房(已建成)、政务中心及公交枢纽总站,商业需求量大(如餐饮、书店、网吧、酒店等),商业价值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