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板栗科技致富能手
赏天堂美景,品富硒板栗,成为罗田的一张旅游镀金名片。初秋的鄂东大地,天高气爽,一派生机。连日来,被誉为中国板栗县的湖北黄冈市罗田县各地板栗相继成熟,陆续上市,山乡处处果实累累、栗果飘香。在罗田县有一位被誉为“富硒板栗之父”的年近七旬的科技带头老人,20多年吃住在山头研究板栗生产技术,他研发的“富硒板栗”获得国家专利。近年来,周远春所研发的板栗种植技术不仅福泽到罗田县大部分栗农,还辐射到邻近的安徽、英山等地。
乱石岗上栗花香。周远春,今年70岁。70年代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一生追求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退休后回乡承包500亩板栗园,潜心研究开发的“瑶琦”富硒板栗,成功获得国家专利;2011年被湖北省科协、省林业厅授予“林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12年又被湖北省科协、省老龄委、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授予“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国家财政部授予 “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沿着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驱车一个小时,在板栗之乡罗田县境内,有一处小有名气的板栗示范基地——白庙河跨马墩板栗场。提及名气,不仅是该场创始人周远春艰苦创业的曲折经历感动人,还饱含了罗田林业人致力于科技攻关的进取精神鼓舞人。在周远春的20年中,广大的板栗农户见证了一个普通人不懂板栗技术到成为板栗专家的全过程。现在农户们发现,传授技术、科技扶贫才是续圆大别山扶贫梦的有效途径。
苦研富硒科技,提升板栗品质。周远春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千万个板栗种植户的一个缩影,他几十年如一日情系山林,学科技、用科技,在林业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治理荒山500余亩,种植优质板栗3万余株,依靠科技兴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罗田曾经是一个荒山大县。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年治理荒山、五年绿化罗田、十年壮大产业”的决策出台,罗田林业部门和林业人鼓足了干劲,周远春就是批承包荒山发展林业产业吃“螃蟹”的代表。周远春原为林业系统正式职工,196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为服从祖国开发边疆的需要,自愿报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遗传育种工作,1976年调县林产化学工业总公司任技术开发科科长、主任工程师,有着丰富的林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经营状况逐渐走向低谷。为响应企业“减员增效”的号召,周远春主动向单位提出辞呈,决定回老家开辟另一片新天地。放弃了“铁饭碗”,周远春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了家乡的跨马墩一处500亩荒山,决定发展板栗产业,播种着人生的全部希望。在缺乏资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他与家人一道用原始的方式开垦荒山,一锄一锄垦土,一镐一镐凿石,500亩面积中有400多亩能够利用的全部开垦出一条条带子地,东挪西借凑齐了买苗子的资金,全部栽上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板栗树,而这一基础环节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他用坏的锄、镐、铲等物件不计其数,手上的茧子掉了一层又生一层,经济的拮据、身心的疲惫考验着他,家人的责备、亲友的劝告动摇着他,一段时间让他萌生退意。在需要鼓励、需要安慰、需要决断的时刻,他想到了他的“娘家人”——县林业局,他把自己的遭遇和面临的困境毫不保留地尽情诉说,引起了林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委派技术人员到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在得到林业技术人员的肯定和鼓励后,周远春看看一排排期待浇灌的树苗,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一枝叶总关情,板栗作为经济林品种中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成林早、、收效高。到了板栗苗该嫁接的季节,“娘家”来人了,县林业局组织3人科技攻关小组,带来必要的设备和资金,为他免费提供优良接穗,并与他在山上搭建的临时工棚里吃住在一起,悉心勘查每一寸土地,科学规划每一片山林。在技术人员的总体规划下,根据基地方位、海拔以及土层厚度的不同,在基地里分区域共嫁接了‘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等八大优良品种,并一一作了注记。科班出身的他,本来对林业技术有一定基础,加上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板栗栽培不同生长阶段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修剪,他都了如指掌。管理是一项细致、费时、费力的工作,他每天带上一壶水、一袋馒头,耕作在山林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科技浇灌栗花香。在周远春辛勤耕耘和技术人员指导下,板栗嫁接后的第三年,在他为之奋斗的基地里,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板栗种植获得了大丰收,而且由于品质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就连当地人也喜欢吃他种植的板栗。家人的责备不见了,村民的冷眼不见了,伴随而来的是“拜师学艺的”、“考察取经的”和“经验交流的”,这使他更加坚定了科技兴栗的信心。在以后的几年板栗盛产期中,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先后在这块基地里试验并攻克了“板栗增雌去雄技术”、“降低板栗空苞技术”、“板栗速生丰产技术”等技术难关,为全县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此期间,周远春先后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县林业局县委、县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彰,“黄冈市再就业明星”、“罗田县板栗状元”、“罗田县板栗生产示范户”等称号被广为传颂,他科技种栗的事迹和经验也逐渐在全县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全县掀起了依靠种植板栗增收致富的热潮。2010年,在全国板栗受灾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该县的富硒板栗却历史性地获得大丰收,农户的富硒板栗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他的板栗园产量达到4万公斤。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采访中,周远春告诉我们,他特别感激被誉为“剪刀书记的易茂先”。原来,1996年,还是罗田县县长的易茂先听说了关于周远春的事情:由于企业破产,周远春和一些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一道积极响应县委“三放活”的号召,到农村创办种养基地,后来其他人纷纷回县里了,只有周远春一个人还在苦苦坚守,他承包的180亩板栗基地,由于年年亏损,家庭十分困难,欠债6万多,跟老婆也离了婚。易茂先多次与他一起分析亏损的原因,后得出的结论是三个字:缺技术。于是便主动请专家,手把手教周远春技术,帮助其摆脱了困境。即使退休后,易茂先仍然坚持去周远春板栗基地了解情况。当时周远春正在研究富硒板栗,为了帮助他,易茂先多次往返200多公里去板栗园与他切磋交流,攻克难关。
为了申报周远春的研究项目,易茂先自己掏钱买票、租车带他上北京、下武汉,10多次与省市县有关科技、质检、农科院所等单位联系,还自掏腰包上万元给予资助。终于在2012年有了收获,获得了国家专利。为了使周远春的专利走出深山、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012年以来,易茂先亲自到罗田县白庙河乡帮他联系上了300多亩种植基地,并带着他跑省市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和黄商集团、中百仓储等销售企业,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与生产对接、与市场对接。2013年4月,富硒板栗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近几年来,周远春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探索了一条“春修剪、夏喷硼、秋施肥、一年四季防病虫”的管理经验,并通过对土壤施用含硒微量元素,使板栗含硒量高于湖北省富硒食品标准。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检索中心认定,他生产的板栗每公斤含硒量达到102.82~178.00微克,面积、产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食品标准,在省内属家。为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他于2009年组建注册了全国个“富硒板栗”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联合周边七个行政村、400多农户入社,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2000多亩,固定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年产量达到20吨,年产值超过50万元,直接安排就业7人,带动群众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广大群众纷纷称他是兴林富民的带头人。
2012年,在易茂先的帮助下,周远春通过6年多的努力研究的富硒板栗,由于科技含量高、产量高、营养丰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授予湖北省老年科技二等奖。随后,也成立了全国个“瑶琦牌”富硒板栗专业合作社,联合周边100多农户参与富硒板栗生产,现在年收入达20多万元。
谈到这些仍然周远春有些激动,他说:“让大别山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是我心中永远的梦,我知道,在续圆大别山科技致富梦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但我坚信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精彩。我将继续发挥余热,沿着这条科技致富路走下去,努力让我们的大别山‘满山栽栗子,丰富菜篮子,农民得票子,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自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成功申报第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田板栗”,罗田板栗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湖北省黄冈市的革命老区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这座“富矿”,开拓市场潜力?“2013湖北罗田板栗节”将于9月6日至8日在罗田举行,届时将以栗为媒、以节会友,开展板栗产业技、新产品、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共商板栗产业发展大计。
现在,周远春及其合作社正不断发展壮大,所生产的“瑶琦牌”富硒板栗知名度越来越高,足不出户通过“网上订单”远销安徽、上海、浙江等地,使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已逾花甲之年的周远春精神焕发,爽朗的笑声在栗林中回荡……
本文来源于:中国板栗交易网www.banlij***
乱石岗上栗花香。周远春,今年70岁。70年代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一生追求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退休后回乡承包500亩板栗园,潜心研究开发的“瑶琦”富硒板栗,成功获得国家专利;2011年被湖北省科协、省林业厅授予“林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12年又被湖北省科协、省老龄委、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授予“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国家财政部授予 “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沿着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驱车一个小时,在板栗之乡罗田县境内,有一处小有名气的板栗示范基地——白庙河跨马墩板栗场。提及名气,不仅是该场创始人周远春艰苦创业的曲折经历感动人,还饱含了罗田林业人致力于科技攻关的进取精神鼓舞人。在周远春的20年中,广大的板栗农户见证了一个普通人不懂板栗技术到成为板栗专家的全过程。现在农户们发现,传授技术、科技扶贫才是续圆大别山扶贫梦的有效途径。
苦研富硒科技,提升板栗品质。周远春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千万个板栗种植户的一个缩影,他几十年如一日情系山林,学科技、用科技,在林业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治理荒山500余亩,种植优质板栗3万余株,依靠科技兴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罗田曾经是一个荒山大县。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年治理荒山、五年绿化罗田、十年壮大产业”的决策出台,罗田林业部门和林业人鼓足了干劲,周远春就是批承包荒山发展林业产业吃“螃蟹”的代表。周远春原为林业系统正式职工,196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为服从祖国开发边疆的需要,自愿报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遗传育种工作,1976年调县林产化学工业总公司任技术开发科科长、主任工程师,有着丰富的林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经营状况逐渐走向低谷。为响应企业“减员增效”的号召,周远春主动向单位提出辞呈,决定回老家开辟另一片新天地。放弃了“铁饭碗”,周远春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了家乡的跨马墩一处500亩荒山,决定发展板栗产业,播种着人生的全部希望。在缺乏资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他与家人一道用原始的方式开垦荒山,一锄一锄垦土,一镐一镐凿石,500亩面积中有400多亩能够利用的全部开垦出一条条带子地,东挪西借凑齐了买苗子的资金,全部栽上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板栗树,而这一基础环节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他用坏的锄、镐、铲等物件不计其数,手上的茧子掉了一层又生一层,经济的拮据、身心的疲惫考验着他,家人的责备、亲友的劝告动摇着他,一段时间让他萌生退意。在需要鼓励、需要安慰、需要决断的时刻,他想到了他的“娘家人”——县林业局,他把自己的遭遇和面临的困境毫不保留地尽情诉说,引起了林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委派技术人员到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在得到林业技术人员的肯定和鼓励后,周远春看看一排排期待浇灌的树苗,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一枝叶总关情,板栗作为经济林品种中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成林早、、收效高。到了板栗苗该嫁接的季节,“娘家”来人了,县林业局组织3人科技攻关小组,带来必要的设备和资金,为他免费提供优良接穗,并与他在山上搭建的临时工棚里吃住在一起,悉心勘查每一寸土地,科学规划每一片山林。在技术人员的总体规划下,根据基地方位、海拔以及土层厚度的不同,在基地里分区域共嫁接了‘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等八大优良品种,并一一作了注记。科班出身的他,本来对林业技术有一定基础,加上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板栗栽培不同生长阶段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修剪,他都了如指掌。管理是一项细致、费时、费力的工作,他每天带上一壶水、一袋馒头,耕作在山林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科技浇灌栗花香。在周远春辛勤耕耘和技术人员指导下,板栗嫁接后的第三年,在他为之奋斗的基地里,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板栗种植获得了大丰收,而且由于品质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就连当地人也喜欢吃他种植的板栗。家人的责备不见了,村民的冷眼不见了,伴随而来的是“拜师学艺的”、“考察取经的”和“经验交流的”,这使他更加坚定了科技兴栗的信心。在以后的几年板栗盛产期中,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先后在这块基地里试验并攻克了“板栗增雌去雄技术”、“降低板栗空苞技术”、“板栗速生丰产技术”等技术难关,为全县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此期间,周远春先后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县林业局县委、县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彰,“黄冈市再就业明星”、“罗田县板栗状元”、“罗田县板栗生产示范户”等称号被广为传颂,他科技种栗的事迹和经验也逐渐在全县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全县掀起了依靠种植板栗增收致富的热潮。2010年,在全国板栗受灾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该县的富硒板栗却历史性地获得大丰收,农户的富硒板栗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他的板栗园产量达到4万公斤。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采访中,周远春告诉我们,他特别感激被誉为“剪刀书记的易茂先”。原来,1996年,还是罗田县县长的易茂先听说了关于周远春的事情:由于企业破产,周远春和一些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一道积极响应县委“三放活”的号召,到农村创办种养基地,后来其他人纷纷回县里了,只有周远春一个人还在苦苦坚守,他承包的180亩板栗基地,由于年年亏损,家庭十分困难,欠债6万多,跟老婆也离了婚。易茂先多次与他一起分析亏损的原因,后得出的结论是三个字:缺技术。于是便主动请专家,手把手教周远春技术,帮助其摆脱了困境。即使退休后,易茂先仍然坚持去周远春板栗基地了解情况。当时周远春正在研究富硒板栗,为了帮助他,易茂先多次往返200多公里去板栗园与他切磋交流,攻克难关。
为了申报周远春的研究项目,易茂先自己掏钱买票、租车带他上北京、下武汉,10多次与省市县有关科技、质检、农科院所等单位联系,还自掏腰包上万元给予资助。终于在2012年有了收获,获得了国家专利。为了使周远春的专利走出深山、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012年以来,易茂先亲自到罗田县白庙河乡帮他联系上了300多亩种植基地,并带着他跑省市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和黄商集团、中百仓储等销售企业,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与生产对接、与市场对接。2013年4月,富硒板栗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近几年来,周远春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探索了一条“春修剪、夏喷硼、秋施肥、一年四季防病虫”的管理经验,并通过对土壤施用含硒微量元素,使板栗含硒量高于湖北省富硒食品标准。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检索中心认定,他生产的板栗每公斤含硒量达到102.82~178.00微克,面积、产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食品标准,在省内属家。为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他于2009年组建注册了全国个“富硒板栗”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联合周边七个行政村、400多农户入社,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2000多亩,固定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年产量达到20吨,年产值超过50万元,直接安排就业7人,带动群众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广大群众纷纷称他是兴林富民的带头人。
2012年,在易茂先的帮助下,周远春通过6年多的努力研究的富硒板栗,由于科技含量高、产量高、营养丰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授予湖北省老年科技二等奖。随后,也成立了全国个“瑶琦牌”富硒板栗专业合作社,联合周边100多农户参与富硒板栗生产,现在年收入达20多万元。
谈到这些仍然周远春有些激动,他说:“让大别山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是我心中永远的梦,我知道,在续圆大别山科技致富梦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但我坚信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精彩。我将继续发挥余热,沿着这条科技致富路走下去,努力让我们的大别山‘满山栽栗子,丰富菜篮子,农民得票子,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自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成功申报第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田板栗”,罗田板栗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湖北省黄冈市的革命老区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这座“富矿”,开拓市场潜力?“2013湖北罗田板栗节”将于9月6日至8日在罗田举行,届时将以栗为媒、以节会友,开展板栗产业技、新产品、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共商板栗产业发展大计。
现在,周远春及其合作社正不断发展壮大,所生产的“瑶琦牌”富硒板栗知名度越来越高,足不出户通过“网上订单”远销安徽、上海、浙江等地,使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已逾花甲之年的周远春精神焕发,爽朗的笑声在栗林中回荡……
本文来源于:中国板栗交易网www.banl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