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职称论文小学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摘 要:小学是一个人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养成的基础阶段,尤其是对于刚步入学校接受系统知识教育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小学数学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授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等思维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达到有效学習的效果。文章基于小学数学现行教材优势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原则与具体策略,以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真谛,并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全面地学习数学、了解数学。
关键词:小学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102-02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学习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学好数学知识。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利用现行数学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遵循相关培养原则,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来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则成为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教研的重中之重。
一、 小学数学现行教材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教材相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明显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概而言之,其主要具备以下两方面优势。
(一)教材内容编排得当,衔接自然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数与代数,以及部分数学实践与应用的相关讲解。与传统教材相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衔接也较为自然,易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尤其是在涉及比较复杂的空间图形内容方面,其通过各类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降低理解难度的目的,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大有助益。
(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现行的教材在编排形式方面,较以往的教材而言,也更加的多样化。此类形式对提高学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十分有益。同时,教材中还设置了许多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得以有效学习和思考,颠覆了传统教材只重学术知识与结论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味,并具有开放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二、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方面,作者提出以下几项原则: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并非单纯依靠教师传授就可达到,同样也不能依靠学生模仿、复制他人,或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应当通过进行各类数学教学活动来实现。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积极创设各类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活动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地观察、实验、探索和推理,从而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以此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的目标。
(二)“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原则
通过教学实践可知,数学知识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又蕴含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数学知识中积极寻找其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利用和拓展。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数学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其本身具有客观规律。无论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当中,都无法一蹴而就。因而,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则应当充分认识该思维所具有的客观规律,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逐层推进、逐渐提升。
三、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策略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运用口算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明算理、会算法、练速度是口算的三种方式,其中“明算理”属于一种算理拼玩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学生拼玩过程来进行算理学,使学生在拼玩中充分理解数学和培养思维能力;“会算法”则指的是一种笔算的训练方法,其对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而言,无疑是一把“金钥匙”;“练速度”则是一种训练速度的方式,通过该方式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从而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体上看,利用口算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口算过程尽量少动笔;二是口算时间应当进行限制。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充分发挥口算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来诱导学生思维
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显得较为枯燥、抽象,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以此来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助其深化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例如,在学习奇偶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分别抽取学号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学生,检查其对该课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简答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联系实际以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来测量北京至天津的距离,在未学习比例尺之前,学生则普遍表示不懂测量,但其又十分好奇如何通过一小张地图就可知道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的距离。面对学生的困惑与好奇心,作者乘势导入新课《比例尺》的教学,通过对比例尺概念的讲解以及对上述情景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并且更加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与拓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四)巧设结尾来增强学生思维连贯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巧妙的课堂结尾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方面,作用更是明显。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结尾环节设置“动脑筋离开课堂”的游戏来结束课堂。游戏的内容就是该课所学习的知识,即教师取出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要求学号是卡片数字的倍数的同学,讲出自己学号是卡片数字的几倍之后,就可以离开教室。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作为课堂结尾,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理解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数学学科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借用教材优势,科学采取相关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思维的全面性。
关键词:小学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102-02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学习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学好数学知识。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利用现行数学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遵循相关培养原则,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来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则成为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教研的重中之重。
一、 小学数学现行教材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教材相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明显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概而言之,其主要具备以下两方面优势。
(一)教材内容编排得当,衔接自然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数与代数,以及部分数学实践与应用的相关讲解。与传统教材相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衔接也较为自然,易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尤其是在涉及比较复杂的空间图形内容方面,其通过各类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降低理解难度的目的,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大有助益。
(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现行的教材在编排形式方面,较以往的教材而言,也更加的多样化。此类形式对提高学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十分有益。同时,教材中还设置了许多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得以有效学习和思考,颠覆了传统教材只重学术知识与结论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味,并具有开放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二、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方面,作者提出以下几项原则: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并非单纯依靠教师传授就可达到,同样也不能依靠学生模仿、复制他人,或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应当通过进行各类数学教学活动来实现。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积极创设各类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活动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地观察、实验、探索和推理,从而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以此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的目标。
(二)“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原则
通过教学实践可知,数学知识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又蕴含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数学知识中积极寻找其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利用和拓展。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数学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其本身具有客观规律。无论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当中,都无法一蹴而就。因而,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则应当充分认识该思维所具有的客观规律,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逐层推进、逐渐提升。
三、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策略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运用口算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明算理、会算法、练速度是口算的三种方式,其中“明算理”属于一种算理拼玩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学生拼玩过程来进行算理学,使学生在拼玩中充分理解数学和培养思维能力;“会算法”则指的是一种笔算的训练方法,其对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而言,无疑是一把“金钥匙”;“练速度”则是一种训练速度的方式,通过该方式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从而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体上看,利用口算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口算过程尽量少动笔;二是口算时间应当进行限制。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充分发挥口算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来诱导学生思维
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显得较为枯燥、抽象,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以此来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助其深化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例如,在学习奇偶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分别抽取学号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学生,检查其对该课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简答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联系实际以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来测量北京至天津的距离,在未学习比例尺之前,学生则普遍表示不懂测量,但其又十分好奇如何通过一小张地图就可知道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的距离。面对学生的困惑与好奇心,作者乘势导入新课《比例尺》的教学,通过对比例尺概念的讲解以及对上述情景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并且更加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与拓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四)巧设结尾来增强学生思维连贯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巧妙的课堂结尾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方面,作用更是明显。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结尾环节设置“动脑筋离开课堂”的游戏来结束课堂。游戏的内容就是该课所学习的知识,即教师取出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要求学号是卡片数字的倍数的同学,讲出自己学号是卡片数字的几倍之后,就可以离开教室。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作为课堂结尾,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理解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数学学科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借用教材优势,科学采取相关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思维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