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点击搜索

发布

人大女王金融硕士2021移动课堂澳门站再扬帆

区域:
北京 > 海淀 > 北太平庄
类别:
考研辅导班
地址:
中关村大街59号
6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移动课堂在澳门举行,这是继2019年首次澳门站移动课堂后的又一次举办。来自行业高管班及国际班同学以线上聆听方式分别参与了加拿大女王大学商学院索吾林教授的《金融衍生品》课程、加拿大女王大学商学院王炜教授的《投资银行》课程。

课程休息间隙,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球一行看望师生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吴晓球对于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是人融学科国际化的重要一环,鼓励学生不忘人融学科的传统,学好、用好现代金融知识。

他表示,希望学生们首先要将金融的基础理论学好,包括宏观、微观层面,都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现代金融的理论和方法之前,需要对传统的、古典的金融理论都要有比较好的了解,特别是货币理论,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律,宏观经济的结构、政策,如果没有宏观架构,看问题就不会太全面。

其次,对现代金融要有深刻的理解,如定价、投资组合、现代金融变更的规律、趋势等,要有很好的把握。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金融的用武之地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金融必须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必须要满足社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希望同学们要把握金融的精髓。

虽然只有短暂的交流,但学子们仍然备受鼓舞。
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球与学生们交流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瞿强、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邱志刚、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执行主任张震老师、财政金融学院曾妍老师、加拿大女王大学商学院中国校友会、人大女王金融硕士项目校友理事王睿航等一同走访。

移动课堂前夕,同学们还受邀参与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论坛,聆听专家学者们的观点,与业界精英进行交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大家深感大有裨益。

6月11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澳门银行公会、横琴新区智慧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澳门金融的未来”,吴晓球作题为“中国金融的未来”的主旨演讲并主持圆桌论坛“双循环下粤澳深度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主旨演讲中,吴晓球提出市场化和科技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点,需要深刻地理解科技对中国金融进步的战略意义。中国金融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而人民币的国际化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财政金融学院邱志刚副教授分别在论坛特设的“澳门债券市场建设实践探讨”、“金融科技与澳门金融发展”、“琴澳合作下的财富管理新模式”三场圆桌论坛中发表演讲。

充实的移动课堂结束了,同学们为自己是人大学子和女王学生的双重身份感到自豪,此次行程受益匪浅,大家表示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中国金融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北京考研/公务员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37754)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