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五湖四海皆校友
【编者按】继上篇推出“中山大学——执掌岭南学术之牛耳”后,不少中大的校友表示不满,“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推出?难道是我们学校的实力不行吗?”各位列官稍安勿躁,前面几期博士已经说明,“一个博士眼中的中国高校”系列篇不是大学排行榜,并不完全按照大学排名而入围,只要大学具备历史悠久、知名度广、办学规模大、校园美丽等任何一个条件,都在博士考虑范围之内。然而,推出的先后顺序,不完全根据大学实力,而是根据博士行程的安排而定,所以还没有写到您母校的时候,请耐心等待,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享受!本期博士将继续在羊城游览,不过这次的重点不是珠江,也不是白云山,而是沿着环市东路一路东行,过天河路,在石牌东路往南进入黄埔大道西,直行不过一千米,就会看到一座彩虹似的拱门,上书“暨南大学”四个字。是的,本期博士的游览目的地到了,各位看官猜到了吗?暨南大学南大门是学校正门,这是一个巨大白色拱形标志性建筑,由白色花岗岩构成,形状如雨后的一道,所以又叫做“彩虹门”。上书的“暨南大学”四个字透露出透露儒雅和英气,是叶剑英元帅于1978年学校复办时题写的。
暨南大学成立于1907年,前身是清政府在南京批准创办的暨南学堂。暨大的百年校史上也是一部辛酸史,历史上曾五次搬迁、三次复办,办学地点从南京到上海真如,辗转到福建建阳古城,再到珠江河畔,经历106年的跌宕起伏,终才在岭南的白云山脚下开出绚丽的花朵。暨大是我国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我国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多的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14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目前,暨大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600余亩,现有在校大学生4.7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本科生2.3万人,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1.4万人。番禺校区位于番禺区兴业大道北侧,2014年5月建成,是医学院新校区以及广东省职业人才教育基地。华文学院位于天河区瘦狗岭路,主要发展华文教育、华语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每年为海内外输送了大量的汉语教师。旅游学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侨城东路,以培育旅游管理人才而闻名,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专业,开设有旅游管理等专业。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前山镇,立足于本科生培养,主要发展与港、澳、台及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珠海校区,上铺下桌四人间、独立空调、宽带千兆到桌,宿舍楼层设阅览室活动室,还有健身器械……据说在广东高校中是豪华的学生宿舍。石牌校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西,定 位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发展国家重点学科及其依托的学院、特色学科和继续教育。石牌校区是暨大的本部所在地,也是能代表百年暨大风格的校区,所以本次博士就带大家一起去游览石牌校区吧。
沿着真如路一路往北,看着衣着时尚的港澳学生或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留学生在身边走过,很难想象历经磨难的暨大已经在不经意中走完了百年的历程。林荫道上古树参天,苍柏林立,大自然的鬼斧生工与人工的精雕细琢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将林荫道旁的树木打扮成造型各异的风景画。漫步在林荫大道,心旷神怡,即便是炎炎夏日也会立马暑气全消。
校园里建筑物很多。可以到蔡冠深博物馆区参观珍藏的历史文物,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观摩名人书画真迹。可以去气势恢弘的礼堂看各种美国大片与文艺片,感受时代脉搏。也可以到曾宪梓科学馆感受互联互通的气息。白色的外立面,绿色的玻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艺术中心 、外语中心语音室等现代元素扑面而来。
在苏州路与明湖北路的交界处,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邵逸夫体育馆。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尤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以他老人家命名的体育馆、科技馆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博士一路走来,几乎在每个大学校园都能看到。现在,暨大每年在这里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文艺活动、运动赛事等各种大型活动。尤其是每年的1月、6月等研究生考试或学校统考时节,邵逸夫体育馆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千人考场”,几千学生在这里同时举行考试,多么蔚为壮观呀!
沿着建阳路往北约500米,右手边就是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图书馆坐北朝南,从远处看就如一本翻开的书,正门幽深而两翼舒展。除设有办公室、图书室、期刊室外,还设有专业阅览室和普通阅览室间。图书馆是暨大学子们能静心读书的地方,因此阅览座位一直非常紧俏,尤其是到了每年考试季、考博季,去晚了根本就找不到地方。看书看累了,可以到前面的广场上活动活动,舒展一下筋骨。每天的早晨,经常能看到学生们迎着朝霞在放声朗读英语,抑或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聚在一起用英文讨论着问题。
沿着金陵路往北继续前行,就来到暨大富盛名的明湖。根据暨大校友介绍,明湖是暨大学子精神寄托之所在,暨大之有明湖,犹如北大燕园之有“未名湖”。明湖本为一湖,寓意“战胜困难,取得光明”,后被真茹路截断,因其形状东如日、西如月,所以东边为日湖,西边为月湖。早迎朝阳,晚映月光,“美丽的小路”,“秋色里的小湖”,诗人汪国真在就读中文系的时候,就常到湖边沉思,据说明湖是他灵感的源泉。寒来暑往,明湖湛蓝的湖水,湖畔的树木曾迎送过多少暨大的学子。每年阳春三月,紫荆树红花怒放,柳枝舞姿婆娑,棕榈树傲然挺立。秋风到来的时候,湖边的杨柳绿影飘动,湖面轻波荡漾,几十只白鸭子划起一湖涟漪。明湖中的小岛通过一条白色的小桥与地面相连,岛上的植物生机盎然,大部分树干和树杈都伸出了小岛。小岛的西南角,就是日亭。日亭红柱绿瓦,六根朱红的大柱子稳稳托起,亭子的六个琉璃亭角高高上翘,意欲展翅高飞。从明湖的西南角看过去,日亭后面的小岛像被树木覆盖了的小山,青山、绿水、小亭的感觉真的很好。月亭在东北角,形状像蘑菇,掩映在高大的棕榈树下。晚上,在月光映衬下,虫鸣星稀,可以慢慢把玩“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意境。据说幸运的话,可以在大明湖畔遇到“皇阿玛“张铁林,做为艺术学院的院长,是否也需要到明湖寻找灵感?可惜博士没有遇到。有如此秀校园,怪不得有暨大校友吹嘘“没有在明湖边谈过恋爱,是种遗憾”。
“吃”在暨大也是一种“文化”,可以说暨大的学生都有着幸福的味蕾。由于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各地的美食习惯。国内八大菜系,香港、澳门的粤菜系,还有东南亚各国的菜式,在暨大学子中得到了全面的融合。“一个下午吃遍半个地球”!在校园内“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风味美食,这一幸福时刻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聚暨南”学生活动中达到高潮。正因为暨大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嘴都比较“刁”,所以暨大的伙食一直搞得比较好。在1988年“蒙古包”拆除之后,学校建了马蹄型的两层小楼,也就是、二、四、五食堂,以及不远处的第三食堂。各食堂都有自己的拿手活,为经典的就是“一食的菜,二食的汤,三食的点心,四食的快餐,五食的小炒”。各位看官到了暨大校园不可不尝,味道确实不一样!
暨大素有“华侨学生的摇篮”、“中国侨校”的称呼,暨大也被称为“小联合国”大学。迎新文艺晚会 “青春之歌”舞蹈大赛、国际土风舞大赛、新生杯拔河赛、暨南园辩论赛、文化艺术节、“学海扬帆”创新型活动策划大赛等校园社团活动都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中国文化节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中国文化汇聚暨南园,共同演绎一场场充满中国风韵的传奇,主要活动有中国文化展、主题摊位活动、特色美食品尝等,将整个校园活动推向高潮。
暨大是全国早设立校董会的学校之一,暨大董事会规格、层次之都非常高,涉及面也很广。史量才、黄炎培、张謇等教育界、侨务界、实业界的人士都是任校董,后来,廖承志、荣毅仁曾长期担任暨大校董会的董事长,霍英东、曾宪梓曾长期担任副董事长。历史上暨大也是名师汇聚,曾云集了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学者。现今学校有专任教师1677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297人,教授390人,副教授590人。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5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8个。暨大的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可以说是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但博士认为暨大的专业还要数学专业。
暨大作为1946年就成立学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5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与人大、复旦并称为中国学“金三角”,说暨大学是“华南高学府”,“广东媒体后花园”确实一点不为过。南方报业曾经的“三巨头”社长范以锦、总编辑杨兴锋、总经理钟广明;羊城晚报社首届“全国百佳工作者”杜星,广州日报社“全国工作者”关雅文……都是暨大学专业大高材生。在广东省内,往往一个发布会,数十位到场中,“打照面多是暨大人”的现象常常发生。
目前,与传播学院相继开办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国际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本科专业,并拥有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冯烈山、詹文浒等老一代人的带领下,经过蔡铭泽、范以锦等教授的努力,建成本、硕、博、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传播史论、媒介批评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6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媒体负责人、企业家。
八十多年,郑洪年老校长告诫同学们,“自今以往,凡我暨南同学,应绝摩登之风,去物欲之蔽,坚其意志,晔其智慧,强其体魄,养成刻苦自励之精神,以为异日任重致远之准备。”八十年后暨大不同肤色的学子们高唱“扬子滔滔连珠江,暨南教泽播八方。百年沧桑千里路,一朝涅盘出凤凰。言忠信,根在;行笃敬,走遍万邦;四海关爱,暖流荡漾;五洲学子,汇聚一堂;剑锋砺就,桃李芬芳;德润寰宇,辉映炎黄;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奔向全球的各个地方,但是不管到哪里,明湖水景依旧荤绕在学子们的梦乡。本文选在“一个博士眼中的中国高校”系列篇。您知道下一站博士会去哪吗?
更多在职博士招生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zaizhiboshiwang
在职博士咨询入口:www.zzb***/apply.html?source=ljj
暨南大学成立于1907年,前身是清政府在南京批准创办的暨南学堂。暨大的百年校史上也是一部辛酸史,历史上曾五次搬迁、三次复办,办学地点从南京到上海真如,辗转到福建建阳古城,再到珠江河畔,经历106年的跌宕起伏,终才在岭南的白云山脚下开出绚丽的花朵。暨大是我国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我国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多的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14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目前,暨大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600余亩,现有在校大学生4.7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本科生2.3万人,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1.4万人。番禺校区位于番禺区兴业大道北侧,2014年5月建成,是医学院新校区以及广东省职业人才教育基地。华文学院位于天河区瘦狗岭路,主要发展华文教育、华语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每年为海内外输送了大量的汉语教师。旅游学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侨城东路,以培育旅游管理人才而闻名,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专业,开设有旅游管理等专业。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前山镇,立足于本科生培养,主要发展与港、澳、台及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珠海校区,上铺下桌四人间、独立空调、宽带千兆到桌,宿舍楼层设阅览室活动室,还有健身器械……据说在广东高校中是豪华的学生宿舍。石牌校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西,定 位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发展国家重点学科及其依托的学院、特色学科和继续教育。石牌校区是暨大的本部所在地,也是能代表百年暨大风格的校区,所以本次博士就带大家一起去游览石牌校区吧。
沿着真如路一路往北,看着衣着时尚的港澳学生或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留学生在身边走过,很难想象历经磨难的暨大已经在不经意中走完了百年的历程。林荫道上古树参天,苍柏林立,大自然的鬼斧生工与人工的精雕细琢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将林荫道旁的树木打扮成造型各异的风景画。漫步在林荫大道,心旷神怡,即便是炎炎夏日也会立马暑气全消。
校园里建筑物很多。可以到蔡冠深博物馆区参观珍藏的历史文物,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观摩名人书画真迹。可以去气势恢弘的礼堂看各种美国大片与文艺片,感受时代脉搏。也可以到曾宪梓科学馆感受互联互通的气息。白色的外立面,绿色的玻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艺术中心 、外语中心语音室等现代元素扑面而来。
在苏州路与明湖北路的交界处,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邵逸夫体育馆。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尤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以他老人家命名的体育馆、科技馆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博士一路走来,几乎在每个大学校园都能看到。现在,暨大每年在这里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文艺活动、运动赛事等各种大型活动。尤其是每年的1月、6月等研究生考试或学校统考时节,邵逸夫体育馆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千人考场”,几千学生在这里同时举行考试,多么蔚为壮观呀!
沿着建阳路往北约500米,右手边就是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图书馆坐北朝南,从远处看就如一本翻开的书,正门幽深而两翼舒展。除设有办公室、图书室、期刊室外,还设有专业阅览室和普通阅览室间。图书馆是暨大学子们能静心读书的地方,因此阅览座位一直非常紧俏,尤其是到了每年考试季、考博季,去晚了根本就找不到地方。看书看累了,可以到前面的广场上活动活动,舒展一下筋骨。每天的早晨,经常能看到学生们迎着朝霞在放声朗读英语,抑或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聚在一起用英文讨论着问题。
沿着金陵路往北继续前行,就来到暨大富盛名的明湖。根据暨大校友介绍,明湖是暨大学子精神寄托之所在,暨大之有明湖,犹如北大燕园之有“未名湖”。明湖本为一湖,寓意“战胜困难,取得光明”,后被真茹路截断,因其形状东如日、西如月,所以东边为日湖,西边为月湖。早迎朝阳,晚映月光,“美丽的小路”,“秋色里的小湖”,诗人汪国真在就读中文系的时候,就常到湖边沉思,据说明湖是他灵感的源泉。寒来暑往,明湖湛蓝的湖水,湖畔的树木曾迎送过多少暨大的学子。每年阳春三月,紫荆树红花怒放,柳枝舞姿婆娑,棕榈树傲然挺立。秋风到来的时候,湖边的杨柳绿影飘动,湖面轻波荡漾,几十只白鸭子划起一湖涟漪。明湖中的小岛通过一条白色的小桥与地面相连,岛上的植物生机盎然,大部分树干和树杈都伸出了小岛。小岛的西南角,就是日亭。日亭红柱绿瓦,六根朱红的大柱子稳稳托起,亭子的六个琉璃亭角高高上翘,意欲展翅高飞。从明湖的西南角看过去,日亭后面的小岛像被树木覆盖了的小山,青山、绿水、小亭的感觉真的很好。月亭在东北角,形状像蘑菇,掩映在高大的棕榈树下。晚上,在月光映衬下,虫鸣星稀,可以慢慢把玩“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意境。据说幸运的话,可以在大明湖畔遇到“皇阿玛“张铁林,做为艺术学院的院长,是否也需要到明湖寻找灵感?可惜博士没有遇到。有如此秀校园,怪不得有暨大校友吹嘘“没有在明湖边谈过恋爱,是种遗憾”。
“吃”在暨大也是一种“文化”,可以说暨大的学生都有着幸福的味蕾。由于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各地的美食习惯。国内八大菜系,香港、澳门的粤菜系,还有东南亚各国的菜式,在暨大学子中得到了全面的融合。“一个下午吃遍半个地球”!在校园内“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风味美食,这一幸福时刻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聚暨南”学生活动中达到高潮。正因为暨大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嘴都比较“刁”,所以暨大的伙食一直搞得比较好。在1988年“蒙古包”拆除之后,学校建了马蹄型的两层小楼,也就是、二、四、五食堂,以及不远处的第三食堂。各食堂都有自己的拿手活,为经典的就是“一食的菜,二食的汤,三食的点心,四食的快餐,五食的小炒”。各位看官到了暨大校园不可不尝,味道确实不一样!
暨大素有“华侨学生的摇篮”、“中国侨校”的称呼,暨大也被称为“小联合国”大学。迎新文艺晚会 “青春之歌”舞蹈大赛、国际土风舞大赛、新生杯拔河赛、暨南园辩论赛、文化艺术节、“学海扬帆”创新型活动策划大赛等校园社团活动都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中国文化节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中国文化汇聚暨南园,共同演绎一场场充满中国风韵的传奇,主要活动有中国文化展、主题摊位活动、特色美食品尝等,将整个校园活动推向高潮。
暨大是全国早设立校董会的学校之一,暨大董事会规格、层次之都非常高,涉及面也很广。史量才、黄炎培、张謇等教育界、侨务界、实业界的人士都是任校董,后来,廖承志、荣毅仁曾长期担任暨大校董会的董事长,霍英东、曾宪梓曾长期担任副董事长。历史上暨大也是名师汇聚,曾云集了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学者。现今学校有专任教师1677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297人,教授390人,副教授590人。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5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8个。暨大的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力学可以说是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但博士认为暨大的专业还要数学专业。
暨大作为1946年就成立学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5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与人大、复旦并称为中国学“金三角”,说暨大学是“华南高学府”,“广东媒体后花园”确实一点不为过。南方报业曾经的“三巨头”社长范以锦、总编辑杨兴锋、总经理钟广明;羊城晚报社首届“全国百佳工作者”杜星,广州日报社“全国工作者”关雅文……都是暨大学专业大高材生。在广东省内,往往一个发布会,数十位到场中,“打照面多是暨大人”的现象常常发生。
目前,与传播学院相继开办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国际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本科专业,并拥有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冯烈山、詹文浒等老一代人的带领下,经过蔡铭泽、范以锦等教授的努力,建成本、硕、博、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传播史论、媒介批评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6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负责人、媒体负责人、企业家。
八十多年,郑洪年老校长告诫同学们,“自今以往,凡我暨南同学,应绝摩登之风,去物欲之蔽,坚其意志,晔其智慧,强其体魄,养成刻苦自励之精神,以为异日任重致远之准备。”八十年后暨大不同肤色的学子们高唱“扬子滔滔连珠江,暨南教泽播八方。百年沧桑千里路,一朝涅盘出凤凰。言忠信,根在;行笃敬,走遍万邦;四海关爱,暖流荡漾;五洲学子,汇聚一堂;剑锋砺就,桃李芬芳;德润寰宇,辉映炎黄;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奔向全球的各个地方,但是不管到哪里,明湖水景依旧荤绕在学子们的梦乡。本文选在“一个博士眼中的中国高校”系列篇。您知道下一站博士会去哪吗?
更多在职博士招生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zaizhiboshiwang
在职博士咨询入口:www.zzb***/apply.html?source=l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