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点击搜索

发布

初学站桩放松入静的方法

区域:
北京 > 北京周边
入静是一种不知不觉进入的状态。所以,开始爱想什么想什么,入不了静无所谓,可听小说听音乐,(不要看电视)。总之有益于消磨时间,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就好。

为何要放松

站桩功必须在力匀、气静、神逸的情况下进行训练。需要使全身各部(包括内脏、关节、筋骨皮肉等组织)都得到充分放松,而作用全身。

形曲力直,神圆力方,松静挺拔。犹如“松生空谷对危岩”,又如"塔立云端向河汉"般安闲自然。

意念不可露形,精神不可外溢,力量不可出尖,形动不可破体。这样,全身上下放松,舒适得力,呼吸自然,血液循环正常运行,身体各部平衡发育,从而收到养生之效果。

神经紧张会引起很多病变。过份紧张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脚僵冷、肌肉绷紧、瞳孔放大、胃部收缩、肾上腺剧增等。

低度之长期性紧张会令人焦虑、、精神亢奋、高血压、胃痛、神、虚火上升、肩颈火刺、脾气暴燥、失去部份免疫功能、经络及脏腑失调等。

如何放松

可用意念来诱导进行: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志,诱导入静。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过程。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

1、放松活动;一是以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方法体会整体放松,一是从头部向下体会放松,继而颈项、两肩、两臂、两腕、两手、胸背、腰腹、胯、腿、脚一直到脚趾。如是上下循环不已的反复进行。但是这些整体的上下全体放松,初学者还不易做到,必须先从逐段放松开始,熟练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体放松活动。

逐段放松法: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头、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松一边,后松一边,熟练后再同时放松)、背、腰、臀、胯、大腿后面、脚跟、脚掌、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再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再从天突左右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大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势,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他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一般先从近处听起,越听越远,直到细听极远方微弱的声音。听远时切忌急躁,也不应死听某一个声音,而应漫无边际由近及远的细听微弱的声音。

3、逆水浴活动:设想自己笑卧于适应本身舒适温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头部缓缓下流,永不间断。

4、淋浴活动: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淋浴,水不间断从头部缓缓流到脚下,然后用耳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音。

5、半身浴活动:设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水中,体会其感觉。

6、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直立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将要没胸的水中,水从四面八方缓缓向身体冲撞,任其自由摇摆。

7、生根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之挺立,两足稳如生根,不为飓风吹动。

8、趟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腕、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泥水中行走,虽有阻力,仍可缓缓前进。

9、踩棉活动:设想自已脚踩在松软舒适的大棉花包上,并不时的使用身体左右微摆。

10、依靠活动:设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软舒适的东西上休息,全身轻松,没有任何负担。

11、悬发活动:设想自己有几根头发系悬于矮树枝上,既要保持头发的直立状态,又要使其不断,如是,则全神贯注于头顶之上。

12、搭扶活动:设想自己的两臂搭扶在栏杆上,或双手扶于飘浮在水中的气球上,使全身始终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

13、反观内视活动:练功时,如万念纷至,不易排除,则可反观内视,体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轻松舒适,如发现某部不松不适,即有意识地将其放松。如是,精神意念完全寄于体内,反复体会身轻松舒适的感觉,万念不排自除。

14、听之任之活动:练功时,如杂念很多,不易克制,则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认为我身如海,杂念似波,风浪虽大,无损于我,风平浪静,水自无波。如是,杂念则不期克而克,不期制而制。

15、吸收活动:练功时,如杂念难于克制,即可尽量吸收,认为我心如烘炉,杂念似枯叶,四面八方,来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开阔,胆气壮大,正气一胜,邪念自负。

16、集散活动:当练功有了一定基础,完全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后,即可在练功过程中,不时地将这种感觉,由全身集中于身体某部,然后再放散于全身,如是,将这种集中与放散反复进行,不但可以收到整体锻炼的效果,而且对局部病变很有好处。

17、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若即或离地静观沧海、明月或优景物。心旷神怡,逐渐达到迷离忘我的境地。

18、天人合一活动:设想自己站、坐、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体会我身为大气所包裹,逐渐感到我身与大气融合为一体,极为舒适,悠然自得,逐渐达到忘我的境地。

放松的好处

神经放松可以安定情绪、亢奋、恢复机能﹔、经络、脏腑﹔降低心跳、血压、脑波态﹔增加气血循环。

神经放松时出现脑波频率下降、呼吸轻缓、前额清凉、身体温暖、手足涨满、精神内敛、心境平和。

此等乃入静之必需条件,故放松法为修身之基础。

入静目的及作用

1、 休养百骸,修复精神。

2、 放松神经,调节气血及脏腑,恢复本有之功能。

3、 平衡内分泌,恢复免疫功能。

4、 开导经络,畅通八脉,宿疾并消,回颜注色。

5、 守静之笃,归根复命,葆寿延年,并能招摄先天之气。

6、 断绝外缘,集中能力调控精气神。

7、 抑制七情六欲,摒除杂念,使精不感,水源洁净。

8、 制伏六根,净虑心灵,明心见性,弃妄归真。

9、 清静无为、虚无冥杳乃道之根,唯静可致。

怎么入静

站桩时为什么首先要强调入静?入静是为了降服杂念纷纷的思想,而在入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与各种姿势有关的意念活动,形成外静内动的特殊锻炼方法,以达到养生或积极的效果。

但在做有关的意念活动时,切忌因执着而成精神负担,有害于身体或拳术。

站桩功不要求的“入静”,因为入静是不存在的,且过分追求入静难免犯执着之病,但入静的深浅对练功的效果确实有着一定的影响,故养生家曾言“心不静,无以见道”。

入静之说,原出自道家气功,在释家气功中,则称之为入定。虽然练功手段及要领不尽相同,但其要求心静则是一致的。

一般道家多采用“守窍”的方法来达到入静的目的,如守丹田或守命门及大小周天等。释家气功则多采用数息观或参话头等办法来达到心如止水、妄念不生的目的。

在练习站桩功的过程中,虽然入静,但仍应头脑清新,杂念不生,如醉如痴,舒适自在,物我皆忘,与天地融为一体。

在入静过程,即能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然目尚能视,耳尚能闻,心尚能思。但又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虑,不受外界的干扰,也就是要做到闹中取静。固古人云:“物静不如身静,身静不如心静”。此之谓也。

以上为入静的要求和要领,但初学者要做到此又谈何容易。故可采取以下的办法,当杂念来临之时,不但不去有意识地排除之,反而尽量吸收熔化它。

可设想自身如大冶洪炉,杂念如雪花纸片、枯枝败叶,入炉即化为乌有,从而达到入静之目的,此即为“杂念吸收法”。

如不按此去做,而是有意地排除杂念,则杂念反而更多。犹以贼拒贼,贼出贼入,以念止念,念去念存,到头来,杂念就会成为无笼之猿猴、无缰之野马,不可限制束缚,所谓心猿意马者是也。
查看更多北京其他教育培训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70854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