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当当:2015互联网金融业会不会发生“踩踏事件”
响当当:2015互联网金融业会不会发生“踩踏事件”?
2014是互联网金融爆发之年,无论从平台增长数量还是成交规模方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行业领域,都是格外突出的,展望2015,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发展态势还远未结束。据之家数据,2014年平台数量预计增加至1600家,成交总量2500多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36%和100%。
来自“响当当”平台市场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新上线的平台中,其中注册资金额处于1000万-5000万之间,占比高达61%,注册资金在1亿以上的平台大约50家。
行业发展壮大本是一件可喜之事,注册资金的相对提高,对于投资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可2014年问题平台的数量有275家,是2013年的3.6倍,其中仅12月份问题平台的数量就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总数。其中,从地域上来看,山东、广东、浙江问题平台数量多。
伴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市场竞争态势的加剧,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否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2015,行业游戏规则逐渐成型的年份
确立以银监会为主导的监管方向,划出“红线”与原则;东方创投案与贷帮事件接受司法检验;第三方托管架设的“去资金池”账户体系成为普遍接受的防违规手段。
监管框架初步形成,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四条监管红线渐已明晰。另在前述红线基础上,新增“落实实名制”、“设立行业门槛”、“资金由第三方托管”、“不承诺本息、不自保自融”、“开展外部审计”和“坚持小额化、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六项要求也逐步成型。
业务层面,各类资产形态被巧妙利用
票据、保理、融资租赁资产开始通过P2P平台获取流动性,甚至借助质押融资等外衣,部分平台开始将信托受益权实质上转让给小额投资人。P2P变得越来越像所谓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被各类金融机构巧妙利用。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整个行业的业务形态向合规方向转型,P2P平台回归中介性质,主要表现为“去担保”和接入第三方托管。
监管、创新与风险,三大主题元素贯穿
随着平台数量猛增,资金端获客成本高企、资产端优质借款人难寻的问题加剧,跑路事件显著增多,年末堆积的兑付压力空前巨大。我们尚难判断P2P的“饱和点”在哪里,但行业正迅速向之趋近。
2015年将有更多的风投机构在全力布局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征信、第三方支付都会涉足。”2014年的P2P业务,慢慢的已不再是单纯字面上“个人对人借贷”,其业务创新模式正呈现出多形态模式。一种是转向类银行的“大单融资”,零散资金集合投入数百万乃至千万量级的;一种是转向类资产交易平台的证券化模式,将融资租赁、票据等资产进行份额化转让。
从起步于个人、小微企业,到普遍转向大单融资、资产转让,P2P的角色定 位在面对“生存或逐利”时发生“漂移”,但这未必是监管层乐见的。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明确提出,P2P“坚持小额化”的定 位,副主任李志磊亦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认同“把网站搞成金融产品的交易所”。
“响当当”平台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去年只要手里有两三千万,就可以建个平台。今年不会那么容易了。去年招一个技术总监,月薪一万五至两万,今年已跳到月薪3万元+2%股份,北京一家平台员工60人,一个月人力成本达到500万;去年年中通过地铁报推广,获客成本是20元至30元,如今已上百元,加上百度竞价等开支,部分平台的获客成本甚至达到200元。“
另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将是监管、业务、风险三大主线的“汇合期”,监管细则与门槛出炉、业务创新边界划定,现时高悬的兑付风险亦将渐次爆发,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过2014的井喷式发展滞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风波,发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踩踏事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出现。
2014是互联网金融爆发之年,无论从平台增长数量还是成交规模方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行业领域,都是格外突出的,展望2015,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发展态势还远未结束。据之家数据,2014年平台数量预计增加至1600家,成交总量2500多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36%和100%。
来自“响当当”平台市场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新上线的平台中,其中注册资金额处于1000万-5000万之间,占比高达61%,注册资金在1亿以上的平台大约50家。
行业发展壮大本是一件可喜之事,注册资金的相对提高,对于投资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可2014年问题平台的数量有275家,是2013年的3.6倍,其中仅12月份问题平台的数量就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总数。其中,从地域上来看,山东、广东、浙江问题平台数量多。
伴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市场竞争态势的加剧,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否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2015,行业游戏规则逐渐成型的年份
确立以银监会为主导的监管方向,划出“红线”与原则;东方创投案与贷帮事件接受司法检验;第三方托管架设的“去资金池”账户体系成为普遍接受的防违规手段。
监管框架初步形成,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四条监管红线渐已明晰。另在前述红线基础上,新增“落实实名制”、“设立行业门槛”、“资金由第三方托管”、“不承诺本息、不自保自融”、“开展外部审计”和“坚持小额化、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六项要求也逐步成型。
业务层面,各类资产形态被巧妙利用
票据、保理、融资租赁资产开始通过P2P平台获取流动性,甚至借助质押融资等外衣,部分平台开始将信托受益权实质上转让给小额投资人。P2P变得越来越像所谓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被各类金融机构巧妙利用。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整个行业的业务形态向合规方向转型,P2P平台回归中介性质,主要表现为“去担保”和接入第三方托管。
监管、创新与风险,三大主题元素贯穿
随着平台数量猛增,资金端获客成本高企、资产端优质借款人难寻的问题加剧,跑路事件显著增多,年末堆积的兑付压力空前巨大。我们尚难判断P2P的“饱和点”在哪里,但行业正迅速向之趋近。
2015年将有更多的风投机构在全力布局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征信、第三方支付都会涉足。”2014年的P2P业务,慢慢的已不再是单纯字面上“个人对人借贷”,其业务创新模式正呈现出多形态模式。一种是转向类银行的“大单融资”,零散资金集合投入数百万乃至千万量级的;一种是转向类资产交易平台的证券化模式,将融资租赁、票据等资产进行份额化转让。
从起步于个人、小微企业,到普遍转向大单融资、资产转让,P2P的角色定 位在面对“生存或逐利”时发生“漂移”,但这未必是监管层乐见的。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明确提出,P2P“坚持小额化”的定 位,副主任李志磊亦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认同“把网站搞成金融产品的交易所”。
“响当当”平台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去年只要手里有两三千万,就可以建个平台。今年不会那么容易了。去年招一个技术总监,月薪一万五至两万,今年已跳到月薪3万元+2%股份,北京一家平台员工60人,一个月人力成本达到500万;去年年中通过地铁报推广,获客成本是20元至30元,如今已上百元,加上百度竞价等开支,部分平台的获客成本甚至达到200元。“
另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将是监管、业务、风险三大主线的“汇合期”,监管细则与门槛出炉、业务创新边界划定,现时高悬的兑付风险亦将渐次爆发,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过2014的井喷式发展滞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风波,发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踩踏事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