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点击搜索

发布

灼口综合征能好吗

区域:
北京 > 昌平 > 天通苑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又称为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该病临床并不少见,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7倍。

中医辨证论治

  (1)心火上炎 证候:舌尖或舌前部灼痛、灼热、麻辣感。伴心烦,多梦,口干欲饮,小便黄赤短少,大便干结。舌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通络止痛。 方药:祛灼汤。:生地黄,木通,淡竹叶g,甘草梢。 加减:酌加黄连、栀子、赤芍药、牡丹皮、茜草、牛膝。如舌部辛辣感,酌加黄芩、桑白皮;大结,加大黄;口渴喜凉饮,加生石膏、知母、麦冬、芦根。

  (2)肝火上灼 证候:舌缘刺痛,伴烦躁易怒,胸胁不适,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或结。舌质偏红,边缘红刺突起,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通络止痛。 方药:祛灼汤。: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黄,当归,泽泻,车前子,甘草,木通。 加减:酌加牛膝、赤芍药、牡丹皮;大结,加生大黄、石决明之类。

  (3)虚火上灼 证候:口舌隐隐灼痛,下午偏重,伴口咽干燥,,多梦,五心烦热,或有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降火。 方药:祛灼汤。: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加减:伴口咽干燥,酌加玄参、麦冬;伴、多梦,酌加白芍药、白菊花、龙齿;伴五心烦热、盗汗,酌加龟甲、鳖甲、五味子、浮小麦;腰膝酸软,酌加杜仲、金樱子、怀牛膝之类。

  (4)肝郁脾虚 证候:口舌隐隐灼痛,时轻时重,伴面色萎黄不华,头晕乏力,喜叹息,胸胁不适,腹胀纳差,大便溏薄。舌胖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缓。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 方药:祛灼汤。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甘草,生姜,薄荷。 加减:头晕乏力,酌加黄芪、党参;喜叹息,胸胁不适,酌加郁金、川楝子、合欢花之类;腹胀纳差,酌加木香、枳壳、砂仁之类;大便溏薄,酌加神曲、薏苡仁、白豆蔻之类;若伴多梦,酌加合欢皮解郁,或加酸枣仁养心。若无明显喜叹息,胸胁不适等证,而气血不足为主证者,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5)气阴两虚: 证候:口舌隐隐灼痛不适,伴口咽干燥,头晕乏力,气短神疲,惊悸心烦,健忘,或有低热,盗汗。舌质嫩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 方药:祛灼汤。:黄芪,白参,白术,当归,炙甘草,茯神,远志,木香,酸枣仁,龙眼肉,麦冬,五味子。 加减:口咽干燥,酌加玄参;病程长,酌加丹参、郁金。

  (6)气滞血瘀 证候:口舌灼痛、麻木,胸胁不适,月经不调,血色紫暗有块。舌质有瘀点或瘀斑,或见舌下静脉怒张,脉弦涩。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祛灼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药。 加减:加柴胡、郁金、香附、鸡血藤。兼气虚,加黄芪、白术;兼阴虚,加玄参、麦冬
好发群体

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临床上有三个典型特点:

1.常见的表现:持续在醒来后整个一天的时间。

2.晨起时没有或有少许的烧灼感,在白天随时间推移加重,晚上重。

3.不常见的表现:间歇性的,存在无日。

疾病忌口
详询微信 Tyy112895
查看更多北京其他生活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657904)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