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点击搜索

发布

冬季砭术养生法

区域:
北京 > 昌平 > 天通苑
冬季的六个节气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内经》中阐述冬季应肾水,寒为主气。所以冬季的养生原则就是防寒。寒性凝滞,凝则瘀,瘀则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疾病的预防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砭术养生的方法,一起来了解下。

砭术经络养生
冬季要疏通的经络主要是两条: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肾在《内经》中有着“先天之本”的重要地位,保持肾经的通畅,对于生髓化血、抵御外邪等都会有帮助。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经互为表里,也被喻为“人体大的通道”。

足少阴肾经的调理可选取足腿部。阴谷穴至大钟穴这段可用泗滨砭石多功能刮痧板进行刮拭。方向从上到下,力度不宜过大,刮到皮肤发热即可停止。而水泉、照海、公孙和然谷这四个穴位,可用泗滨砭石羊角锥的宽端或窄端刮拭。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足部的皮肤较薄,虽然泗滨砭石刮拭皮肤时可以不用介质,但在骨骼明显处要适当减少力度或涂抹介质,避免损伤。

足太阳膀胱经的调理,可选择背部的天柱穴至八髎穴这一区域。背部是人体抵御风寒的道屏障,轻微刮拭刺激气血运行,可以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

对于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0岁的朋友,可用砭板从天柱穴开始刮至八髎穴结束。一小段一小段地刮,刮到皮肤发热即可停止,不需要刻意追求出痧。对于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可用泗滨砭石砧热敷于膀胱经背部穴区,温度以自身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即可。

重点穴位调理
冬季养生的重要穴位有肾经上的涌泉穴、太溪穴以及膀胱经上的肾俞穴。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当我们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即是涌泉穴的位置。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每日睡前用砭石锥/羊角锥点揉涌泉穴,每次1分钟左右,感到穴区有酸、麻、胀的得气感为宜。

太溪穴是强身健体的要穴。其位置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手脚冰凉又怕冷的朋友,不妨勤按此穴,方法同涌泉穴。

再就是肾俞穴。适当的刺激、肾俞穴,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使用加热的泗滨砭石砧在该穴进行热敷,温度以自身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可以温阳。

日常起居调理
冬季的日常起居调理离不开这几个方面:防寒保暖、勤泡脚和别熬夜。

01、防寒保暖
冬季寒水当令,寒邪侵袭人体,容易伤阳气,使来年春季阳气不能顺利升发;经络淤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寒;再就是寒性收引,即天气寒冷造成收缩。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呢?

对于头部来说,砭石帽可以戴起来。在砭石帽的内部,对应人体的百会穴和风池穴处都设置有砭石珠。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会穴为百脉之会,是各经脉气血会聚之处。那么风池穴为什么重要呢?风在冬季经常和寒邪一起侵袭人体(风寒),所以在风池穴设置砭石珠也是为了抵御风寒的侵袭。

头部的防寒保暖除了戴砭石帽之外,还可用泗滨砭石通络梳头皮。此法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早起用砭石梳头皮,可以刺激头部气血运行,让人神清气爽、精神满满,临睡前头皮,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提高睡眠质量。

02、勤泡脚
泡脚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中非常简单的方法。经常泡脚的朋友会有明显的感觉,入睡前泡脚,钻进被窝后身体回暖的速度会更快。在泡脚结束后,趁着双脚余热未退,可以按揉涌泉、太溪两穴,则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泡脚也有相关的注意事项:水温不能过高,第二时间不能过长。过高的水温和过长的时间都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容易引发不适。对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以及体弱的朋友而言,尤其要注意。

对于没有条件或没有时间泡脚的朋友,可在睡前穿戴上泗滨砭石粉制作而成的护膝和袜子。贴身穿戴可以加速微循环血液流速,对于改善下肢循环也有一定的帮助。

03、别熬夜
冬天是闭藏的季节。此时万物进入蛰伏休眠期,无论是传统的进补,还是《黄帝内经》说的“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都是让身体有充分的能量和时间进行自我调整与修复,这样来年春天才能“元气满满”。

早睡指的是9点左右就应该上床了,实在做不到的话晚10点半也要入睡了。对于有条件的朋友,可在临睡前用加热的泗滨砭石砧在督脉进行热敷,温度以自身耐受为宜,时间在15分钟左右。督脉为“阳脉之海”,位置在脊柱。经常热敷督脉可以温气,尤其对于素体阳虚、畏寒怕冷的朋友尤其适合。

晚起指的是天亮了再起床,因为清晨气温低,的收缩会比较剧烈,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需注意起床的动作要缓慢,想运动要等到有太阳再出门哦!
查看更多北京其他生活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98358)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