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点击搜索

发布

周口市培训熟食学校加盟哪家正规周口市卤菜培训实体店

区域:
北京 > 朝阳 > 大望路
类别:
餐饮加盟
地址:
河南郑州卤肉卤菜熟食实体店培训
,周口市到哪里培训卤肉182+3996=2235
实实在在的教学做的是口碑!讲的是品牌!教的就是技术!学的就是专业!如果学员看价格再报名学习王师傅实体店卤肉熟食卤菜凉菜培训知道您的钱来之不易,都是辛苦钱,汗水钱,咱们一样的诚信做人,诚心教学,每一分钱都会让您花得有价值,不走冤枉路正宗有特色的美味才是重要!

------------------
白酒再掀涨价潮:飞天茅台“一天一个价”,有经销商不敢标价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7日电(张燕征)白酒市场在淡季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开启了一波强势涨价潮  中新经纬客户端在走访北京各大酒水销售终端后发现,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已从2100元涨到2400元,相较今年3月的1850元,上涨幅度达近30%与此同时,相关消息显示,五粮液、洋河、国窖、古井贡酒等也纷纷上调了部分产品出厂指导价和零售指导价  高端白酒的这波涨价潮,背后的推手是什么?将持续到何时? 超市酒水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部分超市飞天茅台显示“售罄”  在北京某大型超市内,一个白酒展示柜台内标牌显示,“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防止‘黄牛’倒卖茅台酒现我店执行茅台酒每日限量供应,且每人限购2瓶”茅台展柜标牌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在飞天茅台酒展柜内,标牌显示“今日飞天53度茅台酒已售罄”超市酒水区的一位销售人员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53度飞天茅台现在一瓶都没有,加钱也买不到前3个月总共就来了6箱,很快就卖完了,现在6月份的货还没有到,具体到货时间以及要不要调价,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  中新经纬客户端在超市飞天茅台样品展示柜台内看到,“飞天茅台53度 500ml”零售价为“1499元/瓶”,但是这一层展柜除了标牌告示,没有任何酒水样品  “在超市就不要指望能买到飞天茅台了,这个展柜空了快一个月了”上述销售人员称  不仅线下超市飞天茅台“严重缺货”,在茅台集团商城上的53度飞天茅台200ml及375ml也均显示“已售罄”字样中新经纬客户端在茅台天猫旗舰店内看到,预售贵州茅台天53度500ml销量显示为“0”,且显示“商品已下架” 截图来源:茅台集团商城  “一天一个价”,经销商不敢标价  6月5日,中新经纬客户端在北京茅台某直营专卖店内看到,店内除了“飞天茅台”没有标价外,其余生肖酒等系列产品均有明确标价该店销售人员表示,“像生肖酒这类收藏酒价格比较固定,没有大的变化,但现在的飞天茅台一天一个价,我们都不敢标价,昨天一天就涨了60块”  上述销售人员解释说,今年3月飞天茅台价格为1850元,涨价是从5月底开始的,现在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是从总经销商那里拿货,他们每天涨多少,我们也相应地涨多少”  在另外一家高档酒水专卖店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从经销商那里也不好拿货,这批货是年前存下来的,飞天茅台目前售价为2200元”  一位茅台经销商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从我这里拿飞天茅台每瓶2100元已经是目前市场上的低价了,我们从贵州总部进价就需要2000元”对于手里还有多少飞天茅台的囤货,该经销商表示,“如果确定要多一些的茅台,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订,从总部给你调货”  部分高端白酒品牌“跟涨”  茅台涨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其他高端白酒品牌的“跟涨”  5月15日,郎酒也宣布了涨价消息,青花郎未来的目标零售价为1500元/瓶,将在3年内分6次提价来实现此目标  五粮液近日也向核心客户下发了《关于经典五粮液市场价格的通知》通知称,自5月14日开始,第七代经典五粮液的终端建议供货价939元/瓶,终端建议零售价1099元/瓶6月份上市的第八代经典五粮液终端建议供货价为959元/瓶,终端建议零售价1199元/瓶届时,第七代经典五粮液的终端建议供货价为969元/瓶,终端建议零售价1399元/瓶  对于这一轮白酒涨价的原因,山东温和酒业集团总经理肖竹青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分为“被动涨价”和“主动涨价”两个原因,前者是因为销售终端房租等成本上涨,如果酒厂不给销售终端“促销费”“营销费”,这些店铺就不将白酒产品摆出来,这是酒企“不得不涨”的原因;后者是各大酒企通过主动涨价维护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高端白酒的定 位,否则仅有茅台涨价,其他高端酒水的品牌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名酒行业专家孙延元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此轮白酒涨价潮主要是名酒涨价“随着中国高端酒的崛起,名酒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成本投入不断增加,这部分费用会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从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这两年在三四线城市的小酒厂倒闭的非常多,白酒竞争向省级龙头企业集中,从全国来看,就是向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品牌酒集中,这是行业竞争的主要趋势”孙延元称(中新经纬APP)编辑:叶霖嘉

“老儿童”“巨婴”越来越常见!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五大怪象  导读  半月谈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劳而获等不良心态,折射出当前劳动价值观的缺失和异化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象一: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  受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家庭教育不当影响,一些孩子从小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爸爸妈妈教育我,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扫大街,当清洁工,进工厂,回家种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劳动已然分了贵贱  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妈妈是学校的清洁工,他觉得丢脸,在学校里从来没有跟妈妈主动打过一声招呼,装作不认识广州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庭富裕,有专门的保姆和司机,这个孩子动不动就对保姆大声呵斥、颐指气使,指责她饭做得不合胃口,随意动了他的东西,没按他的要求做事,认为“她就是来伺候我的”  以前的孩子谈到理想,大多数是说当科学家、老师、医生等,现在的孩子不少是说想当老板、明星、像巴菲特一样的股神等,因为“又光鲜又亮丽又多金”“谁都渴望有一份不脏不累还挣钱多的职业”一名中学生告诉  现象二:小皇帝、小公主层出不穷,“老儿童”“巨婴”越来越常见  当前青少年的教育环境和成长氛围呈现“三独”特点,即家长是独生子女、教师是独生子女、孩子也是独生子女70后、80后父母是独生子女一代,大多不重视劳动,所以在教育下一代时,很容易缺失劳动教育这一块,本来应该由家庭承担的劳动教育被大量的课外补习替代  南方某地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军训,竟然7天没有洗澡、更衣,原因是怕洗衣服一位小学教师曾对100名小学生做了一项关于是否在家做家务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只是偶尔做,大约5%的孩子从来不做  如今,甚至出现了“老儿童”现象天津一所高校的一名女大学生,一上大学就带妈妈过来陪读,妈妈白天在外面打工,早中晚过来送饭,给孩子洗衣服,还承包了宿舍的卫生  华东某大学的一名女生,家就在上海,只是与学校不在同一个区,她妈妈竟然在大学附近宾馆住着陪读,“因为女儿在家里没有做过一天家务”,担心其无法独立生活除了这种陪读的,还有大学生定期寄脏衣服回家洗,或者花钱雇钟点工去宿舍打扫卫生,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堪忧  现象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在青少年中存在苗头倾向  当前,大中小学生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显现,中小学生使用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的频现报端,大学、案例层出不穷南方某大学学生小于的微信朋友圈“晒图”,各种化妆品琳琅满目她向出示了其中一个月的账单:滴滴打车1174.87元,外卖订餐2218.69元,网购4513.85元支撑如此高的消费,一些大学生并没有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去挣钱  据了解,陷入的女大学生中有部分人是因追求奢侈品而无法自拔,还有的从事网络、,有的靠搞网络直播“打赏”,还有的不顾学习痴迷于炒期货、黄金和互联网金融P2P,追求“一夜暴富”“嫁个富二代,少奋斗10年”  现象四:不思进取,青年“啃老”现象日益凸显  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多数青年更看重的是经济收入水平在工作中,一些90后青年职工工作主动性较差对于不少青年来说,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任何职业都值得尊敬的劳动价值观念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赚钱越多的工作越高贵、赚钱越少的工作越低贱的观念反而相当有市场一些年轻人除了手头的任务,不会再去积极承担其他工作  随着城乡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就业或慢就业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找不到“不苦不累,冬暖夏凉,坐办公室”的工作,有些青年宁可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或者拿着父母的钱周游世界,吃喝挥霍  现象五:“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  高职院校招生困难,职校毕业生不愿进工厂,青年择业就业观扭曲,工匠流失严重当前,选择职业教育的基本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被认为是差生以广东为例,接近5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其中大约30%的中职毕业生能升入高职院校,只有10%的高职毕业生能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深造  同时,由于社会分配结构问题,产业工人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导致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采访中发现,珠三角、长三角企业频现“用工荒”,制造业一线工人出现年龄断层,年轻人寥寥无几,中年人往往来去匆匆  今年,据一些企业透露,一线工人大幅减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工厂,这其中还包括职业技能大赛上的佼佼者大量产业工人从制造业流向快递行业,工匠流失现象严重,而这些工匠恰恰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缺的人才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6期  半月谈:王莹 、郑天虹 、蒋芳编辑:叶霖嘉

这些农村网红在不同的平台找到坐标  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另一种截面  对不同生活圈层的人群释放出一种稀缺性的观感  短视频里的回村青年  中国周刊/毛翊君  发于2019.6.3总第901期《中国周刊》  “漂亮”的东西被华农兄弟展示到镜头前,接下来的命运基本就是被吃掉它们大部分是竹鼠,也有可能是山果、蔬菜、鸡鸭鱼尽管华农兄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是竹鼠养殖户,但在西瓜视频和B站突飞猛进地分别拿下246303.8万粉丝,让他们已然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网红”  类似的,还有同样在西瓜视频以及B站出没的厨师王刚,以及快手上的手工耿等等王刚的视频背景单一,仿佛总在一个饭店后厨,他常常直白地报了菜名之后,把食材切煮的流程迅速呈现,满满的干货被网友称作土味硬核的做菜教学,让他坐拥两百多万粉丝快手上的手工耿,在村子里创造出一些看上去没有用的东西——比如,用螺丝帽做成弹弓,把菜刀改成梳子——吸引了319万粉丝  这些农村网红在不同的平台找到坐标,本质上,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另一种截面,对不同生活圈层的人群产生出冲击力,让对方获取到一种稀缺性的观感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的生活因此发生改变几乎是在2016年的短视频风潮后,他们从普通的离乡打工者逐渐变成返乡创业的人,通过镜头营收各大平台的流量分成,甚至进一步开拓出电商变现的渠道  流量  镜头里的刘苏良有一种天然的淳朴感他是华农兄弟组合里出镜的那一个,随便找身日常的衣服就开始了录制,有时候甚至是沾满泥土的牛仔裤和大拖鞋组合里的摄影小哥胡跃清看上去冷静稳重,拿着三脚架和摄像机对着刘苏良,任他自由发挥,很少出言“摆布”  两人凑在一起有诸多默契他们是江西赣州古家营村的老乡,刘苏良想卖竹鼠,胡跃清在摸索自媒体创业视频里的场景,基本在他们从同村人手里租来的废弃养猪场里,和以此为圆心的方圆三公里范围内千只竹鼠住在其间的砖土房中,3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木板隔出上百个方方正正的窝,一到它们啃竹子的饭点,这里就像上千锯子来回运作的工厂  刘苏良打开门锁,进竹鼠场巡视一圈,再拎起可以被吃掉的竹鼠,是视频里经常有的情节下一个场景往往是河边,竹鼠开膛破肚躺在烧烤网上,被撒上胡椒、孜然等等  长得太丑、吃得太多、中暑、肠胃不好,都会是竹鼠的“死因”B站的弹幕不断涌出来,淹没屏幕,“解锁新死因”“强行去世”“恶魔的微笑”——刘苏良对待宰的竹鼠浮起笑容是网友欢喜的一刻,他们由“华农一笑,生死难料”展开各种想象  其实,胡跃清早的拍摄内容只是关于自己的童年趣事,多半是在河里钓鱼抓鱼那时,他还不认识刘苏良,出镜的是他初中同班同学谭海洋他先是在今日头条上看见有人拍乡村视频,觉得挺有意思,想着自己也能拍,于是就在2017年4月注册了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  那时,短视频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早在2013年,短视频平台初成型,与新浪合作的移动视频技术服务提供商一下科技推出产品“秒拍”,明星推波助澜,带起了原始用户量紧接着,腾讯也诞生了一款短视频应用“微视”相比之下,快手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直接把用户群下沉到乡村,草根、恶搞、土味成为捕获同类群体的定 位  胡跃清发布视频两个月后,也不断获得奖金——一万流量能拿二十块钱多的时候,他们一个月收入过万元,扣掉20%的税,他和谭海洋曾经一人分到几千块涨粉和收益让他看到可以坚持下去的空间但不到半年,谭海洋迫于家人的压力,重新出村打工,胡跃清在这之后发现了同村养殖竹鼠的刘苏良,找到了新的核心题材——也就是后来的竹鼠  去年8月23日,胡跃清开拓平台,开始运营B站的“华农兄弟”主要是粉丝的呼声推动,他们总结了华农兄弟“吃竹鼠的100种理由”,想看更多关于竹鼠的内容那天,刘苏良把一只受伤的竹鼠烤了,视频一下上百点击量之后粉丝迅速增长,天突破两万,到了9月份,每天增长上万,甚至几十万,很快突破了百万从零粉丝到现在的200多万关注,基本是在那半年确定下来的  也是2017年,王刚在广东珠海的一家饭店里,趁中午休息的时间跟同事围在一起看快手,刷到“喊菜哥啊”一边炒菜一边把过程喊出来的视频,他马上跟老板吹牛,说自己能做得比人家好老板当天帮他录了一个切茄子的视频发到西瓜视频上,推荐量达到二十多万,阅读量一万多,王刚瞬间感觉很有成就感,把经营了下去,也逐步拓展到B站  去年10月份,王刚出现在华农兄弟的农场,他表现出次见到竹鼠的惊讶,华农兄弟烤了一只竹鼠招待他第二个月,在王刚的视频里,他拎起一只“心事重重”的竹鼠在镜头前,展示了一道川菜版的“宽油竹鼠”观看量一下成为全站日排行的名  这次见面是西瓜视频促成的2018年9月,西瓜视频分别签约了王刚和华农兄弟,分配了身处北京的经纪人,打理活动安排,打点广告和宣传业务找上来的平台不少,他们都选择签下了先找来的一家用华农兄弟的话说,就是有个平台,能规避他们不知道的风险,以及“如果没有媒体,我们两下就被互联网埋没了嘛”有什么具体的知名度提高,他们说不上来,也不太懂  4K像素,两个机位  虽然对技术懂得不多,但他们倒是不约而同注意到了视频的质感和机位的问题画面要清晰,用4K像素,要有不同的机位看上去有点专业,其实不难  王刚对机位的把握就是,要有两个视角,就好比他在做学徒的时候请教别的师傅,一个是他看的视角,一个是师傅的视角起初,他只是在老板和同事的帮助下,用手机录下自己做菜的视频,稍微剪辑一下上传,为了以后去别的饭店应聘厨师长时,不需要再频繁地试菜,直接可以给对方看视频  他三天左右更新一个视频,没想到点击量一直上涨这个效果的推动之下,他产生了兴趣,想之后当事业做下去,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索尼摄像机,那大概是在他录视频的二十多天没过多久,又添置了台近五千元的微单,用于拍摄两个机位,又自学了十几天剪辑  他会去看快手和今日头条上的视频,直到找到自己的定 位如今,王刚认定,当下的成功,归功于他把复杂的做菜流程简单化的思维,也是因为他多年做菜积攒下的对菜的独特理解  胡跃清也为了视频的高清效果,不惜花十几万,先后买了索尼DV、两个单反、三台摄像机,还有两个无人机从原先的一个镜头拍到底,胡跃清慢慢开始想到要取近景,拍一些动物的特写对于刘苏良的发挥,基本一条过,要真实的效果刘苏良喜欢跟动物互动,比如抓起小猪来称重的时候,他就像平时说话,“你好,来称一下你,看能做几斤烤乳猪”“别叫得这么惨等下你老妈要来咬我了……”  上山爬树把竹节果摇下来,刘苏良就会顺手递到你面前让你尝一下,“很漂亮的这个”,他张口就是这样的形容词网友总结过,刘苏良口中很漂亮的东西,后总是会被吃掉刘苏良却没有意识到,“我们这里形容东西都是说漂亮”,这是他理所当然的、真实的表达方式  胡跃清意识到刘苏良自带幽默感,这种幽默不体现在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里,而在远离他们的城市、与他们年龄差距甚远的学生的观感中那些年轻的粉丝觉得刘苏良看着竹鼠,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喜感又朴实的那种,可供调侃,又不低俗胡跃清就顺其自然地让他发挥,流量真的保持下来  他们会去看网友的弹幕,网友给动物们起了名字,他们就用上了没有人教过他们,他们自然地互动起来他们一两天拍一次视频,胡跃清用晚上的时间来剪辑,5分钟的成片通常要制作四五个小时  火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元,有着百万的流量算不上全民性的焦点,但可以独居一隅,自己赚着自己的钱华农兄弟不想透露具体赚了多少,怕乡村青年一下把做视频想得太过美好但现阶段看来,日子是超越了他们之前的计划  回村青年  他们原本和进城务工的第二代农民工没有什么区别,中学辍学,离开自己的村子,到沿海埋头成为累的劳力奔头就是,一个月拼命干,拿到四五千元就会很开心,再模糊地展望一下未来,告诉自己生活会慢慢好起来  要说有那么些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有着回乡的期望,并且多少有一门娴熟的独特的手艺,又在无意之间能将之与短视频的形式完美结合  但这在中国的农民中,比例并不高放弃打工,是需要付出成本和面对失败的勇气的2013年,刘苏良从东莞回乡时,在广东的养殖场买了42个竹鼠种苗——也就是刚出生的幼崽,花了七千多元他把它们养在自家老房子里,下雨的时候没注意,涌进来的水积涨起来,竹鼠泡在里面久了,死了一大半  整整过了四年,到了2017年养到一千只,才开始做起批发生意  而胡跃清回乡的时候,凑了十几万元把铁皮石斛种下去,等着两年成熟,作为药材出售但这东西价格涨跌太快,不好做,也就一直放在那里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知道他俩在家做视频赚了些钱,但也没人愿意放弃在外的工作回来做同样的尝试因为风险并不好承受,打工的收入微薄但至少固定,还不用承受乡里乡亲的嘲讽  年纪轻轻回乡,是不被现代乡村所接纳的,离开村子去赚钱,才是被默认应有的出路胡跃清和初的伙伴谭海洋上传条视频的时候,周围都不看好,家人、村民评价都很负面谭海洋回村的时候还没成家,父亲说他游手好闲,为此天天跟他吵架他坚持了半年,还是出去打工了  王刚则从珠海回到老家四川自贡富顺县,在菜市场旁边租了个店面做工作室,专门录炒菜的视频在店门对面的小区里,他又租了一套民用房,用于剪辑短视频的流量成功带起了淘宝店的销量,他做起了一家工作室,招了一个助手和摄像帮忙,淘宝店交给了学贸易的哥哥,月销量好的时候有几十万元电商收入和平台的流量分成成为王刚稳定的收入来源,结婚和买房欠下的债基本还上了,近期的规划是再开一家餐馆,把重心放在实业上  而去年国庆,华农兄弟的竹鼠场陆续来了一百多个粉丝,还有开着房车、带着孩子来的孩子是B站的用户,见到华农兄弟很高兴,要看竹鼠,要和华农合影  古家营村80%是山,村组之间隔得远因为修路,现在没有班车,进出村子都是搭邻里的顺风车胡跃清老家所在的村组,因为当年路没修好,出入不便,盖房子的材料也难以运送,大家都搬离了空房子有好多处,村子的入口处的一个老村组,原先是一个小矿区,矿挖空了,人也走光了  虽然相比城市生活,华农兄弟还是喜欢自己家乡的山水,但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得在县城解决县城的房价四五千,买个好点的房子是他们接下来的打算他们也想把赚钱的重心放在竹鼠养殖和销售的实业上  短视频给他们带来网上的订单,但是因为没有取得国家的检疫证,无法加工售卖但不宰杀制作,活体快递也是个问题他们感觉短视频的热度迟早会过去,网友们从不是长情的人,或许很快就会不再对他们上传的内容感兴趣  农村网红们在经历了从打工者到“明星”的身份转换之后,也都明白,自己终将面对从高处缓缓降落的必然只是,当观众蜂拥而至的快感与实惠消失之后,他们如何重新面对自我,这是任何人都未曾经历过的  《中国周刊》2019年第19期  声明:刊用《中国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编辑:黄艺
查看更多北京招商加盟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29335)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