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家庭教育指导师报名找当代家庭教育
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冬天的离去,春天就已经悄然而至。与之相反的,却是世界格局变化的猛烈。
在过去的几个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有的发起捐款把一个集装箱的物资直接运到武汉;有的留在留学国家,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进行线上学习;也有的孩子在国外疫情爆发前就回国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的责任感,我们看到了有着共同logo的孩子们在国外互助取暖,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显示的淋漓尽致。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父母对未来局势的敏感度,父母的提前预见和决策能力,能够帮助家庭和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国际格局的变化,会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对孩子的未来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父母们分享了一些我的观点与想法。
一、国际教育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
我很庆幸每周都可以和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进行一次通话,和这位研究社会学、教育学的教授深度讨论国际教育的格局,综合分析来自于各国的信息资料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
教育是为世界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帮助个体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教育格局,先看全球格局。
全球化的重建下,国际教育格局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在过去,美国是很多中国家庭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可现在即使不考虑政策因素,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下,医疗与教育会越来越成为个体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对于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国际生学费还会继续提高。
目光转向英国,从2018年开始,英国大学的录取率在持续增加,近两年很多中国孩子都走进了牛津、剑桥。
生源争夺战已经打响,这样的变化,就已经是目前初一的孩子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了。
这样的教育格局下,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我们的选择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去英国,或是其他国家,孩子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对国际教育格局的预见性,使得我们能给大家提供有价值意见的参考,这个意见是从社会学角度并不仅仅以教育机构的视角,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成长的需求以及个人价值对社会格局的影响。
可以说,教育格局的大方向没有变,但对于一些问题的紧迫性提高了。
即使现在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仍然还在父母的庇护照顾之下,也需要现在就做一些储备:
1、了解世界格局
帮助孩子去看到世界的变化,帮助他们积累知识领域的格局,不了解世界格局 ,是无法破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就无法掌握主动。
2、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能等待结果,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主动的能力,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是等待别人的决定,改变我们的命运。
也许您的孩子只有 7、8岁,但他们独立以后要面对的社会是20年以后,这就是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否会发生改变
面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会有哪些改变?教育需要做什么样的储备呢?
1、理解东西方的差异。
东西方的差异同时也会带来东西方的共存 ,在这样的一个格局下,需要孩子理解东方,了解西方 。
如果不理解东方会无所适从,如果不了解西方会寸步难行。作为中国人,每个孩子都需要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孩子需要知道自己,也需要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具备真正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打下基础。
这个全球化的视野不是20岁才开始去培养建立的,而是从现在就开始。
2、对独立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孩子要面对的信息挑战更加大,如何分辨真假信息,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断,更加考验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需要具备对各个学科整合的能力,对事件预测和逻辑分析的能力,对大事件的决策能力。
3、知识体系的联动性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不再是单一学科解决问题,跨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交叉和跨界会成为个人基本技能。
2000年,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就曾经说过:未来的全球一体化,要求人才培养的全球化。只有他们具备全球化视角,理解本国文化,了解国外文化,才能找到在尊重与理解基础上的全球化解决方法。
4、对人的情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的10后要面对的是2030以后的世界,职业的定义在发生变化,稳定性发生变化,商业逻辑发生变化, 不变的是个人的实力。
除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的光辉和情感能力才是能让孩子体会人生幸福的关键。
我们是否具备对他人的理解,对世人的怜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和他人情感的接纳都是作为“人”有价值的能力,也是幸福的来源。
可以说,情感能力是将来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断后的学习对孩子会带来哪些影响?父母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疫情期间,可以用这三组对比词来形容孩子们:自由和懒散 、个人和团队、舒适和紧张。这同样也是父母的状态。
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不同年龄段的父母们,需要关注不同重点。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刚上学半个学期,在复课前,父母们至少要提前两周带着孩子再去熟悉校园、教室、老师、同学、还有学过的知识。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准备。
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复课后有可能会更换老师、学习难度也会大幅增加,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五、六年级会面临小升初的准备,初一、初二会有对社交的渴望和在意……
三月份以来,进行个体咨询的人数爆增,在家学习期间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发了和父母冲突,而重点在于大多数孩子都是成绩的中学生。
所有显示出的问题都源自于孩子们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学习成绩是的评价标准。青春期孩子因为对实现成就动机的渴望和短暂学习波动带来的矛盾,引发了和老师、同学和家长之间的情感问题。
由于缺乏情感能力,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压力,孩子无法面对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他们不想去学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解决不了问题。成绩的他们缺乏自我激励能力以及求助能力,也缺乏可以帮助他们的人。
在过去的几个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有的发起捐款把一个集装箱的物资直接运到武汉;有的留在留学国家,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进行线上学习;也有的孩子在国外疫情爆发前就回国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的责任感,我们看到了有着共同logo的孩子们在国外互助取暖,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显示的淋漓尽致。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父母对未来局势的敏感度,父母的提前预见和决策能力,能够帮助家庭和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国际格局的变化,会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对孩子的未来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父母们分享了一些我的观点与想法。
一、国际教育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
我很庆幸每周都可以和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进行一次通话,和这位研究社会学、教育学的教授深度讨论国际教育的格局,综合分析来自于各国的信息资料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
教育是为世界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帮助个体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教育格局,先看全球格局。
全球化的重建下,国际教育格局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在过去,美国是很多中国家庭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可现在即使不考虑政策因素,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下,医疗与教育会越来越成为个体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对于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国际生学费还会继续提高。
目光转向英国,从2018年开始,英国大学的录取率在持续增加,近两年很多中国孩子都走进了牛津、剑桥。
生源争夺战已经打响,这样的变化,就已经是目前初一的孩子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了。
这样的教育格局下,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我们的选择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去英国,或是其他国家,孩子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对国际教育格局的预见性,使得我们能给大家提供有价值意见的参考,这个意见是从社会学角度并不仅仅以教育机构的视角,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成长的需求以及个人价值对社会格局的影响。
可以说,教育格局的大方向没有变,但对于一些问题的紧迫性提高了。
即使现在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仍然还在父母的庇护照顾之下,也需要现在就做一些储备:
1、了解世界格局
帮助孩子去看到世界的变化,帮助他们积累知识领域的格局,不了解世界格局 ,是无法破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就无法掌握主动。
2、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能等待结果,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主动的能力,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是等待别人的决定,改变我们的命运。
也许您的孩子只有 7、8岁,但他们独立以后要面对的社会是20年以后,这就是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否会发生改变
面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会有哪些改变?教育需要做什么样的储备呢?
1、理解东西方的差异。
东西方的差异同时也会带来东西方的共存 ,在这样的一个格局下,需要孩子理解东方,了解西方 。
如果不理解东方会无所适从,如果不了解西方会寸步难行。作为中国人,每个孩子都需要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孩子需要知道自己,也需要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具备真正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打下基础。
这个全球化的视野不是20岁才开始去培养建立的,而是从现在就开始。
2、对独立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孩子要面对的信息挑战更加大,如何分辨真假信息,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断,更加考验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需要具备对各个学科整合的能力,对事件预测和逻辑分析的能力,对大事件的决策能力。
3、知识体系的联动性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不再是单一学科解决问题,跨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交叉和跨界会成为个人基本技能。
2000年,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就曾经说过:未来的全球一体化,要求人才培养的全球化。只有他们具备全球化视角,理解本国文化,了解国外文化,才能找到在尊重与理解基础上的全球化解决方法。
4、对人的情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的10后要面对的是2030以后的世界,职业的定义在发生变化,稳定性发生变化,商业逻辑发生变化, 不变的是个人的实力。
除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的光辉和情感能力才是能让孩子体会人生幸福的关键。
我们是否具备对他人的理解,对世人的怜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和他人情感的接纳都是作为“人”有价值的能力,也是幸福的来源。
可以说,情感能力是将来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断后的学习对孩子会带来哪些影响?父母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疫情期间,可以用这三组对比词来形容孩子们:自由和懒散 、个人和团队、舒适和紧张。这同样也是父母的状态。
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不同年龄段的父母们,需要关注不同重点。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刚上学半个学期,在复课前,父母们至少要提前两周带着孩子再去熟悉校园、教室、老师、同学、还有学过的知识。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准备。
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复课后有可能会更换老师、学习难度也会大幅增加,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五、六年级会面临小升初的准备,初一、初二会有对社交的渴望和在意……
三月份以来,进行个体咨询的人数爆增,在家学习期间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发了和父母冲突,而重点在于大多数孩子都是成绩的中学生。
所有显示出的问题都源自于孩子们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学习成绩是的评价标准。青春期孩子因为对实现成就动机的渴望和短暂学习波动带来的矛盾,引发了和老师、同学和家长之间的情感问题。
由于缺乏情感能力,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压力,孩子无法面对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他们不想去学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解决不了问题。成绩的他们缺乏自我激励能力以及求助能力,也缺乏可以帮助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