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号范景中教授讲座 直接看直播就行啦
10.25日 19.00-21.00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 综合楼A棟小剧场 范景中教授讲座
如果不能亲自到场,也可以看直播哦~
可在:斗鱼、那特https://www.lar***/、那特艺术学院APP 观看直播!
我理想中的美术史与越来越制度化、经济化和时尚化的学术工业式的美术史截然相反,我认为,它应是专业的学术和普及的教化的结合,博物馆的活动和大学的教学的结合,鉴赏家的实践和美术史家的探索的结合;它不仅体现知识的整体性,而且也体现人性的整体性。这就是我所设想的美术史的形状……
──范景中《美术史的形状》序言
范景中
许多人了解西方艺术史,都是从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开始的,它提供了一套观看艺术史的方法,被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术史经典。研究西方艺术史近20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邵宏认为,《艺术的故事》的意义在于引领中国学者回到了艺术史的正路,教会他们怎么看画,回到图像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去了解绘画世界的行走脉络。“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之前走错了。”
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
而回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史论学科的发展历程,有一本期刊,以其恢宏的视角、持续的专注,为我们展示了一门充满魅力的美术史学科,它所传播的思想和观念,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隐性的影响。它就是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美术译丛》。
美术译丛
《美术译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都通过同一个人的翻译与解读介绍给我们,他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者范景中——将贡布里希引介入中国的人,也是《美术译丛》的主编。
在西方,图像备受历史学家的青睐,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也得到了新的阐发。正是在这些基础上,专业的艺术史研究得以发展成形,并在此后几代人的努力下发展成一门享有盛誉的学科。而在中国,图像证史并未形成一个学术传统,和图像相比,中国学者更偏爱文字本身所保留的历史信息。在中国传统学术中,艺术史并未能从历史研究中流衍、出来。
当下的美术史学是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产物,梁启超、陈寅恪等一代史学大师,均对美术史学流露过浓厚的兴趣。范景中这一代学者的工作,正是立足于接续二三十年代学者,充实前贤未竟之业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