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也遭商标碰瓷 马云吊打阿里巴巴币
商标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历来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知名商标的品牌溢价和信度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想借机生财,打“擦边球”的行为。AI财经社盘点了近期备受商标侵权影响的商业巨头们。
巨头也遭商标碰瓷:马云吊打阿里巴巴币,腾讯为防侵权注册上万商标
4月3日,据路透社,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曼哈顿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迪拜一家公司使用一种名为“阿里巴巴币”(Alibabacoin)的加密货币筹资超过350万美元,涉嫌侵犯阿里巴巴商标权。
“阿里巴巴币”是什么?
发行“阿里巴巴币”的是AlibabaCoin Foundation(阿里巴巴币基金会),一家专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商业推广的迪拜公司,功能包括了分销、金融、购物和安保,和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并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相似的名字难免让人联想到与阿里有关。
AI财经社从其(abbcfound***)获悉,本次ICO(首次币发行)中,每一个AlibabaCoin代币(ABBC)的基准价格是0.00025,目前已经募集超过350万美元,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ICO。这些代币不仅可以在数字货币市场进行交易,也可以用于商店的“刷脸”支付。
阿里巴巴在起诉书中解释,阿里巴巴币基金会以“明显、反复和蓄意误导”的方式使用其注册商标,令用户产生混淆,误认为其产品附属于阿里巴巴,或是得到了阿里巴巴的支持。 诉讼要求停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并对涉嫌违反联邦和纽约州法律的行为给予赔偿和惩罚性补偿。
为避免“碰瓷”,各大企业注册防御商标
我国商标有45个分类,一些大企业在注册品牌需要的分类的时候还要将周边类别注册,除了全类注册之外,还要将近似商标一并注册,这种属于防御商标,品牌越大则越注重商标保护。
巨头也遭商标碰瓷:马云吊打阿里巴巴币,腾讯为防侵权注册上万商标
阿里的商标维权意识向来很高。据中国商标网公布的数据,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数量已超过10000个,其中包括各种近似商标和不同类别。阿里集团对诸如”阿里爷爷、阿里弟弟、阿里哥哥、阿里姐姐”等相似的商标也都进行了防御性注册。
除了阿里巴巴,为了避免被他人“碰瓷”,腾讯、小米等商业巨头也在商标保护上下足了功夫。作为社交巨头,腾讯持有大量和品牌有关的商标。据资料显示,腾讯在2016年的商标申请量达4100项,全国居首,2017年商标申请总量更是突破14000项。
为了防止“山寨”,各大企业选择亲自上阵,小米公司提前注册了 “蓝米”、 “黑米”、 “橙米”、 “黄米”等令人哭笑不得的“小米亲戚”,让一众商标里含有“米”字的商家瑟瑟发抖;星巴克注册了10多个类似于“辛巴克”的商标;可口可乐公司也替雪碧注册了类似的“雷碧”商标。
“市场未动,商标先行。” 商标抢注逐渐成为一种投资的方式。所有的创业者都会给自己的企业起一个名字,甚至设计一个LOGO,但是之后往往会忘记掉为这个名字和LOGO申请法律的保护,以至于等到企业发展壮大之时遭到商标侵权的纠纷。
巨头也遭商标碰瓷:马云吊打阿里巴巴币,腾讯为防侵权注册上万商标
4月3日,据路透社,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曼哈顿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迪拜一家公司使用一种名为“阿里巴巴币”(Alibabacoin)的加密货币筹资超过350万美元,涉嫌侵犯阿里巴巴商标权。
“阿里巴巴币”是什么?
发行“阿里巴巴币”的是AlibabaCoin Foundation(阿里巴巴币基金会),一家专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商业推广的迪拜公司,功能包括了分销、金融、购物和安保,和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并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相似的名字难免让人联想到与阿里有关。
AI财经社从其(abbcfound***)获悉,本次ICO(首次币发行)中,每一个AlibabaCoin代币(ABBC)的基准价格是0.00025,目前已经募集超过350万美元,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ICO。这些代币不仅可以在数字货币市场进行交易,也可以用于商店的“刷脸”支付。
阿里巴巴在起诉书中解释,阿里巴巴币基金会以“明显、反复和蓄意误导”的方式使用其注册商标,令用户产生混淆,误认为其产品附属于阿里巴巴,或是得到了阿里巴巴的支持。 诉讼要求停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并对涉嫌违反联邦和纽约州法律的行为给予赔偿和惩罚性补偿。
为避免“碰瓷”,各大企业注册防御商标
我国商标有45个分类,一些大企业在注册品牌需要的分类的时候还要将周边类别注册,除了全类注册之外,还要将近似商标一并注册,这种属于防御商标,品牌越大则越注重商标保护。
巨头也遭商标碰瓷:马云吊打阿里巴巴币,腾讯为防侵权注册上万商标
阿里的商标维权意识向来很高。据中国商标网公布的数据,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数量已超过10000个,其中包括各种近似商标和不同类别。阿里集团对诸如”阿里爷爷、阿里弟弟、阿里哥哥、阿里姐姐”等相似的商标也都进行了防御性注册。
除了阿里巴巴,为了避免被他人“碰瓷”,腾讯、小米等商业巨头也在商标保护上下足了功夫。作为社交巨头,腾讯持有大量和品牌有关的商标。据资料显示,腾讯在2016年的商标申请量达4100项,全国居首,2017年商标申请总量更是突破14000项。
为了防止“山寨”,各大企业选择亲自上阵,小米公司提前注册了 “蓝米”、 “黑米”、 “橙米”、 “黄米”等令人哭笑不得的“小米亲戚”,让一众商标里含有“米”字的商家瑟瑟发抖;星巴克注册了10多个类似于“辛巴克”的商标;可口可乐公司也替雪碧注册了类似的“雷碧”商标。
“市场未动,商标先行。” 商标抢注逐渐成为一种投资的方式。所有的创业者都会给自己的企业起一个名字,甚至设计一个LOGO,但是之后往往会忘记掉为这个名字和LOGO申请法律的保护,以至于等到企业发展壮大之时遭到商标侵权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