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华希医院怎么样好不好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气满满,但一吃完午饭,就哈欠连天,困意挡都挡不住……
关于饱后犯困,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吃完饭后,为了消化,进入胃肠道的血液就会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会减少,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反应迟钝、犯困的情况。
虽然吃完饭后,大脑供血量会有改变,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变化度很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脑血管有自己的调节机制,会使脑部血液供应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状态,对健康群体来说,一般不会说吃顿饭就导致大脑缺血了。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饭后困倦呢?
饱后犯困,是怎么回事?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在“作祟”:
1、胆囊收缩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
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
2、食欲素
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
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
3、胰岛素
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
此外,胰岛素还会促进人体中钾离子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若人体处于轻度低血钾状态,身体也会出现疲劳和困意。
如何缓解食困?
1、控制“量”
每顿吃“七分饱”;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
2、中午小憩
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降低体内压力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另外,希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于30分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
3、适当多喝水
《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减少困倦感。
4、头部
用十指做梳头动作,持续3-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减轻疲劳。
犯困也可能是疾病征兆
饱餐后经常犯困,除了是体内在“捣蛋”,也可能是身体本身出现了问题,是疾病的征兆!
1、脾虚
脾主运化升清,饱餐后,脾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若人体脾胃失调,往往需要更多的气血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工作,这时,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则会相应下降,因此会出现困意。
若脾虚较为严重,困倦甚至无法控制,在积极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多补觉。
脾虚判断法:看舌象
舌头上出现齿痕,即可能提示脾胃虚弱,湿气较重。而且,齿痕的多少还能看出脾胃虚弱的程度。
如果发现舌头上两侧齿痕相加齿痕数大于5个,说明脾虚较严重,如果齿痕数小于5个,说明脾虚相对较轻。
益脾饼
【材料】
白术60g——健脾和胃,燥湿利水;
干姜60g——温中祛寒,回阳;
鸡内金60g——祛痰,消食消胀;
大枣500g——补气,养血。
【做法】
把白术、干姜、鸡内金三味药打粉,再把大枣去核蒸熟后加工成枣泥。用药粉混合枣泥,加工成饼干大小的薄饼,空腹时食用3-5个。
【】
此饼能辅助改善体弱、缓解脾胃虚寒的相关。具体请遵医嘱。
2、肝脏病变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出现病变,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会有所降低,向身体其它器官输送的养料也会减少,就易引发身体乏力,总感觉力不从心。
表现
肝脏出现问题,除了困乏,还可能出现脸色发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也可引起颜面扩张,蜘蛛痣及肝掌(大小鱼际发红),有些病人还可能有脾肿大。
养肝枕
【材料】
杭白菊300克——清肝明目;
冬桑叶300克——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夏枯草200克——清热散结、消肿明目;
合欢花200克——解郁、、健胃和胃;
薄荷30克——疏风清热、疏肝解郁。
【做法】
用打碎机将以上药材磨成粗粉放进枕芯做成枕头。
【】
养肝、健脑,枕3-6个月左右会慢慢起作用。
注意:做药枕的布料要轻薄透气,内容物每隔3-6个月要更换一次。
3、糖尿病
嗜睡是糖尿病的常见之一。因为此类人群的糖代谢紊乱,糖分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从尿中排出,易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黏血症和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会引起困倦、头晕。
表现
刚吃完就觉得饿了,吃的很多,体重却在下降;视力减退;伤口难以愈合;足部出现麻痹感或疼痛;夜间小便频率增多。
因此,若出现相关,一定要及时做个血糖检测,确认是否是糖尿病导致的犯困。
关于饱后犯困,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吃完饭后,为了消化,进入胃肠道的血液就会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会减少,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反应迟钝、犯困的情况。
虽然吃完饭后,大脑供血量会有改变,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变化度很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脑血管有自己的调节机制,会使脑部血液供应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状态,对健康群体来说,一般不会说吃顿饭就导致大脑缺血了。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饭后困倦呢?
饱后犯困,是怎么回事?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在“作祟”:
1、胆囊收缩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
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
2、食欲素
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
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
3、胰岛素
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
此外,胰岛素还会促进人体中钾离子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若人体处于轻度低血钾状态,身体也会出现疲劳和困意。
如何缓解食困?
1、控制“量”
每顿吃“七分饱”;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
2、中午小憩
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降低体内压力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另外,希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于30分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
3、适当多喝水
《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减少困倦感。
4、头部
用十指做梳头动作,持续3-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减轻疲劳。
犯困也可能是疾病征兆
饱餐后经常犯困,除了是体内在“捣蛋”,也可能是身体本身出现了问题,是疾病的征兆!
1、脾虚
脾主运化升清,饱餐后,脾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若人体脾胃失调,往往需要更多的气血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工作,这时,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则会相应下降,因此会出现困意。
若脾虚较为严重,困倦甚至无法控制,在积极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多补觉。
脾虚判断法:看舌象
舌头上出现齿痕,即可能提示脾胃虚弱,湿气较重。而且,齿痕的多少还能看出脾胃虚弱的程度。
如果发现舌头上两侧齿痕相加齿痕数大于5个,说明脾虚较严重,如果齿痕数小于5个,说明脾虚相对较轻。
益脾饼
【材料】
白术60g——健脾和胃,燥湿利水;
干姜60g——温中祛寒,回阳;
鸡内金60g——祛痰,消食消胀;
大枣500g——补气,养血。
【做法】
把白术、干姜、鸡内金三味药打粉,再把大枣去核蒸熟后加工成枣泥。用药粉混合枣泥,加工成饼干大小的薄饼,空腹时食用3-5个。
【】
此饼能辅助改善体弱、缓解脾胃虚寒的相关。具体请遵医嘱。
2、肝脏病变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出现病变,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会有所降低,向身体其它器官输送的养料也会减少,就易引发身体乏力,总感觉力不从心。
表现
肝脏出现问题,除了困乏,还可能出现脸色发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也可引起颜面扩张,蜘蛛痣及肝掌(大小鱼际发红),有些病人还可能有脾肿大。
养肝枕
【材料】
杭白菊300克——清肝明目;
冬桑叶300克——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夏枯草200克——清热散结、消肿明目;
合欢花200克——解郁、、健胃和胃;
薄荷30克——疏风清热、疏肝解郁。
【做法】
用打碎机将以上药材磨成粗粉放进枕芯做成枕头。
【】
养肝、健脑,枕3-6个月左右会慢慢起作用。
注意:做药枕的布料要轻薄透气,内容物每隔3-6个月要更换一次。
3、糖尿病
嗜睡是糖尿病的常见之一。因为此类人群的糖代谢紊乱,糖分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从尿中排出,易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黏血症和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会引起困倦、头晕。
表现
刚吃完就觉得饿了,吃的很多,体重却在下降;视力减退;伤口难以愈合;足部出现麻痹感或疼痛;夜间小便频率增多。
因此,若出现相关,一定要及时做个血糖检测,确认是否是糖尿病导致的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