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钱鉴定和出售
鉴别方法
编辑
清代各年号均铸有钱币,钱文一般以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铸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鉴定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断定古钱币的时代,二是确定古钱币的真伪,三是认定古钱币的
乾隆通宝
珍贵程度。古钱币的断代,在有年号的钱币中断定一般不成问题,但在一些非年号钱、压胜钱的断代上就比较复杂,必须根据其质地、形状特征来确定时代。由于钱币在历代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故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仿冒钱币出现,如何鉴定其真伪难度较大。鉴定真伪一定要从钱币的形状、质地、包浆、文字和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来识别。每一时期的钱币,形状、质地和文字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各个历史时期的铸造工艺不尽相同,仿冒者不可能完全把握。钱币的价值如何,要看钱币的年代和存世的数量多寡来确定。钱币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又直接影响着经济价值。
发现案例
编辑
2014年8月10日,
澳大利亚考古爱好者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一座偏远岛屿发现一枚乾隆时期的货币(如图),这或许是见证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贸易商在18世纪进行交易的物证。称,一个自称“历史主宰者”的考古爱好者团队在埃尔科岛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探险,他们于7月25日发现这枚黄铜币。铜币被识别为清代钱币,铸造于1736年至1795年间。团队成员麦克·欧文称,这是首次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发现这样的古币,“是目前证实中国商人曾到访澳大利亚北部进行海参交易的证据”。[2]
据了解,埃尔科岛属于阿纳姆地北端海域韦塞尔群岛,上世纪40年代因出土大量非洲钱币而声名鹊起。目前,考古人员并未搞清楚清朝钱币为何被带至如此偏远的地带,他们猜测可能是与中国代理人做交易的印尼商人或者来自中国的商人,携带中国钱币向澳土著购买海参。欧文称:“土著的口述历史谈到来澳大利亚做生意的中国人,以及中国钱币可以做钓鱼器具使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