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点击搜索

发布

学校法治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向前发展的根本举措

区域:
长沙 > 天心 > 桂花坪
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道德教育既应相互结合,也应适度分离。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将法治教育置于道德教育之中的做法,看到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但是忽视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实践中容易造成青少年混淆法律规范与道德标准,将违法的事情只是看作违反道德。

尽管学校、社区日益重视和加强法治教育,但对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还有很多短板。例如: 在形式上单一落后,学校社区仅限于学习打卡、听课教学等短平快的方式,没有经常性地开展模拟演练、情景再现、以身说法等活动,很难让法治观念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 在覆盖面上过于集中化,教育条件成熟的学校、社区开展得多一些,受教育群体广泛一些,但越是犯罪频发、偏远落后的地方,这方面工作越是欠缺;

在教育对象上有偏重,很多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针对于在校生,特别是正规院校的在校生,而对于管理相对松散的技校生、职校生及辍学生等犯罪易发群体关照得不够到位,缺少必要的教育与引导。

其实,不仅是在校生需要法治教育,游荡于社会各个角落的群体更值得关注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加强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建设和增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实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向前发展的根本举措。

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需要来自公民内心守法的意识和守法的行为。只有公民从内心自学认同法律,把法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把法律化为自己的信仰,法制才有可能发挥其大作用,只有全体公民都将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矛盾,这样才能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健康发展。法治国家需要全体人民普遍忠于法律、信仰于法律。在一个追求法治的社会里,公民基本会遵守法律,具有守法的自觉意识,这是社会稳定和平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在校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还要进行法治教育,将法制教育内化为合格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内化为公民对法律的自觉和积极遵守。(搜索微正法育关注青少年) http://www.***
查看更多长沙其他教育培训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490024)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