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点击搜索

发布

青少年法治教育如何把握方向

区域:
长沙 > 天心 > 桂花坪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已有5年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于2016年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有了明确的大纲、完备的教材,并在全国中小学课堂全面铺开。
现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各地开展如火如荼,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把握?
1、明确目标:提升青少年法治知识、能力和理念
提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很多人也许会时间联想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少年法庭、少管所等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包括“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等三方面,并细分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阶段目标。
法治中国建设的四个重要方面,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终目标,其实现难度也是大的,而全民守法的核心是树立全民法治意识,青少年是其中的重点,也是很好的切入点。从中小学生入手,是培养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理念的佳时期。
2、建强师资:多举措提升法治教师专业自信
将青少年培养成现代公民,离不开资深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专业教师。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一部分因“过于专业自信”,把法治课堂讲成了法学课堂,把法治教育变成了一种技术性教育。面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即便是政法、思政等专业毕业的中小学思政教师,也会因知识陈旧,而颇感吃力。而在全国范围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思政课往往由语文教师、班主任兼授,他们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深入钻研有限,更加缺乏专业自信。上述两种教育方式,都偏离了青少年法治教育价值观塑造的初衷。因此,教育部已连续4年进行全国青少年法治教师培训,帮助法治教师提升专业自信,同时,也在高校建立法治教育学科并设立相关专业,培养法治教育专门人才。
3、创新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参与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要求之一,正是“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并要求“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为了改变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并每年举行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通过微视频征集、演讲比赛与知识竞赛等形式,推动各地各校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
教育青少年成为现代公民,不仅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宏观站位来看,更服务于法治中国建设。
4、凝聚合力:影响家庭、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氛围
教育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短视频上有过一个视频,爸爸酒后驾车,儿子一边哭一边埋怨,“你羞耻不羞耻……我告诉你不要开车你非要开车”,爸爸则回答,“是的,我也知道丢脸了”。教育离不开社会氛围和家庭支持,法治教育也是一样。但作为以学校为主导的一种价值观教育,在影响家庭甚至影响社会上,法治教育能做的也许更多。
(搜索微正法育关注青少年)http://www.***
查看更多长沙其他教育培训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490024)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