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有哪些种类 报名学习费用贵吗
上元会计—管理会计—案例解读:企业的钱私用,固定资产不是企业的
一、资产数据异常所表达的信息
工作再仔细认真的人,都无法避免在工作中出错,录入数据时手指不小心按错了键而没有发现,或者在审查凭证时稍微转移了一下注意力而刚好错过了有错误的数据等,都会造成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出现错误或者异常。
而企业的资产项目很多,数据异常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管理者要学会发现这些异常的资产数据,然后分析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和所表达的信息。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在整个使用期间内慢慢释放出来的,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内是否被充分利用,将决定固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之,管理者通过对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是否被充分利用,涉及到的数据有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等。
二、固定资产净值率也会失去意义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经营条件相对较好;反之,则表明公司固定资产比较陈旧,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经营条件相对较差,但也可能是企业过度计提折旧导致该比率值较低。
因此,管理者可以从固定资产净值率看出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合理,从而改变计提策略,调整资产结构到合理形态。
当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固定资产净值率就没有太大意义。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产品成本中活的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平均每个员工的劳动装备本来就不高,所以没有办法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受固定资产净值率影响
固定资产周转率,俗称固定资产利用率,它的由来需要通过产品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相互运算。
固定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因此,如果产品销售收入不变,固定资产平均净值较高时,表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较低,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固定资产平均净值较高,则可能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较新,或者是企业计提折旧较少。
所以,很多企业会在前几年大力计提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目的是降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从而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在财务报表中给外界社会人士一种企业经营运转速度快的假象。
从公式上不难看出,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的分母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因此指标值将受到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影响,管理者在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是否充分时,要注意其中的可比性问题。
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反之,固定资产的投入没有被充分使用。
四、资产负债表包括所有资产吗
不同的企业,其规模不同,因此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具体项目也就会有较大的差异。不仅如此,很多大型企业由于经济业务复杂,企业拥有的资产较多,有时不会完完全全把资产项目都罗列在资产负债表中。
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会有很复杂的情况,理论上来说,呈给公司领导看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是完整且真实的,因为企业老板自己要了解清楚企业的真实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或制订计划来使公司运营得更好。而企业为了让社会大众看到一个经营良好、充满希望且前途光明的企业形象,可能会在真实财务报表看上去不“美观”的情况下动一些手脚,让报表以理想中的“好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即使如此,呈现给企业管理者的报表中也有可能不包括企业的所有资产。下面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五、企业的钱私用,固定资产不是企业的
成都的钱先生曾是一名创业者,如今的公司就是10年前自己白手起家创办的。随着企业的壮大,钱先生的公司实力逐渐强大,资产过千万。出于私心,钱先生觉得自己打拼了那么些年,功劳和苦劳足够让自己享受一下,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钱,应该有自己处置它们的权力。于是,钱先生决定用公司的钱给自己买一辆车。
钱先生并不贪心,只买了一辆70万元的奥迪,也向财务部说明是企业工作所需的商务用车。但实际上,该车登记的车主却是钱先生的名字。
按理说,这种行为属于挪用公款,但这辆车也确实都用在公司的工作上,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因为车主登记的是个人的名字,在财务账面上不能记为企业的资产,只能以管理费用的形式登记入账。
这样一来,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就出现了资金利润率从12%降低到11%的情况。其实不难理解,钱先生动用了公司的资产购买车辆,并没有给企业创造多余的价值。因此,从两个方面来说,用来创造价值的资金减少了,创造的价值也就减少,而且资产到后不再属于企业,相当于企业的损失。
时间久了,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件事,此时钱先生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车占为己有。
目前社会上,不乏有些老板像上述案例中的钱先生一样,用企业的钱给自己买房、买车,而对财务部的说辞就是利用这笔资金进行了外交合作或者谈生意出差用了。而财务人员也就直接将这笔费用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项目中,反正终报表会给管理者或者老板查看。
从企业资金去向的角度出发,老板用企业的钱购买的房产或轿车应当属于企业所有,而不是老板的私人资产,但因为其中的手段使这一“资产”不可能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企业股东之间“合谋”做了这样的事,那被查出来的概率很小;如果股东们没有参与到这样的事情中,这一行为很可能在审核财务报表和报告时被揭发出来。
由于企业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所以会规定一些主要的资产科目供财务人员登记入账,这样从报表的账面上就很难得知一些小额的资产情况。所以没有办法确定类别的资产都会统一归到“其他固定资产”或“其他流动资产”科目中,数额的统计没有问题,但很多资产就会成了没名的“主儿”。
另外,当企业自行建造厂房时,会计分录中会涉及一个名叫“在建工程”的科目,如果企业对资产的定义比较狭义,那么很可能使“在建工程”不计入企业报表中的资产类科目中。这样一来,资产负债表就没有包括企业实际的所有资产。
还有一种资产无法计入资产负债表中,便是员工中的人才和员工的能力,这些都算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却无法在报表中表现出来,而且企业也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出来。一是因为这样的无形资产不能量化;二是因为这样的无形资产不稳定。
所以,作为一种规范性的文件,资产负债表没办法将这些概念性的资产列入其中,而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在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不要忽视对这些资产的利用,使其发挥效益,从而提高账面资产的利用效益,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一、资产数据异常所表达的信息
工作再仔细认真的人,都无法避免在工作中出错,录入数据时手指不小心按错了键而没有发现,或者在审查凭证时稍微转移了一下注意力而刚好错过了有错误的数据等,都会造成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出现错误或者异常。
而企业的资产项目很多,数据异常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管理者要学会发现这些异常的资产数据,然后分析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和所表达的信息。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在整个使用期间内慢慢释放出来的,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内是否被充分利用,将决定固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之,管理者通过对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是否被充分利用,涉及到的数据有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等。
二、固定资产净值率也会失去意义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经营条件相对较好;反之,则表明公司固定资产比较陈旧,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经营条件相对较差,但也可能是企业过度计提折旧导致该比率值较低。
因此,管理者可以从固定资产净值率看出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合理,从而改变计提策略,调整资产结构到合理形态。
当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固定资产净值率就没有太大意义。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产品成本中活的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平均每个员工的劳动装备本来就不高,所以没有办法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受固定资产净值率影响
固定资产周转率,俗称固定资产利用率,它的由来需要通过产品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相互运算。
固定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因此,如果产品销售收入不变,固定资产平均净值较高时,表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较低,可能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固定资产平均净值较高,则可能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较新,或者是企业计提折旧较少。
所以,很多企业会在前几年大力计提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目的是降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从而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在财务报表中给外界社会人士一种企业经营运转速度快的假象。
从公式上不难看出,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的分母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因此指标值将受到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影响,管理者在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是否充分时,要注意其中的可比性问题。
另外,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反之,固定资产的投入没有被充分使用。
四、资产负债表包括所有资产吗
不同的企业,其规模不同,因此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具体项目也就会有较大的差异。不仅如此,很多大型企业由于经济业务复杂,企业拥有的资产较多,有时不会完完全全把资产项目都罗列在资产负债表中。
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会有很复杂的情况,理论上来说,呈给公司领导看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是完整且真实的,因为企业老板自己要了解清楚企业的真实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或制订计划来使公司运营得更好。而企业为了让社会大众看到一个经营良好、充满希望且前途光明的企业形象,可能会在真实财务报表看上去不“美观”的情况下动一些手脚,让报表以理想中的“好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即使如此,呈现给企业管理者的报表中也有可能不包括企业的所有资产。下面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五、企业的钱私用,固定资产不是企业的
成都的钱先生曾是一名创业者,如今的公司就是10年前自己白手起家创办的。随着企业的壮大,钱先生的公司实力逐渐强大,资产过千万。出于私心,钱先生觉得自己打拼了那么些年,功劳和苦劳足够让自己享受一下,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钱,应该有自己处置它们的权力。于是,钱先生决定用公司的钱给自己买一辆车。
钱先生并不贪心,只买了一辆70万元的奥迪,也向财务部说明是企业工作所需的商务用车。但实际上,该车登记的车主却是钱先生的名字。
按理说,这种行为属于挪用公款,但这辆车也确实都用在公司的工作上,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因为车主登记的是个人的名字,在财务账面上不能记为企业的资产,只能以管理费用的形式登记入账。
这样一来,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就出现了资金利润率从12%降低到11%的情况。其实不难理解,钱先生动用了公司的资产购买车辆,并没有给企业创造多余的价值。因此,从两个方面来说,用来创造价值的资金减少了,创造的价值也就减少,而且资产到后不再属于企业,相当于企业的损失。
时间久了,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件事,此时钱先生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车占为己有。
目前社会上,不乏有些老板像上述案例中的钱先生一样,用企业的钱给自己买房、买车,而对财务部的说辞就是利用这笔资金进行了外交合作或者谈生意出差用了。而财务人员也就直接将这笔费用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项目中,反正终报表会给管理者或者老板查看。
从企业资金去向的角度出发,老板用企业的钱购买的房产或轿车应当属于企业所有,而不是老板的私人资产,但因为其中的手段使这一“资产”不可能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企业股东之间“合谋”做了这样的事,那被查出来的概率很小;如果股东们没有参与到这样的事情中,这一行为很可能在审核财务报表和报告时被揭发出来。
由于企业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所以会规定一些主要的资产科目供财务人员登记入账,这样从报表的账面上就很难得知一些小额的资产情况。所以没有办法确定类别的资产都会统一归到“其他固定资产”或“其他流动资产”科目中,数额的统计没有问题,但很多资产就会成了没名的“主儿”。
另外,当企业自行建造厂房时,会计分录中会涉及一个名叫“在建工程”的科目,如果企业对资产的定义比较狭义,那么很可能使“在建工程”不计入企业报表中的资产类科目中。这样一来,资产负债表就没有包括企业实际的所有资产。
还有一种资产无法计入资产负债表中,便是员工中的人才和员工的能力,这些都算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却无法在报表中表现出来,而且企业也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出来。一是因为这样的无形资产不能量化;二是因为这样的无形资产不稳定。
所以,作为一种规范性的文件,资产负债表没办法将这些概念性的资产列入其中,而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在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不要忽视对这些资产的利用,使其发挥效益,从而提高账面资产的利用效益,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