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哪里有专业的PS平面设计培训学校
有好多交互新人或尚未跨进交互设计大门的同学,会经常问的一个问题: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技能和能力?
产品意识
设计师有时候会收到用户的反馈,如:哎?你们易信的颜色是不是太亮了,能不能调整一下?
这时候作为交互新人的小饼,他的反应是:哦,好吧,既然用户有这样的反馈,那么我们就去调整方案。
首先,要思考一下用户的这些反馈或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我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每位设计师应该都知道,当用户表示需要「要一匹更快的马」时,他真实的想法其实要一个更快的交通工具。所以当我们面对用户的反馈时,要去思考需求的真伪。我们不可能一味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顾产品目标,所以需要在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中找到平衡点。近在设计某个产品支付系统的退款功能,从产品角度来说不希望过多用户选择退款。那么终的设计方案是,将退款的入口做的很隐蔽,而且流程比较繁琐(没错,就是故意的)。这样就满足双方需求了,达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的平衡。所以交互设计师要有产品意识,不能只去满足用户,也要顾虑到产品和商业目标。
以用户为中心
小饼同学的设计方案常常会受到用户的一些质疑:
哎?这个APP到底怎么来用啊?怎么我完全看不懂该如何去操作?
这个提示为什么会在这里?
为啥分享结束后,不能自动返回到之前的页面?还傻傻地留在原来的页面?
这些是交互设计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和设计。
什么叫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具体讲,就是我们从需求产出,到整个需求的细分,以及我们方案的产出和验证都是围绕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如果需要分析用户,我们就会走到用户的生活场景里去看他们怎么使用产品的。
比如,站在用户的身后,从他们的视角去观察如何使用。同样我们也会对用户进行一些细分,对人群进行组合或抽离出某个具体概念,这叫「用户画像」。
当设计师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进行设计时,往往会要考虑三件事情:
用户是谁?
他是在什么场景下去使用产品?
他希望通过产品去解决什么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小饼的不断成长,他开始接受更多更复杂的任务。有一天,老大给他了一个大活:哎?小饼啊,我们云阅读的支付成功率很低,你研究下如何优化?
那怎么去优化呢?小饼一头雾水。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当我们的老板向我们提出「近的支付率很低」或者「我们的用户量很低」,怎样去优化它?
这里就涉及到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网易云阅读支付环节的整个流程,我们称之为「交互流程图」,会把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每个接触点都列举出来,然后再去分析用户在每个接触点都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我们进行了如下三种处理:
删除:删除「web结算页面」,之前的页面已经有了,再次出现属于重复信息。
合并:「购买结算页面」,将统一操作流程的页面合并在一起,去除不必要的页面。再看余额充值的环节,「确认充值」、「选择充值方式」、「充值金额」这三个流程都可以放到一个页面里,以减少用户在页面间的跳转,避免在此流程中造成用户流失。
修改:「购买成功」页面提供更好的反馈体验通过砍掉不必要、合并相同和修改体验不好的页面,这样整个流程的优化完,支付比例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关于逻辑分析能力,不仅体现在我们对于交互流程和业务流程上的梳理,同时也体现在我们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上。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数据漏斗模型」来分析每个环节用户的流失情况,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页面排版能力
作为交互新人难免会收到同事的反馈建议,比如:
产品同学会说: 哎?小饼同学,你这块的逻辑不太对啊,这些信息明明是一起的,为什么你设计方案里看起来不像是一起的呢?
视觉同学会说:哎呀,交互设计师,为什么你们的交互一定要做得这么丑,难道就不能做得漂亮一点么?
所以交互设计师需要怎样的排版设计能力呢?线框图是交互设计师的主要产出物,它包含了所有页面流程和单页面的信息布局。
就像如下图所示,如果欠缺思考的随意布局可能给下游的同学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没有认真对待信息间距而造成的误导,错误的提示色也会给视觉同学造成干扰。所以建议交互设计师通过简单的黑白灰样式来表达页面优先级以及重要程度的区分。如果觉得某个信息很重要,可以颜色重一点,也可区域更大一些。这些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识对我们页面排版能力的提升很重要。
设计师常用排版的原则:
隐藏:如果有很多信息,但是用户又不太常见,那么可以把它隐藏起来,就「众筹红包」右上角这里的问号,这里是关于众筹红包的解释说明,对于用户而言是不需要经常去关注的,所以把它隐藏起来。
删除:一些额外的信息对整个页面是不太重要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掉。
合并&组织:如果很多信息的逻辑关系是在一起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或者进行重新组织,把它们放得近一点,也可以把它们打乱再重新去整合。
细节处理能力
小饼同学又遇到了问题。
:哎?你这个阅后即焚的方案,为什么细节漏掉那么多!
小饼一头雾水:哎?我并没有觉得我遗漏任何细节啊,那不就是我单独的一个发送方把页面发给另一方,对方看完之后就消失掉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案。
上图是小饼同学做的交互方案。上面是发起方,有一个「阅后即焚」的功能,点击之后发给另外一方,这时接受方就会看到这条信息,并点击进行去查看。仔细看一下,他到底遗漏了那些信息?
发送方如何选择图片,单张还是多张?
发送方发送后,自己是否能够查看,可以看几次?
接收方查看消息时,是否有时间和次数限制?
接收方查看消息中,是否有防止截屏的机制?
用户研究能力
有一天突然被老大问到: 你的方案到底靠不靠谱,你有没有验证过?
小饼突然间就蒙圈了:哎?没有验证过。我觉得挺好的。
老板暴跳如雷:你觉得就可以了吗?拿出证据来!
这里说的的验证或证据,就是通过用户研究来验证设计方案。那么用户研究有什么好处呢?
低成本:在线上前的快速验证,避免提升开发成本和对用户体验的伤害。
:不需要上线版本,有时候几张纸面原型就能让用户体验,发现设计的问题。
设计能力提升:通过用户的反馈来验证设计思路,培养和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自信心。
简单的用户验证,往往能够把我们从设计困惑中解救出来。
举个例子,当初易信2.0改版时希望把主tab页面改成「发现」,但是碍于「过于同质」的压力,迟迟不肯做决定。后来当我们进行用户测试时,用户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候,设计师过于从自身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忽略真实用户的体验,设计师纠结的「设计洁癖」,对于真实用户而言也许并不重要,甚至都不会注意到。 初级设计师都会在纠结在抄袭与创新之间,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为了借鉴而借鉴。
为了避免借鉴而差异化设计。
为了用户习惯而设计。
当我们不再关心是不是抄袭或者借鉴,而是关注产品能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场景时,才是回到设计师的「初心」了。
沟通能力
随着设计师的一个不断成长,常会去跟产品沟通需求和方案,小饼又遇到了哪些难题呢:你这个方案太伤害用户体验了,可不可以不要这样做?
产品说:不可以的。这个方案是销售提出来的,我完全没有办法改变他们。
此时小饼作为设计师,就暴跳如雷地说:这么蛋疼的需求!我不做了!
我不做了,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设计师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太靠谱或不太善于合作的需求方,那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沟通。
在产品设计中,产品和交互设计师是绑在一起的,应该共同为整个产品的体验和产品的将来去负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饼去呢?首先,与产品经理明确当前不是优方案,但是为简单;其次,如果有机会方案会进行优化;后,明确产品和交互应该共同去推动产品前进而非相互摔锅。终目的是让产品理解到产品和交互是并肩作战的。
所以看来沟通对交互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局限于和产品的沟通,也牵涉到视觉,开发,测试甚至销售去沟通,与大家共同实现产品方案,并终落地。
执行力
我们有多少次,因为跟进不到位而导致需求搁浅?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样,缺乏执行力,对设计师是很致命的问题。为什么说执行力对于交互设计师特别重要?
下图非常好地展示了我们的需求功能不断被「干掉」的过程,真正能实现并上线的却很少。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也会因为周期问题不能完成,测试也会说没时间测,导致功能精简。在每个环节,我们的功能都会被砍掉部分,终到用户能使用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纵观整个方案,从交互到视觉,到开发、测试,然后上线,终到市场,每一步都要执行下去。
作为交互设计师,设计的功能只有终上线才能体现价值。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我们做方案阶段,我们还要关注这个方案能不能去执行,能不能去落实,能不能让用户去体验。
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设计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可以适用在不同的产品或者领域里。为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我们要保持一个好奇心,去学习新东西,去体验新东西。跨界的经验背景,跨界的思维方式,对于交互设计师的发展非常重要。跨界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所以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题外话,我在面试时偶尔会问个问题:能不能看一下你的手机啊?或者你近都在玩什么好玩的App?
这个问题看似轻描淡写,但实际上我能通过面试者手机里都装了什么样的App知道他平时都关注些什么。
怎么做永远怎么说的更真实。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只看他怎么说,往往会有很多修饰性。但是如果看他的习惯的时候,就很难去掩饰。我们每个设计师也都是这样,你不仅要很好奇的去涉猎其他产品,也要关注自己的产品,要保持好奇心,去体验不同的产品,去发现不同的领域和商机。
总结
交互设计师必备的9种能力已经梳理完毕,其实这9种能力并非科班教育的要求,而是多年工作经验积累总结的结果。再来回顾一下这几点:
产品意识:交互设计师要懂挖掘需求,衡量产品目标和理解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我们的需求,进行逻辑分析,去绘制流程图,去关注用户在产品中的每个接触点,并将落实到整个页面布局和流程设计上。
细节决定成败: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哪些细节,哪些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用户研究能力:设计师要有很好的用户研究意识。
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是确保我们设计方案能够落地执行,终交付到用户手上。保持好奇心和跨界的思维,能够让我们在设计领域保持长青。
曾经的新人小饼经过多年各种「打怪升级」现在已成一名光荣的设计老司机。但是他不会忘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踩过的坑。
产品意识
设计师有时候会收到用户的反馈,如:哎?你们易信的颜色是不是太亮了,能不能调整一下?
这时候作为交互新人的小饼,他的反应是:哦,好吧,既然用户有这样的反馈,那么我们就去调整方案。
首先,要思考一下用户的这些反馈或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我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每位设计师应该都知道,当用户表示需要「要一匹更快的马」时,他真实的想法其实要一个更快的交通工具。所以当我们面对用户的反馈时,要去思考需求的真伪。我们不可能一味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顾产品目标,所以需要在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中找到平衡点。近在设计某个产品支付系统的退款功能,从产品角度来说不希望过多用户选择退款。那么终的设计方案是,将退款的入口做的很隐蔽,而且流程比较繁琐(没错,就是故意的)。这样就满足双方需求了,达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的平衡。所以交互设计师要有产品意识,不能只去满足用户,也要顾虑到产品和商业目标。
以用户为中心
小饼同学的设计方案常常会受到用户的一些质疑:
哎?这个APP到底怎么来用啊?怎么我完全看不懂该如何去操作?
这个提示为什么会在这里?
为啥分享结束后,不能自动返回到之前的页面?还傻傻地留在原来的页面?
这些是交互设计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和设计。
什么叫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具体讲,就是我们从需求产出,到整个需求的细分,以及我们方案的产出和验证都是围绕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如果需要分析用户,我们就会走到用户的生活场景里去看他们怎么使用产品的。
比如,站在用户的身后,从他们的视角去观察如何使用。同样我们也会对用户进行一些细分,对人群进行组合或抽离出某个具体概念,这叫「用户画像」。
当设计师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进行设计时,往往会要考虑三件事情:
用户是谁?
他是在什么场景下去使用产品?
他希望通过产品去解决什么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小饼的不断成长,他开始接受更多更复杂的任务。有一天,老大给他了一个大活:哎?小饼啊,我们云阅读的支付成功率很低,你研究下如何优化?
那怎么去优化呢?小饼一头雾水。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当我们的老板向我们提出「近的支付率很低」或者「我们的用户量很低」,怎样去优化它?
这里就涉及到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网易云阅读支付环节的整个流程,我们称之为「交互流程图」,会把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每个接触点都列举出来,然后再去分析用户在每个接触点都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我们进行了如下三种处理:
删除:删除「web结算页面」,之前的页面已经有了,再次出现属于重复信息。
合并:「购买结算页面」,将统一操作流程的页面合并在一起,去除不必要的页面。再看余额充值的环节,「确认充值」、「选择充值方式」、「充值金额」这三个流程都可以放到一个页面里,以减少用户在页面间的跳转,避免在此流程中造成用户流失。
修改:「购买成功」页面提供更好的反馈体验通过砍掉不必要、合并相同和修改体验不好的页面,这样整个流程的优化完,支付比例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关于逻辑分析能力,不仅体现在我们对于交互流程和业务流程上的梳理,同时也体现在我们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上。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数据漏斗模型」来分析每个环节用户的流失情况,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页面排版能力
作为交互新人难免会收到同事的反馈建议,比如:
产品同学会说: 哎?小饼同学,你这块的逻辑不太对啊,这些信息明明是一起的,为什么你设计方案里看起来不像是一起的呢?
视觉同学会说:哎呀,交互设计师,为什么你们的交互一定要做得这么丑,难道就不能做得漂亮一点么?
所以交互设计师需要怎样的排版设计能力呢?线框图是交互设计师的主要产出物,它包含了所有页面流程和单页面的信息布局。
就像如下图所示,如果欠缺思考的随意布局可能给下游的同学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没有认真对待信息间距而造成的误导,错误的提示色也会给视觉同学造成干扰。所以建议交互设计师通过简单的黑白灰样式来表达页面优先级以及重要程度的区分。如果觉得某个信息很重要,可以颜色重一点,也可区域更大一些。这些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识对我们页面排版能力的提升很重要。
设计师常用排版的原则:
隐藏:如果有很多信息,但是用户又不太常见,那么可以把它隐藏起来,就「众筹红包」右上角这里的问号,这里是关于众筹红包的解释说明,对于用户而言是不需要经常去关注的,所以把它隐藏起来。
删除:一些额外的信息对整个页面是不太重要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掉。
合并&组织:如果很多信息的逻辑关系是在一起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或者进行重新组织,把它们放得近一点,也可以把它们打乱再重新去整合。
细节处理能力
小饼同学又遇到了问题。
:哎?你这个阅后即焚的方案,为什么细节漏掉那么多!
小饼一头雾水:哎?我并没有觉得我遗漏任何细节啊,那不就是我单独的一个发送方把页面发给另一方,对方看完之后就消失掉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案。
上图是小饼同学做的交互方案。上面是发起方,有一个「阅后即焚」的功能,点击之后发给另外一方,这时接受方就会看到这条信息,并点击进行去查看。仔细看一下,他到底遗漏了那些信息?
发送方如何选择图片,单张还是多张?
发送方发送后,自己是否能够查看,可以看几次?
接收方查看消息时,是否有时间和次数限制?
接收方查看消息中,是否有防止截屏的机制?
用户研究能力
有一天突然被老大问到: 你的方案到底靠不靠谱,你有没有验证过?
小饼突然间就蒙圈了:哎?没有验证过。我觉得挺好的。
老板暴跳如雷:你觉得就可以了吗?拿出证据来!
这里说的的验证或证据,就是通过用户研究来验证设计方案。那么用户研究有什么好处呢?
低成本:在线上前的快速验证,避免提升开发成本和对用户体验的伤害。
:不需要上线版本,有时候几张纸面原型就能让用户体验,发现设计的问题。
设计能力提升:通过用户的反馈来验证设计思路,培养和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自信心。
简单的用户验证,往往能够把我们从设计困惑中解救出来。
举个例子,当初易信2.0改版时希望把主tab页面改成「发现」,但是碍于「过于同质」的压力,迟迟不肯做决定。后来当我们进行用户测试时,用户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候,设计师过于从自身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忽略真实用户的体验,设计师纠结的「设计洁癖」,对于真实用户而言也许并不重要,甚至都不会注意到。 初级设计师都会在纠结在抄袭与创新之间,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为了借鉴而借鉴。
为了避免借鉴而差异化设计。
为了用户习惯而设计。
当我们不再关心是不是抄袭或者借鉴,而是关注产品能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场景时,才是回到设计师的「初心」了。
沟通能力
随着设计师的一个不断成长,常会去跟产品沟通需求和方案,小饼又遇到了哪些难题呢:你这个方案太伤害用户体验了,可不可以不要这样做?
产品说:不可以的。这个方案是销售提出来的,我完全没有办法改变他们。
此时小饼作为设计师,就暴跳如雷地说:这么蛋疼的需求!我不做了!
我不做了,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设计师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太靠谱或不太善于合作的需求方,那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沟通。
在产品设计中,产品和交互设计师是绑在一起的,应该共同为整个产品的体验和产品的将来去负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饼去呢?首先,与产品经理明确当前不是优方案,但是为简单;其次,如果有机会方案会进行优化;后,明确产品和交互应该共同去推动产品前进而非相互摔锅。终目的是让产品理解到产品和交互是并肩作战的。
所以看来沟通对交互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局限于和产品的沟通,也牵涉到视觉,开发,测试甚至销售去沟通,与大家共同实现产品方案,并终落地。
执行力
我们有多少次,因为跟进不到位而导致需求搁浅?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样,缺乏执行力,对设计师是很致命的问题。为什么说执行力对于交互设计师特别重要?
下图非常好地展示了我们的需求功能不断被「干掉」的过程,真正能实现并上线的却很少。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也会因为周期问题不能完成,测试也会说没时间测,导致功能精简。在每个环节,我们的功能都会被砍掉部分,终到用户能使用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纵观整个方案,从交互到视觉,到开发、测试,然后上线,终到市场,每一步都要执行下去。
作为交互设计师,设计的功能只有终上线才能体现价值。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我们做方案阶段,我们还要关注这个方案能不能去执行,能不能去落实,能不能让用户去体验。
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设计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可以适用在不同的产品或者领域里。为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我们要保持一个好奇心,去学习新东西,去体验新东西。跨界的经验背景,跨界的思维方式,对于交互设计师的发展非常重要。跨界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所以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题外话,我在面试时偶尔会问个问题:能不能看一下你的手机啊?或者你近都在玩什么好玩的App?
这个问题看似轻描淡写,但实际上我能通过面试者手机里都装了什么样的App知道他平时都关注些什么。
怎么做永远怎么说的更真实。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只看他怎么说,往往会有很多修饰性。但是如果看他的习惯的时候,就很难去掩饰。我们每个设计师也都是这样,你不仅要很好奇的去涉猎其他产品,也要关注自己的产品,要保持好奇心,去体验不同的产品,去发现不同的领域和商机。
总结
交互设计师必备的9种能力已经梳理完毕,其实这9种能力并非科班教育的要求,而是多年工作经验积累总结的结果。再来回顾一下这几点:
产品意识:交互设计师要懂挖掘需求,衡量产品目标和理解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我们的需求,进行逻辑分析,去绘制流程图,去关注用户在产品中的每个接触点,并将落实到整个页面布局和流程设计上。
细节决定成败: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哪些细节,哪些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用户研究能力:设计师要有很好的用户研究意识。
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是确保我们设计方案能够落地执行,终交付到用户手上。保持好奇心和跨界的思维,能够让我们在设计领域保持长青。
曾经的新人小饼经过多年各种「打怪升级」现在已成一名光荣的设计老司机。但是他不会忘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踩过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