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胡适之 怎样读书
一
读书这件事,多少带有点私秘性;特别是读书方法,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有的人更是视此为自己的独门绝技,秘而不宣。
前几日,偶然看到80年前的一本旧书,名字叫《怎样读书》。这本书是胡适之等1936年编,由上海一心书店印行。
《怎样读书》前言中说道,“这几年以来,认书识字的空气,弥漫全国。有党政机关主持的识字运动,也有文化团体主办的读书竞赛。前者企图用政治的力量,扫除民间的文盲;后者则希望藉奖励的办法,鼓励读书的风气。”
可见,1930年代在国民政府治下的中国社会,曾掀起过一阵“读书热”,就像80年后今天所倡导的全民阅读运动一样。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积极促成爱读书、会读书的风气。
在读书这件事上,党政机关有动作,社会组织有行动;作为知识分子,肯定不会甘于人后。所以,就有了胡适等人编的这本书。按照书中的说法,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所发表的关于他们本人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以之供读者青年的参考。”
全书收录24位学者教授的27篇文章。文章目录如下:胡适之《怎样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陈锺凡《读什么书》,王云五《怎样读书》,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怎样研究英文》,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作文与读书》,马寅初《余对于读书之经验》,樊仲云《怎样读书》,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潘仰尧《读书方法》,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李公朴《读书实验》,朱光潜《谈读书》,丰子恺《我的苦学经验》,童行白《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与效率》,欧元怀《读书生活的三多法》,傅东华《我的读书经验》,钱歌川《读书与书籍》,曹聚仁《我的读书经验》,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张素民《我的读书经验》,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黄鉴村《怎样学习日语》,陈彬和《如何读报》。
将这本书的目录全部摘抄出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笔者得到的这本书仅是电子版,因为版权问题,只能看其中一部分文章,如胡适《怎样读书》《为什么读书》,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作文与读书》,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李公朴《读书实验》,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等10篇文章。另一个原因是想立此存照,为以后寻找补看,留下一个线索。
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个目录是什么感受,笔者是如获至宝一般。这些文章正是对笔者所关注的想知道的回答。从目录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章是在回答关于读书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此外,还有关于怎样学习英文、日文,以及如何读报等内容。
二
胡适《怎样读书》。胡适认为,读书方法有两个大的原则:一是精,二是博。关于精,他提出应该有“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基础的要求,即认识每一个字,不能含糊。口到,是“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书也要那样去做”。心到,是指彻底弄清字句的意思。做到这一点需要三个条件:要有参考书,要做文法上的分析,有时还要比较,参考、融会、贯通。这里引用了宋人张载的话,“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手到,是指:一是标点分段(注:这是读古书);二是查参考书;三是做笔记。笔记又分四种:一是抄录备忘;二是提要;三是记录心得;四是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之,作有系统之文章。又说,手到可以帮助心到。关于博。他认为,博就是什么书都读。为什么读书需要做到博?一是为参考;二是为做人。为参考还好理解,胡适引用王安石《答曾子固书》中的一段话,其中“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一句为深意。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地读懂一本书,不能仅读这一本书,还要读很多参考书。但是这里所说的“博为做人”不太好理解,解释的也不十分清楚。笔者以为,胡适所说的读书法中重要的是所谓“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其中眼到、口到为基础,心到、手到更为关键。心到以“有疑”为核心,手到以“四种笔记”为核心。简言之,读书要有问题,要有笔记。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蔡元培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出两条不得法的经验。一是不能专心,二是不能勤笔。笔者认为,这是蔡元培先生自谦之语。文中举两个人读书的例子。一个是关于胡适的。说曾见胡适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带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另一个是关于王渔洋(?)。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墙壁上,时时览诵,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
胡适《为什么读书》。前面所说的《怎样读书》,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为什么要读书?在胡适看来,有三种原因。,书记录的是人类的学问知识经验,读书就是接受人类的遗产,再去发扬光大;第二,为要多读书而读书;第三,为解决困难(问题)而读书。在文章后,他提出“要读书必须要懂得一种外国文”,原因是“一切中国的所谓经史子集,都是杂货店”,懂一种外国文,才能“博览群集,触类旁通”。
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章衣萍(1900-1947)是安徽绩溪人,与胡适是老乡。1920年代北京大学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长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1928年任暨南大学校长秘书兼文学系教授,抗战任成都大学教授,南社和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作家、翻译家。他说,他的读书经验很简单。,多读、熟读、克期的读。克期就是规定时间;第二,不懂就问,每字每句都读懂,“不求甚解”是不对的;第三,今日中国有志读书人应该学英文或日文,以作研究外国学问的工具,单读中国书是不够的,应该多读外国书。章衣萍的读书法基本取于胡适,他17岁在南京上过一年学,期间胡适去南京讲学,章就读书法请教过胡适,胡适传授于他的就是“克期”。
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江问渔(1885-1961),职业教育家。他的这篇文章比较长,首先讲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为学做人”;其次说书是什么,“书不仅是具体的一本一本读物,凡是各种事物,都可以做我们的书”,将“书”的概念扩大化、抽象化。关于读书法,他认为读狭义的书,有三个步骤:一是选书,主要看需要及时间,二是定精读还是略读,三是读完后要作表解(分析书中内容)、摘录(摘录书中要点)、评论。在这里,他还提出读书有“三戒”、“四要”。“三戒”分别是:戒盲读,不加选择,一会儿看这类,一会儿看那类,徒耗时间,一无所得;戒浪读,虽经选择,而不确定目标,且忽作忽辍;戒死读,不反省,不详察,不求与事实相考证。“四要”分别是:要与物的观察相印证;要与事的体验相融和;要配合目的、时间和需要;要思学合一。
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杨卫玉(1888-1956)认为读书是人人都认为重要,但未必人人肯读;人人能读,但非人人会读,能读而不肯读,与肯读不会读,都没有什么用处。说“真读书者也应为读书而读书”,又说“凡做事‘无所为’而为的,必对于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浓厚兴趣。有‘终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须臾离也’的情绪,那么可以达到成功之境,并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于意义。”又说“唤起读书兴趣是提倡读书方法”。
李公朴《读书实验》。这是李公朴在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的一篇讲演词。他认为,读书应该实验的读书,就是把读书与做人、做事、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
章衣萍《作文与读书》。提出应该有系统的读书,分成两面:一面是专门的读法,是说如果想学些什么,就要找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书来读;另一面是要知道世上真正有价值的著作并不多,应该选书来读,叫做精选的读法。针对现实,他认为中国的青年学生要养成善于怀疑、独立思想的精神。一切文章有两个伟大的导师:一是自然,二是人生。
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孙福熙(1898-1962),1919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文史哲各系选课旁听,参加过五四运动。在鲁迅帮助下,出版散文集《山野掇拾》,后出版多部散文集、小说集。他认为中国的读书,学术的意味太多,引动趣味太少。
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程瑞霖(1900-1949),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他提出:,读书不能照古法,作者认为,一个蠢才在那种教育方法之下,只有被弄得更蠢。第二,读书不能等(用力太过)。第三,读书不能务外,要先尽了读书的责任,才能尽救国的责任。第四,读书不能尚强记。第五,读书不可贪多。平常的人体力聪明都有限,缩小研究的范围好一些。
大连正规妇科医院 mobile.626***
读书这件事,多少带有点私秘性;特别是读书方法,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有的人更是视此为自己的独门绝技,秘而不宣。
前几日,偶然看到80年前的一本旧书,名字叫《怎样读书》。这本书是胡适之等1936年编,由上海一心书店印行。
《怎样读书》前言中说道,“这几年以来,认书识字的空气,弥漫全国。有党政机关主持的识字运动,也有文化团体主办的读书竞赛。前者企图用政治的力量,扫除民间的文盲;后者则希望藉奖励的办法,鼓励读书的风气。”
可见,1930年代在国民政府治下的中国社会,曾掀起过一阵“读书热”,就像80年后今天所倡导的全民阅读运动一样。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积极促成爱读书、会读书的风气。
在读书这件事上,党政机关有动作,社会组织有行动;作为知识分子,肯定不会甘于人后。所以,就有了胡适等人编的这本书。按照书中的说法,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所发表的关于他们本人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以之供读者青年的参考。”
全书收录24位学者教授的27篇文章。文章目录如下:胡适之《怎样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陈锺凡《读什么书》,王云五《怎样读书》,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怎样研究英文》,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作文与读书》,马寅初《余对于读书之经验》,樊仲云《怎样读书》,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潘仰尧《读书方法》,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李公朴《读书实验》,朱光潜《谈读书》,丰子恺《我的苦学经验》,童行白《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与效率》,欧元怀《读书生活的三多法》,傅东华《我的读书经验》,钱歌川《读书与书籍》,曹聚仁《我的读书经验》,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张素民《我的读书经验》,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黄鉴村《怎样学习日语》,陈彬和《如何读报》。
将这本书的目录全部摘抄出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笔者得到的这本书仅是电子版,因为版权问题,只能看其中一部分文章,如胡适《怎样读书》《为什么读书》,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作文与读书》,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李公朴《读书实验》,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等10篇文章。另一个原因是想立此存照,为以后寻找补看,留下一个线索。
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个目录是什么感受,笔者是如获至宝一般。这些文章正是对笔者所关注的想知道的回答。从目录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章是在回答关于读书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此外,还有关于怎样学习英文、日文,以及如何读报等内容。
二
胡适《怎样读书》。胡适认为,读书方法有两个大的原则:一是精,二是博。关于精,他提出应该有“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基础的要求,即认识每一个字,不能含糊。口到,是“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书也要那样去做”。心到,是指彻底弄清字句的意思。做到这一点需要三个条件:要有参考书,要做文法上的分析,有时还要比较,参考、融会、贯通。这里引用了宋人张载的话,“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手到,是指:一是标点分段(注:这是读古书);二是查参考书;三是做笔记。笔记又分四种:一是抄录备忘;二是提要;三是记录心得;四是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之,作有系统之文章。又说,手到可以帮助心到。关于博。他认为,博就是什么书都读。为什么读书需要做到博?一是为参考;二是为做人。为参考还好理解,胡适引用王安石《答曾子固书》中的一段话,其中“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一句为深意。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地读懂一本书,不能仅读这一本书,还要读很多参考书。但是这里所说的“博为做人”不太好理解,解释的也不十分清楚。笔者以为,胡适所说的读书法中重要的是所谓“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其中眼到、口到为基础,心到、手到更为关键。心到以“有疑”为核心,手到以“四种笔记”为核心。简言之,读书要有问题,要有笔记。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蔡元培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出两条不得法的经验。一是不能专心,二是不能勤笔。笔者认为,这是蔡元培先生自谦之语。文中举两个人读书的例子。一个是关于胡适的。说曾见胡适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带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另一个是关于王渔洋(?)。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墙壁上,时时览诵,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
胡适《为什么读书》。前面所说的《怎样读书》,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为什么要读书?在胡适看来,有三种原因。,书记录的是人类的学问知识经验,读书就是接受人类的遗产,再去发扬光大;第二,为要多读书而读书;第三,为解决困难(问题)而读书。在文章后,他提出“要读书必须要懂得一种外国文”,原因是“一切中国的所谓经史子集,都是杂货店”,懂一种外国文,才能“博览群集,触类旁通”。
章衣萍《我的读书的经验》。章衣萍(1900-1947)是安徽绩溪人,与胡适是老乡。1920年代北京大学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长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1928年任暨南大学校长秘书兼文学系教授,抗战任成都大学教授,南社和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作家、翻译家。他说,他的读书经验很简单。,多读、熟读、克期的读。克期就是规定时间;第二,不懂就问,每字每句都读懂,“不求甚解”是不对的;第三,今日中国有志读书人应该学英文或日文,以作研究外国学问的工具,单读中国书是不够的,应该多读外国书。章衣萍的读书法基本取于胡适,他17岁在南京上过一年学,期间胡适去南京讲学,章就读书法请教过胡适,胡适传授于他的就是“克期”。
江问渔《对于读书问题的我见》。江问渔(1885-1961),职业教育家。他的这篇文章比较长,首先讲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为学做人”;其次说书是什么,“书不仅是具体的一本一本读物,凡是各种事物,都可以做我们的书”,将“书”的概念扩大化、抽象化。关于读书法,他认为读狭义的书,有三个步骤:一是选书,主要看需要及时间,二是定精读还是略读,三是读完后要作表解(分析书中内容)、摘录(摘录书中要点)、评论。在这里,他还提出读书有“三戒”、“四要”。“三戒”分别是:戒盲读,不加选择,一会儿看这类,一会儿看那类,徒耗时间,一无所得;戒浪读,虽经选择,而不确定目标,且忽作忽辍;戒死读,不反省,不详察,不求与事实相考证。“四要”分别是:要与物的观察相印证;要与事的体验相融和;要配合目的、时间和需要;要思学合一。
杨卫玉《读书与兴趣》。杨卫玉(1888-1956)认为读书是人人都认为重要,但未必人人肯读;人人能读,但非人人会读,能读而不肯读,与肯读不会读,都没有什么用处。说“真读书者也应为读书而读书”,又说“凡做事‘无所为’而为的,必对于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浓厚兴趣。有‘终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须臾离也’的情绪,那么可以达到成功之境,并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于意义。”又说“唤起读书兴趣是提倡读书方法”。
李公朴《读书实验》。这是李公朴在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的一篇讲演词。他认为,读书应该实验的读书,就是把读书与做人、做事、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
章衣萍《作文与读书》。提出应该有系统的读书,分成两面:一面是专门的读法,是说如果想学些什么,就要找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书来读;另一面是要知道世上真正有价值的著作并不多,应该选书来读,叫做精选的读法。针对现实,他认为中国的青年学生要养成善于怀疑、独立思想的精神。一切文章有两个伟大的导师:一是自然,二是人生。
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孙福熙(1898-1962),1919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文史哲各系选课旁听,参加过五四运动。在鲁迅帮助下,出版散文集《山野掇拾》,后出版多部散文集、小说集。他认为中国的读书,学术的意味太多,引动趣味太少。
程瑞霖《个人读书的经验》。程瑞霖(1900-1949),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他提出:,读书不能照古法,作者认为,一个蠢才在那种教育方法之下,只有被弄得更蠢。第二,读书不能等(用力太过)。第三,读书不能务外,要先尽了读书的责任,才能尽救国的责任。第四,读书不能尚强记。第五,读书不可贪多。平常的人体力聪明都有限,缩小研究的范围好一些。
大连正规妇科医院 mobile.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