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颈椎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 快来看看颈椎病离你有多远
脊柱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顶梁柱”。而在脊柱椎骨中,有一个部位体积虽小,活动频率却很高,它就是颈椎。颈椎上承头颅,下连躯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生活中,很多人白天伏案工作,晚上低头刷手机,日积月累,颈椎早已不堪重负。是时候帮颈椎“减负”了!
1.
颈椎对人体有多重要?
颈椎包括7块颈椎骨及其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是脊柱椎骨中体积小、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的节段。颈椎从上至下共有7节,分别是寰椎、枢椎、第三颈椎、第四颈椎、第五颈椎、第六颈椎和第七颈椎。颈椎椎管中包含着脊髓,椎间孔中有神经根。颈椎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支撑头部,保护神经、血管和脊髓不受伤害外,颈椎还具有运动功能,能够使人体完成多种动作。
可以说,颈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颈椎影响着上肢、下肢等重要部位,因此,我们要重视颈椎健康。
2.
患上颈椎病后,颈椎会发生什么变化?
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导致的一组症候群。颈椎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患病之初,可能仅仅是肌肉出现问题;随着疾病发展,可逐渐累及韧带和椎间盘;当患者出现颈椎间盘膨出或椎间盘突出,就会引起颈椎椎节不稳,此时,为了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人体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代偿性地增加接触面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长骨刺”。一旦骨刺压迫神经,就会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进而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无力等表现。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多在中老年人以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中发病。近年来,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白天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晚上继续低头刷手机,颈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导致肌肉酸痛不适、颈椎曲度变直,逐渐损伤韧带、小关节或椎间盘,终引起颈椎病。
3.
出现哪些表现要当心颈椎病?
颈椎病的比较复杂。从颈部来说,如果有疼痛、酸胀等不适,或者感觉头晕、恶心,都要小心;从上肢来说,当有麻木、疼痛、无力,特别是出现放射性疼痛时,要格外警惕;当病情严重时,患者还可能有下肢的表现,如走路时有踩棉花感,双腿发软、无力,容易摔倒等。
如果您有以上表现,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并完成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自己是否患有颈椎病。
4.
颈椎病有几种类型?
颈椎病有很多分型方法,一般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五型。另外,也有一些分型方法将颈型颈椎病和食管型颈椎病纳入其中。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在表现上也有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上肢出现麻木、无力、疼痛,特别是放射性疼痛等。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双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持物不稳;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如步态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等。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头晕,出汗异常,心慌、心悸,视物不清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发作性眩晕、、恶心、耳鸣等。
混合型颈椎病: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时,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影像学上退行性改变不明显。
总的来看,颈型颈椎病更为常见,患者的表现以颈肩部酸痛为主;第二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严重的是脊髓型颈椎病。
5.
诊断颈椎病,需要做什么检查?
医生会为患者进行查体,如有需要,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颈椎病。
不同的检查方式侧重点不同。X线片是颈椎病诊断的基本检查,通过X线片,我们可以看到骨的结构,了解颈椎退变情况。如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神经和椎间盘的情况,医生会建议做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等一系列结构性改变,以及患者颈椎管狭窄的情况、对脊髓神经根压迫的情况、脊髓水肿的情况等,有助于制订进一步的方案。此外,通过CT检查,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骨性结构,对于部分韧带骨化或是长骨刺的老年人来说,CT的效果会更好。
6.
如何颈椎病?
颈椎病的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其中,非手术包括、牵引、支具固定等等。在颈椎病物中,常用物是非甾体药,患者情况严重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消肿、营养神经物。
是否进行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以及手术利弊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手术指征也不尽相同。
前面说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多数发生在一侧肢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诊断明确、反复发作、非手术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等。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严重的类型,保守效果差,手术是其主要的方法。
对于交感型颈椎病,非手术适合多数患者,如卧床休息、理疗、、支具固定等等。但是,当非手术无效、患者具有明显的发作性眩晕或猝倒等时,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
如果您已经具备了手术指征,那么医生会对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订适合的手术方案。
7.
高龄老人能做手术吗?
年龄并不是判断能否手术的标准。对于老年颈椎病患者,我们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手术,如果确有必要,还需评判患者能不能做手术,同时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
例如,在门诊,当一名老年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明确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时,医生就会告知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在患者同意进行手术之后,医生还会通过详细且严格的术前评估,如检查肝肾功能、心脏功能、血管功能等等,判断老年患者能否手术。有些患者存在基础病变,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先到相关科室进行,待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后,再考虑是否进行颈椎病手术。
8.
手术后,一般需要恢复多久?
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与其选择的手术方式有关。比较而言,前路手术恢复得相对较快,而后路手术会慢一些。患者在术后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肢体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血栓出现。
生活中,颈椎病患者还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做好防寒保暖;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长时间低头,可以有意识地多仰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锻炼颈后肌肉,如做小燕飞、游蛙泳等。此外,颈椎病患者在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持清醒,避免睡觉。这是因为人们在睡觉时会自然放松,肌肉保护作用差,一旦出现刹车或有剧烈颠簸,颈部就更容易受损。
9.
从保护颈椎的角度来说,“高枕无忧”对不对呢?
其实,高枕是有“忧”的。在睡觉时,我们应该让颈椎维持正常的生理前凸,如果枕头过高,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反弓,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劳损。这样一来,睡觉不仅没有让颈椎得到充分休息,反而加重了颈椎的负担。
我们可以把枕头做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元宝型”。保证枕头有一定的强度,过软或过硬都不好。如果枕头太软,就维持不了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如果枕头太硬,颈部难以得到放松,舒适度也较差。
10.
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颈椎?
生活中,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低头的时间,工作或学习40分钟~1小时后,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舒展身体,使颈椎得到休息。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人来说,可以垫高电脑,以平视或微仰视为宜。平时还要注意锻炼颈背部肌肉,防止受凉、受潮,做好保暖。
1.
颈椎对人体有多重要?
颈椎包括7块颈椎骨及其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是脊柱椎骨中体积小、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的节段。颈椎从上至下共有7节,分别是寰椎、枢椎、第三颈椎、第四颈椎、第五颈椎、第六颈椎和第七颈椎。颈椎椎管中包含着脊髓,椎间孔中有神经根。颈椎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支撑头部,保护神经、血管和脊髓不受伤害外,颈椎还具有运动功能,能够使人体完成多种动作。
可以说,颈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颈椎影响着上肢、下肢等重要部位,因此,我们要重视颈椎健康。
2.
患上颈椎病后,颈椎会发生什么变化?
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导致的一组症候群。颈椎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患病之初,可能仅仅是肌肉出现问题;随着疾病发展,可逐渐累及韧带和椎间盘;当患者出现颈椎间盘膨出或椎间盘突出,就会引起颈椎椎节不稳,此时,为了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人体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代偿性地增加接触面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长骨刺”。一旦骨刺压迫神经,就会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进而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无力等表现。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多在中老年人以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中发病。近年来,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白天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晚上继续低头刷手机,颈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导致肌肉酸痛不适、颈椎曲度变直,逐渐损伤韧带、小关节或椎间盘,终引起颈椎病。
3.
出现哪些表现要当心颈椎病?
颈椎病的比较复杂。从颈部来说,如果有疼痛、酸胀等不适,或者感觉头晕、恶心,都要小心;从上肢来说,当有麻木、疼痛、无力,特别是出现放射性疼痛时,要格外警惕;当病情严重时,患者还可能有下肢的表现,如走路时有踩棉花感,双腿发软、无力,容易摔倒等。
如果您有以上表现,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并完成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自己是否患有颈椎病。
4.
颈椎病有几种类型?
颈椎病有很多分型方法,一般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五型。另外,也有一些分型方法将颈型颈椎病和食管型颈椎病纳入其中。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在表现上也有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上肢出现麻木、无力、疼痛,特别是放射性疼痛等。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双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持物不稳;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如步态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等。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头晕,出汗异常,心慌、心悸,视物不清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发作性眩晕、、恶心、耳鸣等。
混合型颈椎病: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时,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影像学上退行性改变不明显。
总的来看,颈型颈椎病更为常见,患者的表现以颈肩部酸痛为主;第二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严重的是脊髓型颈椎病。
5.
诊断颈椎病,需要做什么检查?
医生会为患者进行查体,如有需要,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颈椎病。
不同的检查方式侧重点不同。X线片是颈椎病诊断的基本检查,通过X线片,我们可以看到骨的结构,了解颈椎退变情况。如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神经和椎间盘的情况,医生会建议做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等一系列结构性改变,以及患者颈椎管狭窄的情况、对脊髓神经根压迫的情况、脊髓水肿的情况等,有助于制订进一步的方案。此外,通过CT检查,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骨性结构,对于部分韧带骨化或是长骨刺的老年人来说,CT的效果会更好。
6.
如何颈椎病?
颈椎病的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其中,非手术包括、牵引、支具固定等等。在颈椎病物中,常用物是非甾体药,患者情况严重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消肿、营养神经物。
是否进行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以及手术利弊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手术指征也不尽相同。
前面说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多数发生在一侧肢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诊断明确、反复发作、非手术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等。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严重的类型,保守效果差,手术是其主要的方法。
对于交感型颈椎病,非手术适合多数患者,如卧床休息、理疗、、支具固定等等。但是,当非手术无效、患者具有明显的发作性眩晕或猝倒等时,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
如果您已经具备了手术指征,那么医生会对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订适合的手术方案。
7.
高龄老人能做手术吗?
年龄并不是判断能否手术的标准。对于老年颈椎病患者,我们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手术,如果确有必要,还需评判患者能不能做手术,同时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
例如,在门诊,当一名老年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明确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时,医生就会告知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在患者同意进行手术之后,医生还会通过详细且严格的术前评估,如检查肝肾功能、心脏功能、血管功能等等,判断老年患者能否手术。有些患者存在基础病变,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先到相关科室进行,待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后,再考虑是否进行颈椎病手术。
8.
手术后,一般需要恢复多久?
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与其选择的手术方式有关。比较而言,前路手术恢复得相对较快,而后路手术会慢一些。患者在术后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肢体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血栓出现。
生活中,颈椎病患者还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做好防寒保暖;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长时间低头,可以有意识地多仰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锻炼颈后肌肉,如做小燕飞、游蛙泳等。此外,颈椎病患者在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持清醒,避免睡觉。这是因为人们在睡觉时会自然放松,肌肉保护作用差,一旦出现刹车或有剧烈颠簸,颈部就更容易受损。
9.
从保护颈椎的角度来说,“高枕无忧”对不对呢?
其实,高枕是有“忧”的。在睡觉时,我们应该让颈椎维持正常的生理前凸,如果枕头过高,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反弓,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劳损。这样一来,睡觉不仅没有让颈椎得到充分休息,反而加重了颈椎的负担。
我们可以把枕头做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元宝型”。保证枕头有一定的强度,过软或过硬都不好。如果枕头太软,就维持不了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如果枕头太硬,颈部难以得到放松,舒适度也较差。
10.
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颈椎?
生活中,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低头的时间,工作或学习40分钟~1小时后,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舒展身体,使颈椎得到休息。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人来说,可以垫高电脑,以平视或微仰视为宜。平时还要注意锻炼颈背部肌肉,防止受凉、受潮,做好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