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点击搜索

发布

山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怎样看待“汉字危机”

区域:
大同 > 城区
类别:
考公务员辅导班
地址:
大同市操场城街洪泰大厦5-508
【背景】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所以称为“汉字危机”。

随着公众对“汉字危机”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的人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汉字,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不仅仅能够传情达意,更是一种传承文脉的方式,为何如今正在面临书写式微的困境?

【专家评论】

1、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评论家张颐武:现在汉字的问题主要在使用这个层面,如“提笔忘字”,这样的问题的确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也是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是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书写对我们来说就好像练跑步一样,要是老不跑步就会四肢懒惰。汉字的使用也是这个问题,会敲字,但是不会写字,这对将来的发展障碍很大,包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都会造成障碍。

2、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对汉字有危机意识不是坏事,汉字是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的文化根基,是民族须臾不能离开的信息载体。我们要敬惜、珍爱汉字,并不断地完善它,熟练地掌握它,科学地运用它。“在当代不能走向信息化的反面,也不能阻碍汉字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现在大的任务是抢占汉字信息化的制高点,让汉字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方便地应用,并获取信息化的话语权与语言红利。

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把”提笔忘字“归咎于电脑技术,在逻辑上行不通。”人们应当检讨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养的降低,以及对母语和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爱惜之情——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培养成写字的爱好和习惯,而不能怪罪于人类用智慧发明出来的电脑。

【考前练习】:

题目:近期汉字书写电视节目上,“成人体验团”70%的成员竟写不出“癞蛤蟆”三字。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汉字书写弱化”这一现象?

解析:汉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书写是文化5000年得到延续的重要支撑,是传统艺术主干之一,也是整个文化网格中的重要节点与承载者,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自身的文化功能。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汉字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出现了汉字书写弱化的现象,国人汉字手写能力普遍下降的已成为严峻的现实。”汉字危机“已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人们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养的降低,以及对母语和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爱惜之情,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培养成写字的爱好和习惯。

出现”汉字危机“,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普及导致汉字书写被替代。目前,诸如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每日”相依相伴“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可或缺的键盘和功能强大的汉字输入法几乎成了”救命稻草“。第二,”见字如见人“的汉字书写评价功能被忽视。当前,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似乎已经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过去的老人曾训诫孩童,一定要练好字,因为字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脸面,见字如见人。如今,敲打汉字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各行业的各岗位上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无纸化办公“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传统汉字书写的运用。第三,公众缺乏对汉字、汉语的敬畏、热爱与爱惜,对汉字文化的传承还没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另外,过度重视外语、轻视母语,使汉语教育受到挤压,而网络语言的泛滥。

应对”汉字危机“,传承文化,需要全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根本之策是要”拔本塞源“,注重文化传播的质量、激发起人们对汉字的热爱,增加吸引力与力。要从情感上让人们感受到汉字的美,可以通过更多的电视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推广汉字文化,如举办类似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如在各中小学校园开展汉字听写比赛等等。再者在教育中要将汉字教育提高到更高的位置,让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汉语学习。打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尤为关键。汉语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会读、会写、知其意只是起步。小学、中学的语文基础打好了,将会受用终身。要摆正母语和外语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把外语强调到不恰当的位置。中小学生电脑使用已经普及,学校要有过硬的举措保证中小学生在听、读、写上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大学也应巩固、提高学生的汉字读写和应用能力。此外弘扬汉字文化,政府参与至关重要,教育部门要注重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汉字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在社会层面要以汉字书法等艺术为载体,让民众感受到汉字文化魅力所在,进而关注它、研究它、使用它,让汉字书写重新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社会各界必须回归到汉字的书写和应用,全社会形成热爱汉字、运用汉字的良好氛围。只有戮力齐心,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应对汉字危机,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文字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标志,事关民族文化繁荣。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正视汉字危机,对汉字报以敬畏之心,传承汉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多一份对汉字书写应有的珍视,多一份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好汉字固然非一朝一夕,但是只要有了坚守的动力和目标,也就有了可以期待的未来。
查看更多大同考研/公务员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133043)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