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发展史以及市场价格趋势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北洋造光绪元宝北洋龙洋在中国近代机器铸币史上属一个大系列,其铸期历时甚长(从光绪22年—光绪34年[1896至1908年]),历经十余载,币模几经更替,即使同一铸造年份亦往往由于修模、币材、工艺技术、工厂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版别异常繁杂。
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常成色为89%-90%。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铸货币价值如:“库平七钱二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特。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光绪元宝北洋造七钱二分的特征
一、北洋34年常见版别:
1、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常见的版别)
2、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3:北洋34长尾配左上短云
4、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
6、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7、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在1899年,清政府想收回北洋造币厂的铸币权,后经荣禄等大臣保奏,方使北洋铸币厂保留了下来。几经周折,北洋铸币厂所铸造的光绪元宝为数不多,流通于世的相对其他元宝的数量也较少,随着时光的流逝,北洋造的光绪元宝也大量的遗失。仅存于世的寥寥无几,众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为贵。该元宝包浆自然,保存完好,质地清晰,是难得一见的光绪元宝中的珍品。北洋造光绪元宝的发展历程映衬著中国晚清货币政策进与退,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备受藏家青睐,成为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光绪元宝户部一两银币的特征
一、户部库平一两为中国大的机制龙银。
二、 户部一两可由“两”字笔法从“人”、或“入”分为两版。
三、 该币市场价值高,市场价值应当在百万以上。
四、 在清代为了流通兑换行用时的方便,官铸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多有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版式。如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光绪三十年湖北省
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实际重量为一两型和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流通壹圆型两种版式。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硬币实际重量为26.7g左右,外径大小为39mm,厚度2.5mm。该版铸造模具不同于实重平一两版,仅作为军饷流通过极少,存世量稀少,下图为光绪元宝实重七钱二两流通壹圆型真品。正面“光绪元宝”以及所有文字的笔划中均藏有圆点形暗记,丝毫不影响文字书法的大气沉稳。
五、 该币实际生产数量:本币在袁世凯批准后总共试制了六七千枚。
六、 该币是中国所有龙洋图案银元(包括国外发行的所有银币)中,工艺精湛,雕工完美,浮雕感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显得非常清晰,特别是户部一两系列银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作为准备流通的货币(尽管没有流通),其暗记防伪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银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极具观赏性。
户部一两银币,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精湛、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首屈一指。而赝品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具有文字不流畅、图像模糊的特征,其文字走失风神,一般含银量低,也没有什么锈色包浆,防伪暗记更是无从谈起!赝品纯属东施效颦。
事实上,迄今铸造的银、铜币的文字也没有哪一种可以与户部一两的文字相比。重要的两点:一是该币几乎每一笔笔画中以及纹饰中均添加了迄今难以模仿的圆点暗记,令人叹为观止。二是背面盘龙龙眼内有两颗清晰的内视龙睛,直指龙珠,简直就是的盘龙浮雕作品。至今为止的诸多的臆造币、仿造币文字和铸造上无一可望其项背! [1]
江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铸“江南省造”三种无纪年版别银元(俗称老江南,)标准库平七钱二分的重量应当在30克左右。1898年~1905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币厂在八年时间里所生产的银币,增加了干支纪年(俗称新江南),早期重量也是按之前标准30克来制造,但是没有流通;后来重量改成26.3--27克,这是我国在银币铸造上镌干支纪年系列早的省份。根据八年铸币统计,光绪三十一年铸币少,但亦生产了
200多万枚银币,多的年份要数光绪二十七年,这一年里,共铸制了5000多万枚银币,由此,可以看出这家造币厂的生产能力非同一般。1911年(宣统三年),江南造币厂共铸壹元银币70.5万枚,贰角银币5.5万枚,壹角银币1万枚。现存世的有“江南省造宣统元宝”一钱四分四厘(贰角)和七分二厘(壹角)币两种。
铜元
编辑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
光绪元宝铜币
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7%--98.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另有当时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
湖北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非铸造的私铸普通铜元价值不高。
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故当时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时铜元的明显特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
光绪元宝中,珍稀度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值得收藏。
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二十文
此枚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
中心满文“宝川”,极罕见,极美品
背面的英文是 SZECHUEN PROVINCE 20 CASH
四川铜元局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次年六月开铸铜元,当时该铜元局采用仿造福建铜元局的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铜币式样铸币(福建铜元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六年),四川铜元局初仿铸铜币时竟然未将其中满文“宝福”改为“宝川”,以至造成极大失误(可能是当时四川铜元局雕模匠不识满文之故),后四川铜元局的官员发现了这种错误,立即改铸。
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北洋造光绪元宝北洋龙洋在中国近代机器铸币史上属一个大系列,其铸期历时甚长(从光绪22年—光绪34年[1896至1908年]),历经十余载,币模几经更替,即使同一铸造年份亦往往由于修模、币材、工艺技术、工厂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版别异常繁杂。
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常成色为89%-90%。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铸货币价值如:“库平七钱二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特。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光绪元宝北洋造七钱二分的特征
一、北洋34年常见版别:
1、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常见的版别)
2、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3:北洋34长尾配左上短云
4、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
6、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7、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在1899年,清政府想收回北洋造币厂的铸币权,后经荣禄等大臣保奏,方使北洋铸币厂保留了下来。几经周折,北洋铸币厂所铸造的光绪元宝为数不多,流通于世的相对其他元宝的数量也较少,随着时光的流逝,北洋造的光绪元宝也大量的遗失。仅存于世的寥寥无几,众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为贵。该元宝包浆自然,保存完好,质地清晰,是难得一见的光绪元宝中的珍品。北洋造光绪元宝的发展历程映衬著中国晚清货币政策进与退,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备受藏家青睐,成为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光绪元宝户部一两银币的特征
一、户部库平一两为中国大的机制龙银。
二、 户部一两可由“两”字笔法从“人”、或“入”分为两版。
三、 该币市场价值高,市场价值应当在百万以上。
四、 在清代为了流通兑换行用时的方便,官铸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多有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版式。如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光绪三十年湖北省
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实际重量为一两型和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流通壹圆型两种版式。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硬币实际重量为26.7g左右,外径大小为39mm,厚度2.5mm。该版铸造模具不同于实重平一两版,仅作为军饷流通过极少,存世量稀少,下图为光绪元宝实重七钱二两流通壹圆型真品。正面“光绪元宝”以及所有文字的笔划中均藏有圆点形暗记,丝毫不影响文字书法的大气沉稳。
五、 该币实际生产数量:本币在袁世凯批准后总共试制了六七千枚。
六、 该币是中国所有龙洋图案银元(包括国外发行的所有银币)中,工艺精湛,雕工完美,浮雕感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显得非常清晰,特别是户部一两系列银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作为准备流通的货币(尽管没有流通),其暗记防伪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银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极具观赏性。
户部一两银币,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精湛、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首屈一指。而赝品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具有文字不流畅、图像模糊的特征,其文字走失风神,一般含银量低,也没有什么锈色包浆,防伪暗记更是无从谈起!赝品纯属东施效颦。
事实上,迄今铸造的银、铜币的文字也没有哪一种可以与户部一两的文字相比。重要的两点:一是该币几乎每一笔笔画中以及纹饰中均添加了迄今难以模仿的圆点暗记,令人叹为观止。二是背面盘龙龙眼内有两颗清晰的内视龙睛,直指龙珠,简直就是的盘龙浮雕作品。至今为止的诸多的臆造币、仿造币文字和铸造上无一可望其项背! [1]
江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铸“江南省造”三种无纪年版别银元(俗称老江南,)标准库平七钱二分的重量应当在30克左右。1898年~1905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币厂在八年时间里所生产的银币,增加了干支纪年(俗称新江南),早期重量也是按之前标准30克来制造,但是没有流通;后来重量改成26.3--27克,这是我国在银币铸造上镌干支纪年系列早的省份。根据八年铸币统计,光绪三十一年铸币少,但亦生产了
200多万枚银币,多的年份要数光绪二十七年,这一年里,共铸制了5000多万枚银币,由此,可以看出这家造币厂的生产能力非同一般。1911年(宣统三年),江南造币厂共铸壹元银币70.5万枚,贰角银币5.5万枚,壹角银币1万枚。现存世的有“江南省造宣统元宝”一钱四分四厘(贰角)和七分二厘(壹角)币两种。
铜元
编辑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
光绪元宝铜币
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7%--98.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另有当时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
湖北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非铸造的私铸普通铜元价值不高。
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故当时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时铜元的明显特征。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
光绪元宝中,珍稀度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值得收藏。
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二十文
此枚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
中心满文“宝川”,极罕见,极美品
背面的英文是 SZECHUEN PROVINCE 20 CASH
四川铜元局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次年六月开铸铜元,当时该铜元局采用仿造福建铜元局的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铜币式样铸币(福建铜元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六年),四川铜元局初仿铸铜币时竟然未将其中满文“宝福”改为“宝川”,以至造成极大失误(可能是当时四川铜元局雕模匠不识满文之故),后四川铜元局的官员发现了这种错误,立即改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