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模拟预测(3.2
部分 常识判断
1.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某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关闭部分加工基地,实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于这一决策,该公司具有终决定权的机构是( )。
A.监事会 B.董事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股东大会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______,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______、周密,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______,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搪塞。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依次填入匦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A.事必躬亲 细致 威慑力 B.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C.事必躬亲 透彻 好习惯 D.身体力行 入微 内聚力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3.某学校的英语老师平均每人要上6节课,如果单由男老师上课,平均每个男老师要上15节课;如果由1/4的男老师和一半的女老师上课,那么平均每人要上( )节课。
A.9 B.12 C.14 D.15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4.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会对犯罪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犯罪者手里,犯罪者略施小惠,他们便不胜感激,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符合斯德哥尔摩效应的一项是( )。
A.犯罪者欲绑架富商的儿子小华,于是就以糖果诱惑他,并答应要带他去游乐场,小华于是听话地被犯罪者骗走
B.小健家境富裕,他的朋友阿力希望能从他家敲诈点钱出来花,于是要求小健配合他,以小健被绑架为名敲诈小健的父母,并向小健承诺绝不会真的伤害他,小健也表示同意
C.绑匪为追务将债主妻子梅某绑架并对她一见钟情,梅某竭力反抗,但绑匪并没有对他进行人身伤害,梅某也觉得绑匪是迫于无奈才这么做,于是停止哭闹
D.绑匪将游某绑架,并将其关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游某深知一味反抗也是徒劳,便停止了挣扎呼叫
释义: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A [解析]作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选定一个突破口,然后分项排除,终锁定。本题中空和第三空均有明显的提示信息,适合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身体力行”和“事必躬亲”都有“亲身做”的意思。但“身体力行”偏重于“努力去实践”;“事必躬亲”偏重于“凡事一定要亲自做”,并有“不放心别人去做”的意思。结合后文“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搪塞”,由此可知,相关的只有“事必躬亲”;“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与第三空构成解说关系,“不敢”提示了公司领导要形成的是“威慑力”。由这两空可知,A为正确答案。
3.D [解析]设该校男英语老师有x人,女英语老师有y人,则6 ×(x+y)=15x,得y=3/2x。所以1/4的男老师和一半的女老师平均每人要上课15x÷(1/2×3/2x+x/4)=15(节)。故本题答案为D。
4.C [解析]分析定义可以看出,斯德哥尔摩效应体现出一种心理态度的转变,即由对抗心理转变为合作的心理。这种转变的过程是定义的关键。A项被绑架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身权利正在遭受侵害,也就是一开始受害人就没有对抗心理,当然也不存在转化的可能。B项实际上是两人共同的行为,小健与阿力串通,本身并不具备“受害人”的身份条件,因此他的配合行为并不属于斯德哥尔摩效应。D项游某虽然不再挣扎,表现出配合的状态,但它本质上并没有“对犯罪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心理态度上,他与犯罪者仍是对抗的,并没有心理态度的转变。只有C项中梅某的表现属于斯德哥尔摩效应,她对于犯罪者的态度一开始是反抗,但因为犯罪者并没有伤害她,她便开始对犯罪者产生同情心理,继而表现出配合的状态。故本题答案应选C。
1.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某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关闭部分加工基地,实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于这一决策,该公司具有终决定权的机构是( )。
A.监事会 B.董事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股东大会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______,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______、周密,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______,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搪塞。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依次填入匦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A.事必躬亲 细致 威慑力 B.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C.事必躬亲 透彻 好习惯 D.身体力行 入微 内聚力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3.某学校的英语老师平均每人要上6节课,如果单由男老师上课,平均每个男老师要上15节课;如果由1/4的男老师和一半的女老师上课,那么平均每人要上( )节课。
A.9 B.12 C.14 D.15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4.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会对犯罪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犯罪者手里,犯罪者略施小惠,他们便不胜感激,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符合斯德哥尔摩效应的一项是( )。
A.犯罪者欲绑架富商的儿子小华,于是就以糖果诱惑他,并答应要带他去游乐场,小华于是听话地被犯罪者骗走
B.小健家境富裕,他的朋友阿力希望能从他家敲诈点钱出来花,于是要求小健配合他,以小健被绑架为名敲诈小健的父母,并向小健承诺绝不会真的伤害他,小健也表示同意
C.绑匪为追务将债主妻子梅某绑架并对她一见钟情,梅某竭力反抗,但绑匪并没有对他进行人身伤害,梅某也觉得绑匪是迫于无奈才这么做,于是停止哭闹
D.绑匪将游某绑架,并将其关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游某深知一味反抗也是徒劳,便停止了挣扎呼叫
释义: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关,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A [解析]作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选定一个突破口,然后分项排除,终锁定。本题中空和第三空均有明显的提示信息,适合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身体力行”和“事必躬亲”都有“亲身做”的意思。但“身体力行”偏重于“努力去实践”;“事必躬亲”偏重于“凡事一定要亲自做”,并有“不放心别人去做”的意思。结合后文“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搪塞”,由此可知,相关的只有“事必躬亲”;“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与第三空构成解说关系,“不敢”提示了公司领导要形成的是“威慑力”。由这两空可知,A为正确答案。
3.D [解析]设该校男英语老师有x人,女英语老师有y人,则6 ×(x+y)=15x,得y=3/2x。所以1/4的男老师和一半的女老师平均每人要上课15x÷(1/2×3/2x+x/4)=15(节)。故本题答案为D。
4.C [解析]分析定义可以看出,斯德哥尔摩效应体现出一种心理态度的转变,即由对抗心理转变为合作的心理。这种转变的过程是定义的关键。A项被绑架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身权利正在遭受侵害,也就是一开始受害人就没有对抗心理,当然也不存在转化的可能。B项实际上是两人共同的行为,小健与阿力串通,本身并不具备“受害人”的身份条件,因此他的配合行为并不属于斯德哥尔摩效应。D项游某虽然不再挣扎,表现出配合的状态,但它本质上并没有“对犯罪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心理态度上,他与犯罪者仍是对抗的,并没有心理态度的转变。只有C项中梅某的表现属于斯德哥尔摩效应,她对于犯罪者的态度一开始是反抗,但因为犯罪者并没有伤害她,她便开始对犯罪者产生同情心理,继而表现出配合的状态。故本题答案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