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张掖市城中心55亩商住用地出让
(一)甘州区(2014)071号宗地:位于滨河新区临泽北路与临松东路交汇处东北角;宗地面积37105.17平方米(折合55.66亩),参考价:50万/亩;四至:东至民乐东路、南至临松东路、西至临泽北路、北至白塔街体育公园。项目地块北邻体育公园、张掖大剧院、在建初级中学;西邻张掖政府集中办公行政中心、中央公园住宅小区;南邻政府集中安置小区;周边配套齐全,处于滨河新区中心地带,且中央公园住宅小区为张掖高品质住宅小区之一,销售火爆。
(一)基本概况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2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
张掖市是国家1985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旅游城市,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张掖拥有亚洲大的军马场,批准建设的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二)人口概况
2013年末,张掖市常住人口为121.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46.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8.71%,。张掖目前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26959人,占张掖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过或接近百人的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满、朝鲜、彝等8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77.4元,同比增长1483元,增长率10.3%。
(三)经济概况
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核算,2013年,张掖市实现生产总值336.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其中,产业增加值93.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5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2012年增长45.32%,占生产总值的1.75%。
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张掖市人均生产总值27862元,比上年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8.1:35.5:36.4调整为27.6:35.7:36.7,与2012年相比,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2个和0.3个百分点。
(四)交通概况
张掖市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张掖机场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航。
新的时空布局中,张掖在河西走廊“居中四向”和继承于南北两大高原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张掖自古东西单向的交通瓶颈格局被打破,随着铁路、机场、公路枢纽的建设,联通青藏、内蒙古两大高原和青海、内蒙古、新疆三省区,成为航空、铁路、公路交错互补的立体交通枢纽,张掖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张掖交通条件的改善,张掖将成为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中心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借助于这一优势,张掖扩充通道截面和内涵,在生态背景下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资源加工、现代物流为重点的通道经济。
(一)基本概况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2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
张掖市是国家1985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旅游城市,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张掖拥有亚洲大的军马场,批准建设的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二)人口概况
2013年末,张掖市常住人口为121.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46.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8.71%,。张掖目前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26959人,占张掖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过或接近百人的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满、朝鲜、彝等8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77.4元,同比增长1483元,增长率10.3%。
(三)经济概况
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核算,2013年,张掖市实现生产总值336.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其中,产业增加值93.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5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2012年增长45.32%,占生产总值的1.75%。
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张掖市人均生产总值27862元,比上年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8.1:35.5:36.4调整为27.6:35.7:36.7,与2012年相比,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2个和0.3个百分点。
(四)交通概况
张掖市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张掖机场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航。
新的时空布局中,张掖在河西走廊“居中四向”和继承于南北两大高原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张掖自古东西单向的交通瓶颈格局被打破,随着铁路、机场、公路枢纽的建设,联通青藏、内蒙古两大高原和青海、内蒙古、新疆三省区,成为航空、铁路、公路交错互补的立体交通枢纽,张掖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张掖交通条件的改善,张掖将成为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中心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借助于这一优势,张掖扩充通道截面和内涵,在生态背景下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资源加工、现代物流为重点的通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