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点击搜索

发布

新加坡大型支付牌照MAS牌照注册申请

区域:
贵阳 > 云岩 > 北路
新加坡一直以来对数字货币和相关产业十分友好,据非小号统计,目前有包括DigiFinex、CoinTiger、DragonEx21在内的21家交易所设立于新加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MAS)于2017年11月发布了《数字代币发行指引》(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1],该指引指出,数字货币的发行平台、财务顾问和代币交易平台,需要根据《证券期货法》和《财务顾问法令》获取相应牌照,并符合反洗钱、反恐怖主要融资等要求。此外,MAS表示交易所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在交易所上架带有证券期货属性的数字货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2019年1月31日已向当地8个数字货币交易所提出警告,不要在MAS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进行证券类型代币或期货合约的交易。此外,该局还要求一个ICO发行商停止在新加坡发行它的数字货币。

MAS提醒这些交易所,只要代币符合新加坡《证券暨期货法》(SFA)中证券或期货合约的定义,都必须获得MAS的批准才能在平台上交易。若先前已上架这类型的代币,必须立即停止交易,直到被授权为MAS认可的方能继续交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向当地8个数字货币交易所提出警告

而被MAS喊停的ICO项目,是因为它的代币代表着该公司的股权,且没有提供MAS认可的募股公开说明书,因此违反了SFA的规定。发行商已停止代币的发行,同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便符合MAS法规,来自新加坡投资者的资金亦已先行归还。

MAS重申,提供、推广或交易数位代币的发行商、中介和平台有责任确保它们遵守了所有相关法律。MAS资本市场董事总经理特助Lee Boon Ngiap表示:新加坡的数位代币交易所和ICO数量一直在增加,如果它们是正当业务,我们看不到限制它们的必要。但如果任何数位代币交易所、发行商或中介违反了我们的证券法,MAS将采取坚定的行动。社会大众应该要知道,如果他们选择不受监管的交易所,或是投资违反MAS规定的代币,他们就无法受到法规的保障。

2019年1月14日,《支付服务法案》通过新加坡国会审议,已被正式立法。新加坡教育部部长Ong Ye Kung代表新加坡金管局(MAS)表示,MAS将于近期向相关产业进行咨询,并正式出台这项法案的执行办法和豁免条款。

新加坡《支付服务监管框架》(Payment Service Bill)于2018年11月19日提交国会,进行一读;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国会议员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Bplus也在之前的文章《重磅|新加坡央行提交<支付服务法案>,将为交易所发放牌照?》中初步分析了这一框架下的牌照制度以及可能受影响的产业。

据MAS1月14日的通告,在经过二读并通过国会审议后,这一框架已被正式立法,并被命名为《支付服务法案》(Payment Service Act)。

这项法案将直接影响众多在新加坡市场中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钱包及平台,并将从风控和合规两个方向对相关业务进行全面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的监管范围是所有在新加坡市场有实际运营的相关机构,而不仅限于注册地在新加坡的机构。

正式出台后,相关机构将有6个月的时间向MAS备案。

1-到底哪些业务受《支付服务法案》监管?

刚刚通过的《支付服务法案》参考了香港、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国的相关立法,并整合了新加坡现有的《支付系统法案》(PSOA)及《货币兑换及转账服务法案》(MCRBA);在这一法案下,两条监管框架并行,他们分别是:“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

其中,“指定制度”授权MAS指定某一大型支付系统以保持经济稳定;或在“一家独大”时指定另一支付系统加入竞争,以杜绝垄断市场的可能性。

“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在新加坡经管局新通过的《支付服务法案》下,两条监管框架并行,他们分别是:“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

其中,“指定制度”授权新加坡经管局(下称:MAS)指定某一大型支付系统以保持经济稳定;或在“一家独大”时指定另一支付系统加入竞争,以杜绝垄断市场的可能性。

而“牌照制度”则是为了更好顺应市场灵活性而设置的监管框架,其设有三类牌照:“货币兑换”牌照;“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和“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类“货币兑换”牌照:

仅限于货币兑换服务,监管方向与现有的MCRBA法案类似;因业务本身的商业规模较小,涉及的风险也较低,因此该牌照的监管范围也较小。

第二类“标准支付机构”牌照:

监管上述7种服务任意组合而成的商业,但对支付或转账额度上限有要求,即一年中平均每月涉及的金额不超过300万新币,或,一年中平均每日涉及的电子支付流水不超过500万新币。由于额度较小,这一牌照的申请要求也较低,为创新型金融企业提供类似“沙盒”的宽松环境。

第三类“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监管超过“标准支付机构”牌照所设额度的所有业务。因涉及的金额更大,风险更高,牌照审批要求也更严格,监管范围也更广。

总结来看,新加坡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在涉及到支付型代币交易时(支付型代币,如:),均需要申请第三种“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2 "受认证的市场运营者"牌照

当涉及到提供构成证券、衍生品合约或信托单位的代币时,交易平台就需要经过MAS批准,获得受认证的市场运营者(Recognised Market Operator,“RMO”)牌照,除非另有豁免。目前,已经获得或正在申请RMO牌照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有以下两家:

一: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的全资子公司Heliconia资本管理公司共同投资的iStox平台。据悉,iSTOX将在获得所需批准后立即投入使用,该平台将根据法律,为投资者提供证券型通证的投资机会,还计划允许STO持有人通过二级交易平台获得流动性。

二:全球私人资本平台CapBridge在发布会上表示,MAS已批准其相关实体CapBridge Platform运营一个证券交易所作为RMO,旗下1exchange成为合法私人证券交易所,并计划提供数字货币交易。

从目前的申请案例及Bplus合规团队的分析,随着“大型支付机构”牌照的出台,有很大可能,未来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只需申请“大型支付机构”牌照或RMO牌照中的一种:

RMO属于传统的资本市场牌照,申请难度较大,申请周期在12个月以上,获得RMO牌照的交易所极大可能将被豁免“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其他未获得牌照的交易所则可以申请流程更加简便的“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3 新加坡数字货币交易所需做的准备

首先,新加坡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尤其注意MAS监管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反洗钱条令。

不管是申请“大型支付机构”牌照还是RMO牌照, 交易所均需要满足以下针对反洗钱限制(AML/CFT)的具体要求:

此外,交易所还需要满足MAS对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平台技术风险管理体系、用户认证、用户数据加密、交易所数据加密、防止服务器攻击等。

其中,交易所对各类数据的保护方面需要准备符合新加坡法律的用户协议、保密条款等法律文件以满足基本的风控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新加坡将对数字货币交易所带来的盈利进行征税;也就是说,需要申请牌照的交易所均需对其用户提供给相应的纳税“指南”以提示用户在交易中产生的盈利将被收取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

总结来看,在不断完善的监管制度下,新加坡仍是代币领域的合规地。

Bplus合规团队希望本文能够让众多注册或运营在新加坡的交易所对MAS的监管法规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也已整理出一套完善的牌照申请流程及必备资料,为计划提交牌照申请的企业提供服务。
金融证券I5Z_I4Z7_O35I货币监管牌照;金融证券货币I65_OO55_OIIg监管牌照
查看更多贵阳其他商务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83823)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