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VR培训班 关于VR的一些专业术语
VR(虚拟现实)是一门新的高科技产业,毫不例外的,VR也有它的各种专业术语,往往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新鲜事物之前,必要的就是先了解他的专业术语,今天广州unity3d培训班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VR的一些专业术语
1、微透镜阵列显示技术
通过对微透镜阵列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微透镜阵列对微图形的放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微透镜阵列结构参数、微图形结构参数与微图形阵列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以及放大倍率之间的关系,利用微透镜阵列实现了对微图形放大、动态、立体的显示。
2、近眼光场显示器
由NVIDIA研发的新型头戴显示设备名为“近眼光场显示器”,其内部使用了一些索尼3D头戴OLED显示器HMZ-T1的组件,结构部分则是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造。近眼光场显示器采用焦距为3.3mm的微镜头阵列来取代以往同类产品中所使用的光学透镜组,这样的设计成功将整个显示模块的厚度由40mm减少到了10mm,更加便于佩戴。同时配合使用NVIDIA新的GPU芯片进行实时光源光线追踪运算,将影像分解成为数十组不同的视角阵列,然后再通过微透镜阵列重新将画面还原显示在用户的眼前,从而使观赏者能够如同身处真实世界中一样,通过眼睛来从不同角度自然观察立体影像。由于近眼光场显示器能够通过微透镜阵列重新还原画面中环境,因此只需要在GPU的运算过程中加入视力矫正参数,便可以抵消近视或远视等视力缺陷对观看效果的影响,这意味着“眼镜族”们也可以在裸眼状态下利用这款产品享受到真实清晰的3D画面。
3、视场角
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就越小。通俗地说,目标物体超过这个角就不会被收在镜头里。在显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4、裸眼3D
裸眼3D,就是利用人两眼具有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如3D眼镜、头盔等)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柱状透镜技术和指向光源三种。裸眼式3D技术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5、HMD
头戴式可视设备头戴虚拟显示器的一种,又称眼镜式显示器、随身影院。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因为眼镜式显示器外形像眼镜,同时专为大屏幕显示音视频播放器的视频图像的,所以形象的称呼其为视频眼镜。视频眼镜初是军事上需求和应用于军事上的。目前的视频眼镜犹如当初大哥大手机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未来在3C融合大发展的情况下其将获得非常迅猛的发展。
6、HMZ
截止2015年4月24日索尼宣布停产HMZ系列产品时,该系列一共推出过三代产品,2011年的HMZ-T1、2012年的HMZ-T2以及2013年的HMZ-T3/T3W。HMZ-T1显示分辨率只有720p,耳机则是虚拟的5.1声道,还要拖一块大大的集线盒。首先它采用的是两块0.7英寸720pOLED屏幕,佩戴HMZ-T1后这两块0.7英寸屏幕的显示效果就像在20米的距离观看750英寸的巨屏一样。2012年10月,索尼发布了HMZ-T1的小改版本也就是HMZ-T2。相比HMZ-T1降低了30%的重量,同时取消内置耳机设计,允许用户使用自己喜欢的耳机搭配。屏幕虽然保持0.7英寸720pOLED的参数不变,但引入了14bitRealRGB3×3色变换矩阵引擎和全新的光学滤镜,画质上其实也有增强。2013年的HMZ-T3/T3W升级幅度不小,首次实现了无线信号传输,允许你戴着无线版本的HMZ-T3W进行有限的小范围移动,不再受线缆的束缚。
7、光线跟踪算法
为了生成在三维计算机图形环境中的可见图像,光线跟踪是一个比光线投射或者扫描线渲染更加逼真的实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逆向跟踪与假象的照相机镜头相交的光路进行工作,由于大量的类似光线横穿场景,所以从照相机角度看到的场景可见信息以及软件特定的光照条件,就可以构建起来。当光线与场景中的物体或者媒介相交的时候计算光线的反射、折射以及吸收。光线跟踪的场景经常是由程序员用数学工具进行描述,也可以由视觉艺术家使用中间工具描述,也可以使用从数码相机等不同技术方法捕捉到的图像或者模型数据。
8、真实绘制技术
虚拟现实系统中,对真实绘制技术的要求与传统的真实感图形绘制不同,传统的绘制只要求图形质量和真实感,但是,在VR中,我们必须做到图形显示的更新速度不小于用户的视觉转变速度,否则就会出现画面的迟滞现象。故在VR中,实时三维绘制要求图形实时生成,每秒钟必须生成不低于10到20帧图像。同时还要求其真实性,必须反映模拟物体的物理属性。通常为了使得画面场景更加逼真和实时性强,通常采用纹理映射、环境映射和反走样的方法。
9、基于图像的实时绘制技术
基于图形绘制不同于传统的几何绘制方法,先建模型,在定光源的绘制。IBR直接从一系列图形中生成未知角度的图像,画面直接进行变换、插值和变形,从而得到不同视觉角度的场景画面。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明天广州VR培训班给大家说说更深奥的专业术语。关注微信公众号“蓝鸥广州”了解更多专业技术资讯。蓝鸥线上学习平台鸥课学院,是蓝鸥旗下的在线教育平台。鸥课学院专注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打造适合在线学习并能保证教学结果的优质教学产品,为用户提供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要求的有效服务。
1、微透镜阵列显示技术
通过对微透镜阵列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微透镜阵列对微图形的放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微透镜阵列结构参数、微图形结构参数与微图形阵列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以及放大倍率之间的关系,利用微透镜阵列实现了对微图形放大、动态、立体的显示。
2、近眼光场显示器
由NVIDIA研发的新型头戴显示设备名为“近眼光场显示器”,其内部使用了一些索尼3D头戴OLED显示器HMZ-T1的组件,结构部分则是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造。近眼光场显示器采用焦距为3.3mm的微镜头阵列来取代以往同类产品中所使用的光学透镜组,这样的设计成功将整个显示模块的厚度由40mm减少到了10mm,更加便于佩戴。同时配合使用NVIDIA新的GPU芯片进行实时光源光线追踪运算,将影像分解成为数十组不同的视角阵列,然后再通过微透镜阵列重新将画面还原显示在用户的眼前,从而使观赏者能够如同身处真实世界中一样,通过眼睛来从不同角度自然观察立体影像。由于近眼光场显示器能够通过微透镜阵列重新还原画面中环境,因此只需要在GPU的运算过程中加入视力矫正参数,便可以抵消近视或远视等视力缺陷对观看效果的影响,这意味着“眼镜族”们也可以在裸眼状态下利用这款产品享受到真实清晰的3D画面。
3、视场角
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就越小。通俗地说,目标物体超过这个角就不会被收在镜头里。在显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4、裸眼3D
裸眼3D,就是利用人两眼具有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如3D眼镜、头盔等)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柱状透镜技术和指向光源三种。裸眼式3D技术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5、HMD
头戴式可视设备头戴虚拟显示器的一种,又称眼镜式显示器、随身影院。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因为眼镜式显示器外形像眼镜,同时专为大屏幕显示音视频播放器的视频图像的,所以形象的称呼其为视频眼镜。视频眼镜初是军事上需求和应用于军事上的。目前的视频眼镜犹如当初大哥大手机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未来在3C融合大发展的情况下其将获得非常迅猛的发展。
6、HMZ
截止2015年4月24日索尼宣布停产HMZ系列产品时,该系列一共推出过三代产品,2011年的HMZ-T1、2012年的HMZ-T2以及2013年的HMZ-T3/T3W。HMZ-T1显示分辨率只有720p,耳机则是虚拟的5.1声道,还要拖一块大大的集线盒。首先它采用的是两块0.7英寸720pOLED屏幕,佩戴HMZ-T1后这两块0.7英寸屏幕的显示效果就像在20米的距离观看750英寸的巨屏一样。2012年10月,索尼发布了HMZ-T1的小改版本也就是HMZ-T2。相比HMZ-T1降低了30%的重量,同时取消内置耳机设计,允许用户使用自己喜欢的耳机搭配。屏幕虽然保持0.7英寸720pOLED的参数不变,但引入了14bitRealRGB3×3色变换矩阵引擎和全新的光学滤镜,画质上其实也有增强。2013年的HMZ-T3/T3W升级幅度不小,首次实现了无线信号传输,允许你戴着无线版本的HMZ-T3W进行有限的小范围移动,不再受线缆的束缚。
7、光线跟踪算法
为了生成在三维计算机图形环境中的可见图像,光线跟踪是一个比光线投射或者扫描线渲染更加逼真的实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逆向跟踪与假象的照相机镜头相交的光路进行工作,由于大量的类似光线横穿场景,所以从照相机角度看到的场景可见信息以及软件特定的光照条件,就可以构建起来。当光线与场景中的物体或者媒介相交的时候计算光线的反射、折射以及吸收。光线跟踪的场景经常是由程序员用数学工具进行描述,也可以由视觉艺术家使用中间工具描述,也可以使用从数码相机等不同技术方法捕捉到的图像或者模型数据。
8、真实绘制技术
虚拟现实系统中,对真实绘制技术的要求与传统的真实感图形绘制不同,传统的绘制只要求图形质量和真实感,但是,在VR中,我们必须做到图形显示的更新速度不小于用户的视觉转变速度,否则就会出现画面的迟滞现象。故在VR中,实时三维绘制要求图形实时生成,每秒钟必须生成不低于10到20帧图像。同时还要求其真实性,必须反映模拟物体的物理属性。通常为了使得画面场景更加逼真和实时性强,通常采用纹理映射、环境映射和反走样的方法。
9、基于图像的实时绘制技术
基于图形绘制不同于传统的几何绘制方法,先建模型,在定光源的绘制。IBR直接从一系列图形中生成未知角度的图像,画面直接进行变换、插值和变形,从而得到不同视觉角度的场景画面。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明天广州VR培训班给大家说说更深奥的专业术语。关注微信公众号“蓝鸥广州”了解更多专业技术资讯。蓝鸥线上学习平台鸥课学院,是蓝鸥旗下的在线教育平台。鸥课学院专注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打造适合在线学习并能保证教学结果的优质教学产品,为用户提供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要求的有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