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教师招聘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心理学家都爱用动物做实验,比如桑代克的猫,巴甫洛夫的狗,而斯金纳用小白鼠做了的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本文来源 广东教师招聘网 http://gd.z***/html/2017/zx_1011/36950.html
1.迷箱实验
斯金纳将桑代克的实验装置改进之后,将箱子内的杠杆与一提供食物的管道相连,饥饿的小白鼠无意当中按到杠杆,有食物出现,接下来小白鼠连续不断的按压杠杆,直至吃饱为止。在这里面,食物对小白鼠来说就是强化物,增强了它不断按压杠杆的行为。
由此,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在在迷箱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将其与巴甫洛夫的经验性条件反射区分。
巴甫洛夫的狗:应答性行为,为刺激(呈现铃声)——反应(分泌唾液)
(被动)
斯金纳的白鼠:操作性行为,为反应(按压杠杆)——刺激(弹出食物)
(主动)
3.基本规律
正强化:给愉快刺激,概率增加。
负强化:撤厌恶刺激,概率增加。
比如小明考100分,妈妈买新玩具,下次努力再考100分,概率增加。
比如小明考100分,免除打扫家务,下次努力再考100分,概率增加。
根据撤销刺激的时间,操作条件反射分两类,逃避和回避。
逃避:厌恶已经出现
回避:厌恶未曾出现
比如害怕猫,在小区走,看到猫,转身逃跑,摆脱了厌恶刺激。
比如害怕猫,去厦门旅游,明知景区有各种猫,不去此地,摆脱。
惩罚Ⅰ:给厌恶刺激,概率降低。
惩罚Ⅱ:撤愉快刺激,概率降低。
比如小明未及格,妈妈暴打,下次争取改变,概率降低。
比如小明不及格,不给生活费,下次争取改变,概率降低。
此部分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题出现,比如“戴罪立功”属于负强化。
消退:操作后无刺激呈现,以后操作行为不再出现。
以上就是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 广东教师招聘网 http://gd.z***/html/2017/zx_1011/36950.html
1.迷箱实验
斯金纳将桑代克的实验装置改进之后,将箱子内的杠杆与一提供食物的管道相连,饥饿的小白鼠无意当中按到杠杆,有食物出现,接下来小白鼠连续不断的按压杠杆,直至吃饱为止。在这里面,食物对小白鼠来说就是强化物,增强了它不断按压杠杆的行为。
由此,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在在迷箱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将其与巴甫洛夫的经验性条件反射区分。
巴甫洛夫的狗:应答性行为,为刺激(呈现铃声)——反应(分泌唾液)
(被动)
斯金纳的白鼠:操作性行为,为反应(按压杠杆)——刺激(弹出食物)
(主动)
3.基本规律
正强化:给愉快刺激,概率增加。
负强化:撤厌恶刺激,概率增加。
比如小明考100分,妈妈买新玩具,下次努力再考100分,概率增加。
比如小明考100分,免除打扫家务,下次努力再考100分,概率增加。
根据撤销刺激的时间,操作条件反射分两类,逃避和回避。
逃避:厌恶已经出现
回避:厌恶未曾出现
比如害怕猫,在小区走,看到猫,转身逃跑,摆脱了厌恶刺激。
比如害怕猫,去厦门旅游,明知景区有各种猫,不去此地,摆脱。
惩罚Ⅰ:给厌恶刺激,概率降低。
惩罚Ⅱ:撤愉快刺激,概率降低。
比如小明未及格,妈妈暴打,下次争取改变,概率降低。
比如小明不及格,不给生活费,下次争取改变,概率降低。
此部分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题出现,比如“戴罪立功”属于负强化。
消退:操作后无刺激呈现,以后操作行为不再出现。
以上就是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