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哪儿好,产品设计怎么做头脑风暴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很Low,不就是做头脑风暴嘛有什么难的,有必要还要写一篇教程吗!
前段时间我进了个新项目,做一个核心的UI交互流程时自己绞尽脑汁没什么想法,于是拉起同事来帮我头脑风暴。在我刚开始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不就是拉起一帮人各种瞎折腾讨论嘛,大家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可是耽误大家一下午的时间回去再整理的时候竟然发现没什么有用的结论。这可让我这个“结果导向强迫症患者”慌了,拉来几个资深UI设计师占用他们一下午时间光工资成本就不得了,然而却没个什么卵用,问题出在哪呢?
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发现原来头脑风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可不是拉几个人来野蛮的讨论这么简单,是一件非常讲究科学方法的行为。虽然其实自己也早就了解过一些,但是总是嫌麻烦懒得去那么做。直到自己开始变忙,开始在意时间的投入和产出比时就会想着如何优化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后来我又重新开展了一次“科学的”头脑风暴,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吧:
1. 确定问题的关键词
头脑风暴的开始可不能是“我想拉大家一起聊聊这个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一开始就要定义一个明确的问题,一个头脑风暴讨论和解决一个问题。比如我不能说“我想让大家脑爆一下电梯怎么优化”,而是要说“我想让大家脑爆一下怎么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拥堵,要等太久的问题“。如果你对电梯的想法不止一个,下次再讨论就好了。但是如果你连电梯要解决哪些问题都不知道,那么就应该先自己整理一下现在使用电梯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再提出脑爆。
当定义出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给出脑爆的核心关键词。假设要“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你可能会冒出很多顾虑,比如不能成本太贵,乘客好接受,要减少占用面积,要有趣,要有科技感,不能破坏我厂高逼格的气质等等,这么多顾虑不可能全部抛出给参与者。所以一开始就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筛选,PASS掉大部分的顾虑,定两到三个核心的关键词。
如果自己是需求提出方,关键词就一定要自己来决策,如果像我这样只是个小交互或者只是个参与者,就应该找上层的需求提出方(领导)让他给出关键词。关键词越多设计方案越难,所以一定要死皮赖脸的想办法定少一些。可以一开始把所有的顾虑都列出来,然后分个优先级,差不多类型的再合并,终变成“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我就差不多满意了”的姿态。
另外讨论关键词的时候切记不要去讲解决方案,关键词的背后代表的是期望,脑爆还没开始前要先听听对方的期望是什么。
2. 尽量找不同的角色来参与
假设我定的脑爆主题是: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等太久的问题
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成本低,乘客好接受,高逼格
那我八成想出来的方案就是“装几面镜子”这么简单!可是作为一个有(xia)节(zhe)操(teng)的交互设计师怎么能就这样知足了呢?万一这个方案被拍死了怎么办?万一有更好的想法怎么办?这是优解吗?所以必须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拉一些背景差异比较大的人,因为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可能想法就被限制了,提来提去总是装几面镜子。但是一定也有同学顾虑说万一差异太大提的想法不靠谱怎么办?其实这也没关系,因为头脑风暴的节奏是先发散后收敛,就像选择培训院校一样,刚开始大家各抒己见,后经过综合评定择优到如CGWANG一样的专业院校,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来的。所以前期的目标是收集的想法越多越好,期间不要太考虑实现顾虑(当然也不能太离谱,提出用叮当猫的任意门这样的想法是应该被谴责的)。头脑风暴的发起者是整个过程的分析者,不要太在意大家怎么说只要你心中有谱就可以了,而且有的时候听到的”离谱“想法说不定会激发你自己的一些灵感。结合现实而行,头脑风暴也是需要站在实际点的角度上出发,再分析大家的想法,后总结。
3. 不批评不点评
这个是头脑风暴需要注意的,也是容易失控的地方。之前和领导头脑风暴的时候大家说一个点子都会被领导说 ”哎呀你这个点子太扯了“,”哎呀小刘这个点子好“。一旦有批评,提出想法的人可能就会压抑自己,连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有点不太靠谱了。而一旦有表扬,本来其他没什么感觉的人都越想越觉得这个点子好。这哪里是头脑风暴简直就是拍马屁大会啊!
所以头脑风暴重要的就是让大家无负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不要说话,免得互相影响。我们做头脑风暴的时候把三个关键词写在白板上,然后让参与的同学把想法写在小便签上贴在关键词后面(每个想法对应一个关键词),互相都不说话。人总是会受到他人话语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自己的那份想法很重要。
这个发散的过程是需要控制的,比如让一个同学一开始只想其中一个关键词,如果15分钟后实在憋不出来了,就去想下一个。当3个关键词全部都想的差不多了,再互相看看大家的答案,然后看看自己还有什么补充的(不过这期间仍然不要说话)。
4. 维度分析
通过上面的过程你的脑爆应该收集了贴满墙的点子了,但是你一看”哇靠这都是什么鬼!“,怎么去决定用采纳哪个方案呢?
这个时候就要对脑爆的点子进行评估了,拉上做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是大BOSS一起。每个关键词画一个象限表,纵轴叫做解决效果,横轴叫做实现成本,把这个关键词下面的点子往这个象限上贴。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点评和讨论每个点子了,你会发现有的点子很不错,很解决问题,但就是实现成本太高了(注意这里的实现成本绝不仅仅是指开发成本),有的点子很简单就可以做但是却没个什么卵用,所有脑爆的结果很直观的列在象限上。作为设计师,要找到的就是那些解决效果好,实现成本又不高的idea去指导设计。
不过话说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个点子不知道怎么分类怎么办,比如在电梯口展示”时尚产品的体验柜台“ 实现成本不高,大家喜闻乐见,逼格还挺高的,我应该归到那个关键词下面啊?别犹豫了同学,这是抽到了炸啊!当一个idea同时都满足所有关键词,且效果也不错实现成本低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你只需要去看看是否有坑,然后快速推上线去实验一下效果就可以了。
5. 留作记录
就像雷锋帮人都不忘记拍照一样,脑爆的过程一定要记录下来,是邮件全组或者让领导后参与进来,好表现出你为了解决问题是多么的努力艰辛!(好吧这只是个玩笑,希望不要被我领导看见)
把脑爆记录下来很有用,尤其后分析环节对当下不太适合的点子,可能会对其他角色比如产品或运营同学有启发,又或者技术突破的时候不好的点子就变成了一个好点子,所以收集到的这些脑细胞千万不要浪费。至于抄送全组还有一个很大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做头脑风暴啊!!!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GWANG的观点和立场)
前段时间我进了个新项目,做一个核心的UI交互流程时自己绞尽脑汁没什么想法,于是拉起同事来帮我头脑风暴。在我刚开始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不就是拉起一帮人各种瞎折腾讨论嘛,大家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可是耽误大家一下午的时间回去再整理的时候竟然发现没什么有用的结论。这可让我这个“结果导向强迫症患者”慌了,拉来几个资深UI设计师占用他们一下午时间光工资成本就不得了,然而却没个什么卵用,问题出在哪呢?
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发现原来头脑风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可不是拉几个人来野蛮的讨论这么简单,是一件非常讲究科学方法的行为。虽然其实自己也早就了解过一些,但是总是嫌麻烦懒得去那么做。直到自己开始变忙,开始在意时间的投入和产出比时就会想着如何优化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后来我又重新开展了一次“科学的”头脑风暴,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吧:
1. 确定问题的关键词
头脑风暴的开始可不能是“我想拉大家一起聊聊这个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一开始就要定义一个明确的问题,一个头脑风暴讨论和解决一个问题。比如我不能说“我想让大家脑爆一下电梯怎么优化”,而是要说“我想让大家脑爆一下怎么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拥堵,要等太久的问题“。如果你对电梯的想法不止一个,下次再讨论就好了。但是如果你连电梯要解决哪些问题都不知道,那么就应该先自己整理一下现在使用电梯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再提出脑爆。
当定义出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给出脑爆的核心关键词。假设要“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你可能会冒出很多顾虑,比如不能成本太贵,乘客好接受,要减少占用面积,要有趣,要有科技感,不能破坏我厂高逼格的气质等等,这么多顾虑不可能全部抛出给参与者。所以一开始就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筛选,PASS掉大部分的顾虑,定两到三个核心的关键词。
如果自己是需求提出方,关键词就一定要自己来决策,如果像我这样只是个小交互或者只是个参与者,就应该找上层的需求提出方(领导)让他给出关键词。关键词越多设计方案越难,所以一定要死皮赖脸的想办法定少一些。可以一开始把所有的顾虑都列出来,然后分个优先级,差不多类型的再合并,终变成“能解决这三个问题我就差不多满意了”的姿态。
另外讨论关键词的时候切记不要去讲解决方案,关键词的背后代表的是期望,脑爆还没开始前要先听听对方的期望是什么。
2. 尽量找不同的角色来参与
假设我定的脑爆主题是: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等太久的问题
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成本低,乘客好接受,高逼格
那我八成想出来的方案就是“装几面镜子”这么简单!可是作为一个有(xia)节(zhe)操(teng)的交互设计师怎么能就这样知足了呢?万一这个方案被拍死了怎么办?万一有更好的想法怎么办?这是优解吗?所以必须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拉一些背景差异比较大的人,因为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可能想法就被限制了,提来提去总是装几面镜子。但是一定也有同学顾虑说万一差异太大提的想法不靠谱怎么办?其实这也没关系,因为头脑风暴的节奏是先发散后收敛,就像选择培训院校一样,刚开始大家各抒己见,后经过综合评定择优到如CGWANG一样的专业院校,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来的。所以前期的目标是收集的想法越多越好,期间不要太考虑实现顾虑(当然也不能太离谱,提出用叮当猫的任意门这样的想法是应该被谴责的)。头脑风暴的发起者是整个过程的分析者,不要太在意大家怎么说只要你心中有谱就可以了,而且有的时候听到的”离谱“想法说不定会激发你自己的一些灵感。结合现实而行,头脑风暴也是需要站在实际点的角度上出发,再分析大家的想法,后总结。
3. 不批评不点评
这个是头脑风暴需要注意的,也是容易失控的地方。之前和领导头脑风暴的时候大家说一个点子都会被领导说 ”哎呀你这个点子太扯了“,”哎呀小刘这个点子好“。一旦有批评,提出想法的人可能就会压抑自己,连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有点不太靠谱了。而一旦有表扬,本来其他没什么感觉的人都越想越觉得这个点子好。这哪里是头脑风暴简直就是拍马屁大会啊!
所以头脑风暴重要的就是让大家无负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不要说话,免得互相影响。我们做头脑风暴的时候把三个关键词写在白板上,然后让参与的同学把想法写在小便签上贴在关键词后面(每个想法对应一个关键词),互相都不说话。人总是会受到他人话语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自己的那份想法很重要。
这个发散的过程是需要控制的,比如让一个同学一开始只想其中一个关键词,如果15分钟后实在憋不出来了,就去想下一个。当3个关键词全部都想的差不多了,再互相看看大家的答案,然后看看自己还有什么补充的(不过这期间仍然不要说话)。
4. 维度分析
通过上面的过程你的脑爆应该收集了贴满墙的点子了,但是你一看”哇靠这都是什么鬼!“,怎么去决定用采纳哪个方案呢?
这个时候就要对脑爆的点子进行评估了,拉上做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是大BOSS一起。每个关键词画一个象限表,纵轴叫做解决效果,横轴叫做实现成本,把这个关键词下面的点子往这个象限上贴。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点评和讨论每个点子了,你会发现有的点子很不错,很解决问题,但就是实现成本太高了(注意这里的实现成本绝不仅仅是指开发成本),有的点子很简单就可以做但是却没个什么卵用,所有脑爆的结果很直观的列在象限上。作为设计师,要找到的就是那些解决效果好,实现成本又不高的idea去指导设计。
不过话说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个点子不知道怎么分类怎么办,比如在电梯口展示”时尚产品的体验柜台“ 实现成本不高,大家喜闻乐见,逼格还挺高的,我应该归到那个关键词下面啊?别犹豫了同学,这是抽到了炸啊!当一个idea同时都满足所有关键词,且效果也不错实现成本低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你只需要去看看是否有坑,然后快速推上线去实验一下效果就可以了。
5. 留作记录
就像雷锋帮人都不忘记拍照一样,脑爆的过程一定要记录下来,是邮件全组或者让领导后参与进来,好表现出你为了解决问题是多么的努力艰辛!(好吧这只是个玩笑,希望不要被我领导看见)
把脑爆记录下来很有用,尤其后分析环节对当下不太适合的点子,可能会对其他角色比如产品或运营同学有启发,又或者技术突破的时候不好的点子就变成了一个好点子,所以收集到的这些脑细胞千万不要浪费。至于抄送全组还有一个很大的就是要告诉大家: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做头脑风暴啊!!!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GWANG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