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点击搜索

发布

肿瘤微创介入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会发布时间:2013/3/5 18:31:21

微创介入(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是以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为导向,利用微创介入方法进行的学科。



由于它具体有一下几方面的优点,因此在肿瘤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创伤小:它通过经皮穿刺或生理性腔道进行肿瘤及肿瘤相关病变的,是无创或微创的肿瘤方法。②定 位准: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将接入器械准确地送达肿瘤部位进行微创或无创。③起效快:对某些肿瘤急症可迅速其危险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或为其他方法创造条件和机会。④并发症较少:影响导向下的定 位、无创或微创的介入技术,使其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小。



肿瘤的微创介入可以分为血管性微创介入和非血管性微创介入,前者是在血管内进行的介入,后者是在血管外进行的肿瘤介入。



一、肿瘤血管性微创介入

通过经皮血管(主要是动脉)穿刺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插管,将导管置于靶血管完成肿瘤及肿瘤相关病变的。



1.血管插管技术

1)器械

肿瘤血管性微创介入必备的器械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辅助性的介入器械,如导管鞘。目前常用的血管穿刺针是7cm长的18G不带针芯前壁穿刺针;导丝的长度一般为145~220cm,直径0.032~0.035英寸(0.81~089mm);导管的长度多为65~100cm,外径多为4F(1.34cm)和5F(1.68cm),临床上根据插管靶动脉的不同需选用不同形状的导管。



2)穿刺插管途径

股动脉是常用的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附近,管径较粗,位置浅表,比较固定,易于触摸且周围无重要组织器官,其后方为股骨头,拔出导管后易于压迫止血。在各种动脉穿刺插管技术中,经股动脉穿刺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在术中采用仰卧体位,便于穿刺操作,同时该种体位患者比较自然,能与操作医生取得良好配合。肱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途径则不大常用。



3)方法步骤

用3%的利多卡因对腹股沟区皮肤组织进行局部后,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经穿刺针送入导丝,然后交换导管进行有关插管操作。也可经导管丝引入导管鞘后再行插管操作。插管操作是在X射线电视下进行。将导管选择性插入靶动脉行动脉造影,了解血管的分布、肿瘤的供血情况,为介入提供造影资料,然后经导管注入或栓塞剂。结束后,拔出导管,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穿刺下肢制动12h,平卧24h,以防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

http://www.***/zhiliaofangshi/2013/20130305183121-449.html
查看更多广州其他商务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119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