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点击搜索

发布

新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具双向性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会发布时间:2013/5/5 13:09:42

    导读:近日,一项关于肺结核发病机理研究的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这项研究指出肿瘤坏死因子TNF具双重作用,能介导结核病的抗性和易感性2个方面,也就是说通过TNF-α,有可能研发出结核病的新方法。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经卡介苗注射或内毒素的小鼠血清中含有一种可引起荷瘤动物的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物质,该物质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细胞毒作用,但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TNF)。20世纪90年代末在欧美重新确认了TNF-α抗肿瘤的重要地位,掀起了TNF-α在肿瘤研究和肿瘤中的新篇章。



  这项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以斑马鱼作为研究模型,发现如果TNF表达过高,刚开始会促使巨噬细胞捕捉结核病,之后则导致巨噬细胞死亡,释放分子信号。其中巨噬细胞内线粒体的活性氧簇起着关键的作用,活性氧簇由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高浓度的活性氧簇通过细胞氧化反应诱导细胞凋亡坏死。



  不过,新的研究发现,活性氧簇能双向调控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增殖,而且自由基与细胞信号转导间有内在关联。也就是说TNF能诱导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导致氧化应激性的细胞损伤。低浓度的活性氧簇能促进巨噬细胞破坏病原体,但随着其浓度的增高,会使细胞严重受损。



  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介绍称活性氧簇参与神经酰胺生成过程,来调节细胞的死亡。而且,活性氧簇能抑制cyclophilinD信号通路物——alisporivir,能令酸性鞘磷脂酶失活物——地昔帕明(desipramine)都能逆转斑马鱼TNF过量导致的对结核病的易感性。这表明这些口服性也许能用于结核病,和其它TNF介导的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ixindongtai/2013/20130505130942-362.html
查看更多广州其他商务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119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