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脸夹付刷脸支付真的来了
刷脸支付的火热,给支付行业带来了惶恐,对陌生商业形态的不安,谁都害怕自身被淘汰。
自从2018年8月,支付宝宣布其刷脸支付已经具备商业化能力并逐渐普及以来。刷脸支付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谓是支付行业各方热议的焦点,不亚于跨境支付与出海。
4月17日,支付宝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蜻蜓”,定价1999元,相比代直降近30%。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是支付宝的补贴政策,未来激励投入会高达30亿元。
如今我国被熟知的支付方式: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都已拥有通过刷脸支付技术来达到支付交易的目的,而通过刷脸来支付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便利,它的优点刷脸支付优势:
1、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点是采集比较直观
商家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照片归档到数据库,再通过算法的改善来把用户的脸部特征跟照片进行比对即可实现“刷脸”。
2、 成本较低,便利性较高
按照识别的精度排序,确实是虹膜、指纹、人脸的识别精度依次降低。但人脸识别可以根据摄像头的提升而提升,双目摄像头、结构光摄像头、TOF等等,这个上升空间很大。从应用性来看,你现在让所有的用户都去提取虹膜信息、指纹信息,这个很难,不现实。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份证照片,从对比库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是有一定优势的。此外,虹膜识别、指纹识别需要额外装置,而进行人脸识别,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识别或者收集。
从宏观数据来看,刷脸支付市场比较乐观。来自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人脸识别在手机解锁、身份验证、支付等方面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主流趋势,目前有85%的用户愿意使用刷脸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刷脸支付机具并非只有刷脸支付功能,其摄像头还有扫码功能,在顾客不用刷脸支付时,这相当是一个扫码机具,可以提升机具的实用性。
刷脸支付,拥有怎样的未来?
“相对于二维码而言,刷脸不仅仅在于支付能力的接入,更多的是服务能力的拓展。而这也是对于商家而言,有吸引力的地方。”支付宝锋笙前不久在7-11全面接入支付宝“蜻蜓”时,向移动支付网表示。
一般来说,一家店铺如果想要接入二维码收款,简陋一点的只需将自己的支付宝、微信、银联收银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收银台的位置,用户自行扫码即可完成支付,成本不过十元。
如果是连锁店铺或者大型商超,那么就会涉及到店铺的营收总额汇集、财务核算的问题,一般会在每家店的收银位置配备专门的扫码收银设备,这台设备一般可以兼容多种收银模式。
但是到了刷脸时代,硬件的入口变成了支付宝,变成了微信支付,变成了银联,各个商铺只能被动的采购巨头的硬件作为支付入口。而微信支付、支付宝们的硬件由于接入了自身体系内的免密支付,从诞生之日起就带上了排他属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入者为强就成了恒定的真理,除非店铺愿意一次性将几位巨头的设备全部接入,然后任用户选择。
3月19日,在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即宣布了“纵”“横”战略,希望以“券”为核心,纵观“36行”,通过微信小程序、社交广告等工具,实现全渠道营销触达消费者,为商家提供拉新、复购等增值服务。
获取数据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作为社交巨头的微信,显然想要做得更多。更何况即便是蜻蜓2.0也有它的美中不足,比如商家做会员并不只是为了数据,而更多是为了触达,在这点上,蜻蜓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仅限于支付环节,一旦用户离开了门店,它便无能为力了。
对此支付宝似乎也早有准备,更何况作为一项全新技术,也需要长时间的迭代与金钱投入,于是人们也就看到了支付宝如下的举动:设立蜻蜓运营奖励机制,并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投入30亿对刷脸技术全面开放及商业合作进行支持。
相比起蜻蜓背后的支付宝,有着社交基因的微信似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微信虽然在刷脸技术上起步稍晚,但凭借其在获客与流量转化上的强大能力,借助社交广告、公众号等工具,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触达也变得值得期待。
据悉,在“蜻蜓2.0”发布前一个月,微信支付即宣布了其首批刷脸设备“青蛙”正式批量下线,并由微信生态合作伙伴提供。
作为微信支付首批刷脸设备供应商的织点智能,也在3月发布了一款对标支付宝“蜻蜓”的产品。
“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我们的新品在更早的时候就布局了基于刷脸支付的无感会员系统。而且无需外接任何设备,即插即用,非常方便”,织点智能负责人表示。
在这一场由巨头引领,以技术为驱动,联合了线上线下,将战火点燃到金融、科技、商业多个行业的刷脸大战中,技术与安全之外,速度则无疑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性落子。
而未来,微信、阿里究竟谁会胜出,银联、京东到底谁能赶上,后事且待时间揭晓。
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
广阔的增量市场,也预示着两大支付巨头的大战并没有结束,而面对刷脸支付这样一条全新赛道,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有长足的迭代空间。
自从2018年8月,支付宝宣布其刷脸支付已经具备商业化能力并逐渐普及以来。刷脸支付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谓是支付行业各方热议的焦点,不亚于跨境支付与出海。
4月17日,支付宝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蜻蜓”,定价1999元,相比代直降近30%。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是支付宝的补贴政策,未来激励投入会高达30亿元。
如今我国被熟知的支付方式: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都已拥有通过刷脸支付技术来达到支付交易的目的,而通过刷脸来支付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便利,它的优点刷脸支付优势:
1、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点是采集比较直观
商家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照片归档到数据库,再通过算法的改善来把用户的脸部特征跟照片进行比对即可实现“刷脸”。
2、 成本较低,便利性较高
按照识别的精度排序,确实是虹膜、指纹、人脸的识别精度依次降低。但人脸识别可以根据摄像头的提升而提升,双目摄像头、结构光摄像头、TOF等等,这个上升空间很大。从应用性来看,你现在让所有的用户都去提取虹膜信息、指纹信息,这个很难,不现实。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份证照片,从对比库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是有一定优势的。此外,虹膜识别、指纹识别需要额外装置,而进行人脸识别,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识别或者收集。
从宏观数据来看,刷脸支付市场比较乐观。来自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人脸识别在手机解锁、身份验证、支付等方面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主流趋势,目前有85%的用户愿意使用刷脸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刷脸支付机具并非只有刷脸支付功能,其摄像头还有扫码功能,在顾客不用刷脸支付时,这相当是一个扫码机具,可以提升机具的实用性。
刷脸支付,拥有怎样的未来?
“相对于二维码而言,刷脸不仅仅在于支付能力的接入,更多的是服务能力的拓展。而这也是对于商家而言,有吸引力的地方。”支付宝锋笙前不久在7-11全面接入支付宝“蜻蜓”时,向移动支付网表示。
一般来说,一家店铺如果想要接入二维码收款,简陋一点的只需将自己的支付宝、微信、银联收银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收银台的位置,用户自行扫码即可完成支付,成本不过十元。
如果是连锁店铺或者大型商超,那么就会涉及到店铺的营收总额汇集、财务核算的问题,一般会在每家店的收银位置配备专门的扫码收银设备,这台设备一般可以兼容多种收银模式。
但是到了刷脸时代,硬件的入口变成了支付宝,变成了微信支付,变成了银联,各个商铺只能被动的采购巨头的硬件作为支付入口。而微信支付、支付宝们的硬件由于接入了自身体系内的免密支付,从诞生之日起就带上了排他属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入者为强就成了恒定的真理,除非店铺愿意一次性将几位巨头的设备全部接入,然后任用户选择。
3月19日,在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即宣布了“纵”“横”战略,希望以“券”为核心,纵观“36行”,通过微信小程序、社交广告等工具,实现全渠道营销触达消费者,为商家提供拉新、复购等增值服务。
获取数据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作为社交巨头的微信,显然想要做得更多。更何况即便是蜻蜓2.0也有它的美中不足,比如商家做会员并不只是为了数据,而更多是为了触达,在这点上,蜻蜓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仅限于支付环节,一旦用户离开了门店,它便无能为力了。
对此支付宝似乎也早有准备,更何况作为一项全新技术,也需要长时间的迭代与金钱投入,于是人们也就看到了支付宝如下的举动:设立蜻蜓运营奖励机制,并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投入30亿对刷脸技术全面开放及商业合作进行支持。
相比起蜻蜓背后的支付宝,有着社交基因的微信似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微信虽然在刷脸技术上起步稍晚,但凭借其在获客与流量转化上的强大能力,借助社交广告、公众号等工具,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触达也变得值得期待。
据悉,在“蜻蜓2.0”发布前一个月,微信支付即宣布了其首批刷脸设备“青蛙”正式批量下线,并由微信生态合作伙伴提供。
作为微信支付首批刷脸设备供应商的织点智能,也在3月发布了一款对标支付宝“蜻蜓”的产品。
“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我们的新品在更早的时候就布局了基于刷脸支付的无感会员系统。而且无需外接任何设备,即插即用,非常方便”,织点智能负责人表示。
在这一场由巨头引领,以技术为驱动,联合了线上线下,将战火点燃到金融、科技、商业多个行业的刷脸大战中,技术与安全之外,速度则无疑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性落子。
而未来,微信、阿里究竟谁会胜出,银联、京东到底谁能赶上,后事且待时间揭晓。
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
广阔的增量市场,也预示着两大支付巨头的大战并没有结束,而面对刷脸支付这样一条全新赛道,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有长足的迭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