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运营电商小程序
广州运营电商小程序
因为项目还有很多不不完善的地方,也因为我们真的只做到「从零到一」,所以我只能够说一些从零到一的经验,还请诸位谅解。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何从零到一运营电商小程序?
先想好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在京东内部,我培训了十几场小程序运营方式,培训开始的点,我总是会先问: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答案很多,能很清楚地去回答的很少,但这才是问题的本源。不管是你刚接手小程序项目不知道怎么入手,还是已经已经上手了一段时间,好想想为什么要做小程序。想清楚了原因和意义再去做,比糊里糊涂入手却找不准痛点要好很多。实际上我也是在做的过程中,才慢慢地捋清楚,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对于我们京东这种大公司来说,尤其是京东图书这样已经进行了 8 年的老业务来说,做小程序重要的目的是拉新。我们不是要去抢京东主站的用户把他们倒入到微信小程序里面来,这不符合我们的价值主张,我们是要去拉新,通过充分利用微信互联网进行内容和品牌营销、渠道渗透、渠道融合乃至***零售,去覆盖之前没有体验过京东服务的用户,让他们享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
那对于小公司来说,他们为什么要做小程序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两点:
充分利用微信互联网的优势,享受其优质的社交关系链带来的裂变增长福利;
成本小,可以快速试错。
只有当你想通了「为什么要做小程序」的时候,你才能切中肯綮匹配相应的资源,决定到底是要做拉新,还是 GMV,还是别的。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老板不会 care 你的整个细节,但当你把整个环节捋清楚之后,并告诉他你未来的工作重点,这将会很惊艳!
小程序如何获取用户
2017 年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讲到一个观念「用完即走」,2018 年他又补充了一句「走了还会回来」。它和我们「尽可能地把用户留住,再玩一会」主流的产品价值观太不相符了,以至于我们会觉得张小龙是在开玩笑。
但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并且,他的观点和其他大佬们的观点惊人地相似,这个观点就是场景,这里的场景,讲的是商业环境里的场景。
那么,所谓的商业环境里讲的场景,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先给它做一个定义:场景是合适场合下的及时流量。这个很好理解。你进入了什么场景,你就做什么事。当你下一次想继续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又会想起这个场景,这就是场景。
我们来分析「场景是合适场合下的及时流量」这句话,不难得出里面其实有两个关键短语:「合适场合」和「及时流量」,其实,它们就代表场景的两个特性:
必须是在合适的场合,情侣餐厅外兜售鲜花是合乎时宜的,兜售分手险就有点危险了。
必须要及时满足,移步换景,场景变了,用户就不想买了。
所以,未来商业的玩法是发掘和创造更多的用户场景,谁找到了用户通用的、高频的、用完还会再来的场景,谁就有了通往***零售或者说新零售的密钥。
当我用这个场景的理论去做小程序的时候,一切都非常明晰了。原来的时候,我们是别人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在行动上极为被动,但当我用场景的思维去思考的时候,我思考的是,我在什么场景下满足用户,我有没有及时满足用户,我的用户下次在这个场景下还会不会用我的产品。
举个具体的例子,那我还要不要做拼团?要做,因为拼团是社交电商的一个场景,在某个群里面有朋友推荐某本书或者某个产品,我觉得感兴趣我就会想马上买,我不会过一周之后想起来再去买,那个时候我已经理性了,不想买了。
所以说,明确产品的使用场景,去发掘和创造更多、更通用、更容易冲动消费并能及时满足用户的场景,是小程序能够做大做广的根本套路。
以下为实践部分。
场景应用一:与大 V、公众号合作荐书
大多数小程序的波流量都是来自于公众号,我们也不例外。但别人是通过公众号绑定小程序来实现波导流,之后产品自生流量,便可以不用公众号来导流。我们的情况有点特殊,项目开始启动的时候,小程序正好是低潮期,谁都不看好,也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一直是蹭研发资源。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肯定是没多大吸引力的,更不能自生流量。
那怎么办?我是这个产品的负责人,我肯定不舍得让它死了。既然产品不能自己产生流量,那我就去给它找到合适的场景,为它带流量。于是我分析优劣势,盘点了下我手头的资源,发现我一的突破口就是公众号。我和部分大号关系还行,和供应商的关系还算不错,和他们的公众号运营者基本上都是网友,可以从这个口突破!
于是就尝试着去谈供应商和大号,结果给我撞上狗屎运。和公号「雾满拦江」周末的「拦江书院」栏目合作,一不小心把罗振宇 2018 跨年演讲内容给剧透了,还引得咪蒙壕手一挥,公司员工助理人手一套。阅读量 4万 +,我们卖出了 4000 多单书,转化率超过阅读量的 10%,直接把里面推荐的 5 本书卖到断货只能开预售。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和书局、人民文学、果麦、新经典等供应商以及微信大号进行了合作,每个公众号都在为「京东图书」小程序源源不断地带来流量。
事后我们复盘,很多公众号都有荐书的需求,他们以往都是单纯荐书或者是放个链接在阅读原文。阅读原文放链接的形式跳转到别的 app,流失率极高,即便是新版的 iPhoneX,跳转到京东至少也需要 6 秒,但在正文中嵌入小程序卡片,用户至多 2 秒就可以跳到商详页,买完商品还能继续读公众号。
而我们的这个做法,相当于是让我们的货——书,在公众号里面,去找了人——读者,一不小心,我们就完成了「人货场」里面「人与货」的重构!
场景应用二:新品发售
新品发售其实这也是个货找人的场景,只不过我还借鉴了京东「三超」的经验。所谓三超,是指超级品牌日,超级品类日,超级新品日,通过打造超级系列概念,在站内站外创造氛围,影响用户的心智,及时满足用户,完成购买行为!
先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做新品发售。
对于供应商来说:
京东站内的黄金位置是很难得的,京东图书小程序流量虽没主站那么大,但也还是有不错的流量,这些流量充分利用起来,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这是其一,也是里子。
其二,从面子上来说,供应商的新品获得京东图书小程序首页的推荐位,可以展示在几千万粉丝前,向上级汇报也是很有面儿的事。
对于作者来说(别的品类可能是没有这一方):
一方面京东的给力支持,是平台重视自己作品的表现。
另一方面和供应商一样的道理,资源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而如果作者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他们肯定懂在文中嵌入小程序直接跳转比从阅读原文跳转到另外 app 的效果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我方来说:
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些新品来丰富整个小程序的页面。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者的知名度和流量,来为我们引流。
那么它解决了用户什么痛点呢?根据前面我们提到的场景理论,很明显,就是在合适的场合下及时地满足了他。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经典故事》新品预售。易中天老师的知名度和流量肯定都不用解释,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公众号。而我通过供应商果麦,在易中天在北京演讲「怎样阅读经典」的时候,争取到了他的公众号运营团队的支持,用我们的小程序在文中嵌入单品的形式来做新书承载:
这一次合作,仅仅公众号这个入口,就带来了 1000 多订单量(还是在前一周已经卖了一次的情况下),它还为我们小程序带去了 2 万多的新用户。
而随着项目的影响力的扩大,我们在新品发售中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和陶立夏做的新书预售,已经快要达到京东所有渠道的一半!而且合作模式也被固定了下来:
我方用小程序首页黄金位置+微信等媒体渠道推广资源换取作者和供应商使用我们小程序荐书 + 其他媒体渠道对京东图书小程序的。而跨界一点的例证就是,奇葩大会高嘉程在他的公众号里面仅仅绑定了我们和嵌入了菜单栏,就直到今天都在产生着订单。
场景应用三:迷你品牌日
这个场景和上面的场景二很类似,只不过这个场景涉及范围更大。同样,它借鉴了京东三超的「超级品牌日」的概念,我们给供应商做一个迷你的品牌日,在品牌日期间,我将小程序主页开放给供应商,主页全部放上供应商的品,从气氛渲染到页面选品都给予用户以强冲击力,刺激购买。
而在供应商侧,供应商因为本周的主页全部属于他们的原因,也会帮我们拉动很多公众号来为我们导流。比如说我们和果麦的「品牌日」,果麦就拉动了包括张皓宸,易中天,丁丁张等作者的公众号,覆盖粉丝近 500 万,全部为其品牌日造势,用户通过公众号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可进入品牌日界面,非常及时地满足用户。
因为项目还有很多不不完善的地方,也因为我们真的只做到「从零到一」,所以我只能够说一些从零到一的经验,还请诸位谅解。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何从零到一运营电商小程序?
先想好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在京东内部,我培训了十几场小程序运营方式,培训开始的点,我总是会先问: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答案很多,能很清楚地去回答的很少,但这才是问题的本源。不管是你刚接手小程序项目不知道怎么入手,还是已经已经上手了一段时间,好想想为什么要做小程序。想清楚了原因和意义再去做,比糊里糊涂入手却找不准痛点要好很多。实际上我也是在做的过程中,才慢慢地捋清楚,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对于我们京东这种大公司来说,尤其是京东图书这样已经进行了 8 年的老业务来说,做小程序重要的目的是拉新。我们不是要去抢京东主站的用户把他们倒入到微信小程序里面来,这不符合我们的价值主张,我们是要去拉新,通过充分利用微信互联网进行内容和品牌营销、渠道渗透、渠道融合乃至***零售,去覆盖之前没有体验过京东服务的用户,让他们享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
那对于小公司来说,他们为什么要做小程序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两点:
充分利用微信互联网的优势,享受其优质的社交关系链带来的裂变增长福利;
成本小,可以快速试错。
只有当你想通了「为什么要做小程序」的时候,你才能切中肯綮匹配相应的资源,决定到底是要做拉新,还是 GMV,还是别的。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老板不会 care 你的整个细节,但当你把整个环节捋清楚之后,并告诉他你未来的工作重点,这将会很惊艳!
小程序如何获取用户
2017 年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讲到一个观念「用完即走」,2018 年他又补充了一句「走了还会回来」。它和我们「尽可能地把用户留住,再玩一会」主流的产品价值观太不相符了,以至于我们会觉得张小龙是在开玩笑。
但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并且,他的观点和其他大佬们的观点惊人地相似,这个观点就是场景,这里的场景,讲的是商业环境里的场景。
那么,所谓的商业环境里讲的场景,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先给它做一个定义:场景是合适场合下的及时流量。这个很好理解。你进入了什么场景,你就做什么事。当你下一次想继续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又会想起这个场景,这就是场景。
我们来分析「场景是合适场合下的及时流量」这句话,不难得出里面其实有两个关键短语:「合适场合」和「及时流量」,其实,它们就代表场景的两个特性:
必须是在合适的场合,情侣餐厅外兜售鲜花是合乎时宜的,兜售分手险就有点危险了。
必须要及时满足,移步换景,场景变了,用户就不想买了。
所以,未来商业的玩法是发掘和创造更多的用户场景,谁找到了用户通用的、高频的、用完还会再来的场景,谁就有了通往***零售或者说新零售的密钥。
当我用这个场景的理论去做小程序的时候,一切都非常明晰了。原来的时候,我们是别人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在行动上极为被动,但当我用场景的思维去思考的时候,我思考的是,我在什么场景下满足用户,我有没有及时满足用户,我的用户下次在这个场景下还会不会用我的产品。
举个具体的例子,那我还要不要做拼团?要做,因为拼团是社交电商的一个场景,在某个群里面有朋友推荐某本书或者某个产品,我觉得感兴趣我就会想马上买,我不会过一周之后想起来再去买,那个时候我已经理性了,不想买了。
所以说,明确产品的使用场景,去发掘和创造更多、更通用、更容易冲动消费并能及时满足用户的场景,是小程序能够做大做广的根本套路。
以下为实践部分。
场景应用一:与大 V、公众号合作荐书
大多数小程序的波流量都是来自于公众号,我们也不例外。但别人是通过公众号绑定小程序来实现波导流,之后产品自生流量,便可以不用公众号来导流。我们的情况有点特殊,项目开始启动的时候,小程序正好是低潮期,谁都不看好,也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一直是蹭研发资源。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肯定是没多大吸引力的,更不能自生流量。
那怎么办?我是这个产品的负责人,我肯定不舍得让它死了。既然产品不能自己产生流量,那我就去给它找到合适的场景,为它带流量。于是我分析优劣势,盘点了下我手头的资源,发现我一的突破口就是公众号。我和部分大号关系还行,和供应商的关系还算不错,和他们的公众号运营者基本上都是网友,可以从这个口突破!
于是就尝试着去谈供应商和大号,结果给我撞上狗屎运。和公号「雾满拦江」周末的「拦江书院」栏目合作,一不小心把罗振宇 2018 跨年演讲内容给剧透了,还引得咪蒙壕手一挥,公司员工助理人手一套。阅读量 4万 +,我们卖出了 4000 多单书,转化率超过阅读量的 10%,直接把里面推荐的 5 本书卖到断货只能开预售。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和书局、人民文学、果麦、新经典等供应商以及微信大号进行了合作,每个公众号都在为「京东图书」小程序源源不断地带来流量。
事后我们复盘,很多公众号都有荐书的需求,他们以往都是单纯荐书或者是放个链接在阅读原文。阅读原文放链接的形式跳转到别的 app,流失率极高,即便是新版的 iPhoneX,跳转到京东至少也需要 6 秒,但在正文中嵌入小程序卡片,用户至多 2 秒就可以跳到商详页,买完商品还能继续读公众号。
而我们的这个做法,相当于是让我们的货——书,在公众号里面,去找了人——读者,一不小心,我们就完成了「人货场」里面「人与货」的重构!
场景应用二:新品发售
新品发售其实这也是个货找人的场景,只不过我还借鉴了京东「三超」的经验。所谓三超,是指超级品牌日,超级品类日,超级新品日,通过打造超级系列概念,在站内站外创造氛围,影响用户的心智,及时满足用户,完成购买行为!
先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做新品发售。
对于供应商来说:
京东站内的黄金位置是很难得的,京东图书小程序流量虽没主站那么大,但也还是有不错的流量,这些流量充分利用起来,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这是其一,也是里子。
其二,从面子上来说,供应商的新品获得京东图书小程序首页的推荐位,可以展示在几千万粉丝前,向上级汇报也是很有面儿的事。
对于作者来说(别的品类可能是没有这一方):
一方面京东的给力支持,是平台重视自己作品的表现。
另一方面和供应商一样的道理,资源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而如果作者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他们肯定懂在文中嵌入小程序直接跳转比从阅读原文跳转到另外 app 的效果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我方来说:
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些新品来丰富整个小程序的页面。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者的知名度和流量,来为我们引流。
那么它解决了用户什么痛点呢?根据前面我们提到的场景理论,很明显,就是在合适的场合下及时地满足了他。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经典故事》新品预售。易中天老师的知名度和流量肯定都不用解释,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公众号。而我通过供应商果麦,在易中天在北京演讲「怎样阅读经典」的时候,争取到了他的公众号运营团队的支持,用我们的小程序在文中嵌入单品的形式来做新书承载:
这一次合作,仅仅公众号这个入口,就带来了 1000 多订单量(还是在前一周已经卖了一次的情况下),它还为我们小程序带去了 2 万多的新用户。
而随着项目的影响力的扩大,我们在新品发售中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和陶立夏做的新书预售,已经快要达到京东所有渠道的一半!而且合作模式也被固定了下来:
我方用小程序首页黄金位置+微信等媒体渠道推广资源换取作者和供应商使用我们小程序荐书 + 其他媒体渠道对京东图书小程序的。而跨界一点的例证就是,奇葩大会高嘉程在他的公众号里面仅仅绑定了我们和嵌入了菜单栏,就直到今天都在产生着订单。
场景应用三:迷你品牌日
这个场景和上面的场景二很类似,只不过这个场景涉及范围更大。同样,它借鉴了京东三超的「超级品牌日」的概念,我们给供应商做一个迷你的品牌日,在品牌日期间,我将小程序主页开放给供应商,主页全部放上供应商的品,从气氛渲染到页面选品都给予用户以强冲击力,刺激购买。
而在供应商侧,供应商因为本周的主页全部属于他们的原因,也会帮我们拉动很多公众号来为我们导流。比如说我们和果麦的「品牌日」,果麦就拉动了包括张皓宸,易中天,丁丁张等作者的公众号,覆盖粉丝近 500 万,全部为其品牌日造势,用户通过公众号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可进入品牌日界面,非常及时地满足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