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

点击搜索

发布

成化斗彩鸡缸杯的隐秘世界

区域:
鹤壁 > 山城
来源:
商家
供求:
求购
类别:
古董古玩
价格:
2000000 元




成化帝(1447—1487年),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亲为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庙号宪宗。
几乎每件历史上的文物,背后都有传奇故事。时光逝去,传奇也许会被披上一层迷雾,真假莫辨;文物却依旧在那里,与岁月悠悠相伴,更加熠熠生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其中的典型。
它本就出身皇家,地位尊贵。后世历代帝王,对它更是无比追捧。不足一掌的大小,雄踞瓷器神品之位。小小的斗彩鸡缸杯,内在大有乾坤。
神秘的来历
斗彩鸡缸杯烧制于明成化时期,因杯壁上画有鸡的图案,故此得名。关于杯子的来历,传说是成化帝为宠妃万贵妃所制。

这位成化帝,是明代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明朝皇帝大多都是人生中充满了故事,成化帝朱见深却是人生中充满了事故。
他两岁那年,瓦剌大举进攻明朝。朱见深的父皇、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潇洒地御驾亲征去了。一番壮志,却落得个悲惨下场:兵败如山倒,连皇帝本人都被俘虏。
国不能一日无君。太子朱见深才两岁,主小则国疑,在一些大臣的拥护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扶上位,即景泰帝。既然当上了皇帝,当然琢磨着皇位永固。于是,当后来瓦剌把朱祁镇放回来时,这位景泰帝不仅把哥哥软禁了,顺手还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把他赶出皇宫。懵懂年纪,朱见深便经历大起大落,尝尽人间辛酸。
好在朱见深刚被立为太子时,太后便派了一个19岁的宫女给他,叫万贞儿。后来的岁月,无论多么艰难,万贞儿都一路相伴,既像母亲,又像姐姐。
朱见深10岁那年,父亲抓住一个机会,发动了“夺门之变”,他也跟着又成了大明王朝的皇太子。但也许是童年时期的不安全感影响太大,此后一直到长大登基,朱见深还是离不开万贞儿,两人索性发展出一段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明史》中记载这个万贞儿“机警,善迎帝意……帝每有游幸,妃戎服前驱”。朱见深的母亲无法理解儿子怎会如此专宠这个老宫女,忍不住问他。朱见深的回答是:“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意思是这和年轻貌美无关,只是和她在一起,我心安。
史书上说,成化帝热衷于书画,艺术天分极高。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不知是不是回忆起了儿时被照顾的场景,便做成斗彩鸡缸杯,送给万贵妃赏玩。
当然也有人从另一个更血腥的版本解读:万贞儿37岁时,生下皇子。朱见深高兴坏了,立她为皇贵妃。可惜,这个孩子不满1岁就夭折了。再嗣无望,据说万贵妃此后为祸后宫,残害其他嫔妃和皇嗣,但朱见深出于一片真心,对她依然宠爱有加,不忍责难。这个鸡缸杯,或许是恳请她手下留情的一个暗示。
当然,也有学者分析此杯与万贵妃无关,画鸡的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另外,“鸡”和“吉”谐音,就是讨个吉利。
在故宫工作了40多年的瓷器专家叶佩兰告诉《环球人物》:“上述的这些说法,都只能是猜测。因为在目前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任何关于鸡缸杯来历的文字记载,甚至具体的制作年份都没有记录。”
明代瓷器之冠
叶佩兰能肯定的,是鸡缸杯无疑受成化帝个人影响很深。“故宫除了鸡缸杯,还有一批瓷器,都能看出成化帝的审美风格。”
这批瓷器,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用叶佩兰的话说,这称得上是当时大明王朝制瓷业的“高科技”。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洪武二年(1369年),就在景德镇成立了一个御窑厂。此后,每个时期瓷器的制作都与当朝皇帝的爱好息息相关。比如,永乐帝喜欢洁素的白瓷,“甜白瓷”就出现在他的治下;嘉靖帝好道教,当时的官窑瓷器里就多八卦、八仙一类的图案;宣德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斗彩”。“所谓斗彩,就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但在宣德时期,这个技术还只是初步尝试,仅在一些器物的局部使用。真正发扬光大,臻于,则是在成化时期。”叶佩兰说。
成化帝在明代皇帝中,不算是雄才大略的,登基之初倒是选贤任能,宽免赋税,似乎想有一番作为,但后来设立西厂、专宠万妃等,完全没有继承太祖朱元璋、永乐帝朱棣的那种豪迈气概。在瓷器上的表现更明显,他喜欢的器物,一改前朝浑厚的风格,以小器物为主,从式样、图案到规模,都以隽美、柔和为主。收藏界总说“成化无大器”,在故宫收藏中也是如此,和鸡缸杯一批的成化斗彩瓷器,如高士杯、三秋杯、婴戏杯、葡萄杯,都是很适合放在手心赏玩的小件,显然这位皇帝更关注内心的趣味。

明成化斗彩瓷器
据叶佩兰介绍,故宫所藏的斗彩鸡缸杯,高3.3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1厘米。敞口,卧足,硕底,形如水缸,给人以“小器大样”之感。杯外共4组纹饰:一组为兰花柱石;一组为芍药柱石;一组为子母鸡5只,雄鸡昂首长鸣,母鸡啄虫哺雏;另一组也绘子母鸡。色彩上,用红、绿、黄、赭和釉下青花结合,红彩鲜艳,黄绿彩光亮,醒目而活泼。
斗彩鸡缸杯流传至今的很少,全世界加起来不超过16件。“主要集中在故宫、台北故宫和一两家大的博物馆里,私人手中极其少见。”叶佩兰说。
其实别说数百年后的今天,就是在明代,斗彩也是一种“天家器物”,主要供宫廷赏玩,难得流落民间。从技艺上说,因为用料、用彩讲究,在釉上会着色三四种,多达6种,而且一种颜色中也有多个层次,比如光是黄色,就有杏黄、蜜蜡黄、姜黄多种,烧成后鲜亮夺目,加上胎体紧密莹薄,迎光似透明,有的甚至薄如蝉翼,自然深受追捧。
明人程哲在《蓉槎蠡说》中品评明代瓷器: “在胜朝则有永、宣、成、弘、正、嘉、万官窑,其品之高下,首成,次宣,次永,次嘉……”把成化瓷器推为明代瓷器之冠。
文学家沈德符在《野获编》里记载,成化后100年的万历朝,一对成化窑杯值白银100两。而在《神宗实录》里更是明确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对,值钱十万。”
为什么成化斗彩瓷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成化一朝,朝廷不断增加官瓷费用的投入,不管花费,只求结果。为烧成一件器物,不惜制作数十、数百,把其中拿出来上供朝廷,次品全都打碎。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当然出的都是精工细活。
每次出现都是传奇
一件古董,之所以成为经典至宝,就是因为稀世罕见。成化之后,鸡缸杯在历代都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对成化款斗彩的模仿之作。”所有皇帝中,乾隆无疑爱鸡缸杯,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在叶佩兰看来,这些后世仿作中,“康熙仿得比较接近于成化款;雍正鸡缸杯则为精品;乾隆朝仿制时,稍稍改变了型制,做的是小孩逗鸡图案,杯体也比较高。”

淡描青花鸡缸杯(明·成化)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清·康熙)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清·雍正)
到了近代,鸡缸杯在世间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一段传奇。
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币的价格购得一对成化斗彩鸡缸杯,被时人认为是“捡漏”的典范。仇焱之去世后,他的后人把鸡缸杯送上拍场。1980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竟然拍出了528万港元的高价,打破当时中国瓷器成交的世界纪录。买家则是有“小拿破仑”之称的日本藏家坂本五郎。
《马未都说陶瓷》一书中记载过一件事。1993年,他去日本游访,在坂本五郎家里做客。大家寒暄一番后,仆人托着一个黑漆描金的盘子出来敬茶。一看之下,吓了马未都一跳,居然是成化皇帝用来喝酒的斗彩鸡缸杯在盛茶汤。他很仔细地喝尽了古董杯里的茶汤——这是他平生喝过的贵的茶。
1999年4月,还是由香港苏富比执槌,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又一次易主。当时仇焱之的孙子仇国仕刚入职苏富比,坂本五郎把这件鸡缸杯拿来时,他还记得盒子是爷爷当年定做的。一番激烈的竞拍之后,以2917万港元的天价,再次创下当时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市场交易纪录。拍得这一拍品的,则是大名鼎鼎的“玫茵堂”主人。
玫茵堂,取自“玫瑰如茵”。名字听起来充满了中国风,其实却是一对瑞士兄弟——斯蒂芬·裕利及吉尔伯特·裕利。他俩所藏的一些中国瓷器珍品,可以和两岸故宫的藏品遥相辉映。裕利兄弟出生于菲律宾,他们的父亲很早就在马尼拉开商行,早年在远东生活的经历,让兄弟俩对亚洲艺术及文化极为痴迷。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已是苏富比亚洲区副的仇国仕,又一次推出这件“玫茵堂”珍藏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当时拍卖图录上的估价是2亿至3亿港元,经过短短7分钟的竞价,终以2.8124亿港元成交,又一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问鼎中国古代贵瓷器的宝座。买主则是上海藏家刘益谦。
高贵的鸡缸杯,从一开始似乎就站在一个大众难以企及的高度。它因为皇家而诞生,血脉中便绝非凡品,注定会一直坐在瓷器的皇座之上。
查看更多鹤壁艺术/工艺/收藏品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57190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