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点击搜索

发布

800农民遭非法吸储近3000万 大半辈子存款被骗

区域:
合肥 > 包河 > 包河周边
南皮县寨子镇石庄村在涉事合作社存款的部分村民。
7月26日,徐书生“跑”了、存在他那里的钱取不出来了,这个消息在沧州多个村间迅速传开。
徐书生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营业点就在寨子镇上离镇政府500余米远的地方。他通过镇上各村的信贷员,已吸收800余户村民至少2600万元存款,包括村民娶儿媳、看病、养老的钱,有的是村民攒了几十年的全部家产,少则数千元,多达75万余元,但徐书生却在7月25日前后突然消失。
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侦查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11名涉案人员已归案,涉案资金去向等问题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镇里合作社,存钱利息高
基于同村人之间的信任,村民们认为这是公家的单位,可以放心存钱。
寨子镇位于南皮县东南方30多公里外。近日,该镇大庄子村、石庄村等10多个村的村民谈论多的就是他们存在专业合作社的钱没了。
连日来,京华时报在寨子镇多个村庄采访了解到,在该合作社出现之前,大部分村民通过村里的信贷员,把自家积蓄的存款存在镇上的农村信用社或银行。
“我们离镇上太远,存取钱都不方便,当时农村信用社就在各村找了信贷员,帮助村民处理存取款业务”。大庄子村多名村民介绍,该村早的信贷员是张立生,“很多老人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记密码、签字了,村民在信贷员这里存取钱很方便,要存钱了他们到家里取,要取钱了就把钱送到家里,服务态度很好”。
几年前,村里突然多了个合作社。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资料显示,徐书生任法人代表的寨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业务范围一栏注明,该社以成员为服务对象,为成员提供谷物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仅供成员内部使用,不得外销);组织收购、销售成品涉及同类种植农作物的产品等。
“这个合作社可以存钱,1万元1年能比存在银行多拿五六十元的利息”,2010年前后,寨子镇的村民被信贷员告知,可以将钱存在该合作社。大庄子村村民张立浩就是在该合作社成立后不久成为一名信贷员。张立浩曾不断向村民介绍,如果把钱存在合作社,利息会比存在农村信用社高一点。
大庄子村村民张仲明今年60岁。2011年4月,他来到张立浩家,让其帮忙把16000元钱存在信用社。
和其他来存钱的村民一样,张仲明事先对该合作社有些怀疑,“他说没事,这不是糊弄人的,合作社有牌子,也有营业执照”,张仲明称,基于同村人之间的信任,张仲明等村民据此认为这是公家的单位,可以放心存钱,“我们想的是只要能随时存钱、随时取钱就行了,也图个方便”。
双方约定,存期为一年,定期,利息960元。一年后,张仲明又添了1040元,将本息共计18000元继续又存了进去。到了今年,张仲明在合作社共存了58000元。
该村61岁的村民狄国胜也于3年前开始在张立浩处存钱,到今年陆续存了85000元。他称,自己患有偏瘫,63岁的妻子李国瑞也有心脏病,为了取钱时方便,就把钱存在了张立浩处。3个月前,李国瑞突然犯病,医生说需要安装支架,狄国胜就找到张立浩,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取钱,“他说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给,我们都很信任他”。
大庄子村村支书介绍,该村70%以上的农户都把钱存在了信贷员处,共有160多户,共计600余万元。
有人急用钱,负责人失联
有村民要娶儿媳用钱,信贷员取钱时发现合作社负责人徐书生“跑”了,这才发现出大事了。
村民李孝中,今年58岁。他告诉京华时报,自己22岁的儿子原定于今年10月份娶媳妇,眼下正需用钱,彩礼钱、酒席钱加一起要17万元左右。
这些年,李孝中去过北京、天津做绿化工人,也在沧州本地做过建筑工,搬砖、砌墙、建房等力气活都干过。以前,李孝中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存入位于邻乡街上的潞灌乡农村信用社,2012年,他听说很多村民把钱存在了村里信贷员处,自己就先取了2万元,交给本村信贷员陈国良,并于一年之后取到了1200元的利息现金。到2016年,李孝中家已在合作社存了21万元钱,“这一辈子就攒下这么多钱,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
7月26日,李孝中给村子里的信贷员陈国良打电话,“我说我们家现在用钱,27日或28日能拿到钱就行,他说可以”。但当晚7点多,李孝中就听邻居说合作社的负责人徐书生“跑”了,他赶紧继续给陈国良打电话,但提示对方无法接通,“找不到人,只能等着”。
从石庄村的村民代表、73岁的村民石景友了解到,据村民粗略统计,该村80%农户都在信贷员处存钱了,共计700余万元,“多的20多万,少的1万多,很多村民直接把钱从其他银行取出来放在这里”。
查看更多合肥其他商务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316817)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