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频区容易受到损伤
1.年龄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开始衰老退化,年龄越大,听力就越有可能老化,这也叫“老年性耳聋”,早期以高频下降为主。
2.噪音性
外耳道自然共振峰为2000Hz-4000Hz,在此范围内耳道对声音增益大。故容易在4000Hz-6000Hz频率范围内出现听力损失,直至全频段。比如长时间戴耳机,时间越长,损伤越重。
3.性
高频的感知主要是由耳蜗外毛细胞进行的。耳蜗底周基底膜毛细胞含有比顶端毛细胞更低的抗氧化酶,故氨基糖苷类耳毒性出现的听力损失,呈“v”型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开始衰老退化,年龄越大,听力就越有可能老化,这也叫“老年性耳聋”,早期以高频下降为主。
2.噪音性
外耳道自然共振峰为2000Hz-4000Hz,在此范围内耳道对声音增益大。故容易在4000Hz-6000Hz频率范围内出现听力损失,直至全频段。比如长时间戴耳机,时间越长,损伤越重。
3.性
高频的感知主要是由耳蜗外毛细胞进行的。耳蜗底周基底膜毛细胞含有比顶端毛细胞更低的抗氧化酶,故氨基糖苷类耳毒性出现的听力损失,呈“v”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