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

点击搜索

发布

戴助听器感觉很闷怎么办

区域:
惠州 > 惠阳
据调查报告;听障人士对助听器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助听器不够美观;

②.带上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③.助听器使用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助听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变得非常小巧,并随着人们对助听器的认识和观念不断变化,外观与佩戴者自卑心理这两个问题都已得到了根本性变化。

唯有第三个问题复杂,有患者自身因素,也有助听器的原因,较难解决,其中堵耳效应就是一大问题。

当不佩戴助听器,耳道处于开放状态时,外来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至鼓膜的过程中会产生共振,可将声音提高约20dB左右。此外,自己说话时,主要是通过骨传导路径,即自己说话的声音直接振动颅骨(脑袋),越过外耳和中耳,直达内耳;骨传导会将自己说话声音的低频提高,耳道开放状态不易察觉这种改变。

而当外耳道口被助听器堵塞后,会出现骨导听阈降低的现象,共振减弱了,低频提高明显了,会造成佩戴者耳部发闷、发涨,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

戴助听器感觉很闷,怎么办?(图1)

出现了此类堵耳的问题,

那验配师该如何解决呢?

研究表示,助听器佩戴者对自己说话声音的可接受程度与低频增益有关。使用通气孔解决堵耳效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将残余耳道开放。

如下图所见,当通气孔内径小于1mm时,其基本上不能解决佩戴者产生的堵耳效应(如图中红色曲线所示,1mm堵耳效应曲线几乎与堵耳式耳模重合);

戴助听器感觉很闷,怎么办?(图2)

当通气孔内径达到3.5mm时,其基本可以有效地解决佩戴者的堵耳效应(如图中蓝色曲线所示,3.5mm堵耳效应曲线与开放声管在低频部分基本重合)。

不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并不是直接影响堵耳效应效果的标准。堵耳效应是否能被有效的解决,取决于通气孔的声学质量与残余耳道、鼓膜之间的关系。

因此,为了匹配不同听力损失患者的耳道情况,助听器制造商现已推出声学等效通气孔(AEV)和声学匹配通气孔(AOV),从而直接根据佩戴者的耳道情况,制作优化的通气孔。
查看更多惠州其他生活服务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389566)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