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麓书院分享中考易错知识点
一、有关“一”类
1.一种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2.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3.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一个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5.一个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6.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7.一种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0.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有关“二”类
1.刑罚两大类别:主刑和附加刑。
2.①网络交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法律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②网络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等。
3. ①竞争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②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③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4.遗产的两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5.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6.“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7.①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
8.我国两大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
10.①文化的两大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11.建设“两型”社会是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2. ①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个是在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两个阶段
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有关“三”类
1.法律三大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③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2.犯罪三个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3.违法行为三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诉讼三类别: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5.礼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判断是非的标准。
8.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三个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其实质(本质)就是发展问题。
9.三个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1.①公有制经济三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份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四种成份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份。
12.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3.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总体小康的三个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14.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区分)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15. 义务教育的三个显著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有关“四”类
1.四大心理品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财产所有四大权利: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5.依法治国四环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四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9.我国的四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大职权:高立法权、高监督权、高任免权、高决定权。
11.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2.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有关“五”类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六、有关“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实现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科学立法。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严格执法。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公正司法。
依法治国的“法”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核心(首先)是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思想道德建设:①核心:为人民服务 ②原则:集体主义 ③重点:诚信意识
七、有关“制度”的问题
1.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大公约数,画出大同心圆。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主参与的重要渠道)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广泛的途径)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八、有关“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
2.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3.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6.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佳方式:“一国两制”。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我国人口现状
11.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目前环境形势依然想当严峻,不容乐观。
12.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现状、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要求是:民族平等。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一种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2.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3.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一个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5.一个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6.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7.一种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0.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有关“二”类
1.刑罚两大类别:主刑和附加刑。
2.①网络交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法律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②网络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等。
3. ①竞争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②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③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4.遗产的两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5.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6.“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7.①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
8.我国两大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
10.①文化的两大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11.建设“两型”社会是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2. ①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个是在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两个阶段
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有关“三”类
1.法律三大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③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2.犯罪三个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3.违法行为三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诉讼三类别: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5.礼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判断是非的标准。
8.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大问题(三个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其实质(本质)就是发展问题。
9.三个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1.①公有制经济三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份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四种成份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份。
12.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3.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总体小康的三个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14.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区分)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15. 义务教育的三个显著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有关“四”类
1.四大心理品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财产所有四大权利: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5.依法治国四环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四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9.我国的四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大职权:高立法权、高监督权、高任免权、高决定权。
11.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2.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有关“五”类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六、有关“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实现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科学立法。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严格执法。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公正司法。
依法治国的“法”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核心(首先)是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思想道德建设:①核心:为人民服务 ②原则:集体主义 ③重点:诚信意识
七、有关“制度”的问题
1.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大公约数,画出大同心圆。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主参与的重要渠道)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广泛的途径)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八、有关“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
2.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3.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6.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佳方式:“一国两制”。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我国人口现状
11.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目前环境形势依然想当严峻,不容乐观。
12.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现状、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要求是:民族平等。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