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城西名思:孩子智力没问题,就是懒得写作业对策
名思教育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特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规律,遵循地域教育要求,推出“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即每个学科一位名师辅导一位学生),在传授学习知识、解决学习困难的同时,对学生学习行为、态度、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我叫涛,今年14了,上初二。现在我正在我的书桌前写检讨书,这是第四稿,我知道这次躲不过去了,我真的很过分。前几稿我都是糊弄的,这次,当我认真去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我自己都很惊讶,我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其实,我只是不想写作业。整个寒假的作业那么多,我一个字都没写,补都没法补,但老师这关又过不去,我就趁乱找了班里一个和我字很像的同学的作业,他的作业没写名字,我就写上我的名字交了上去,当然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我真是鬼迷心窍了,那些我自以为聪明的做法,回头想想傻得可笑。
我爸是个乘警,终年跑火车,一个月只在家呆几天,我妈是个民警,很忙,晚上经常10点以后才回家,她回来我已经睡了,我上学时,她还没起。这使得我拥有一个无比自由的童年,小学放学回家就是疯玩,作业由糊弄着写点到后压根不写,开始我也害怕,因为老师会找我家长,我妈还好一点,就是批评,要是我爸知道了,那一顿打是免不了的了,好在我爸在家的时候不多,咬咬牙老实个一两天就是了,我知道他们根本没时间管我,胆子便越来越大了。我开始说谎,编各种瞎话熬过了一关又一关,写作业的习惯终究没能养成,但对付老师家长的经验却越来越丰富了。不过,这次的事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过分了,这种做法太让人瞧不起了,我觉得这两天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但是,一想到老老实实去完成那些作业,我真的觉得那太难了,太痛苦了,我根本做不到呀……
这个案例反映出了学生不写作业的现象中棘手的一类问题——即学生自身懒惰。有点小聪明,胆子比较大,没有养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而家长又疏于管教或管教无方,导致学生长期不写作业,甚至为了逃避写作业而说谎、欺骗,如此发展下去,这种学生,就不是学品欠佳,而是人品堪忧了。这种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老师、家长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细心观察这类学生,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有能力把作业写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历史,成绩不好但也不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还混得过去”,这得益于他们的小聪明。不过,这点小聪明使他们的学业没有红灯高挂自然是好事,但用于他途,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如案例中的涛,他一门心思把那点小聪明用在如何对付老师家长身上了。事实上,只要你给他们一定的压力,短期内他们也能把作业写好。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懒惰成性,监管力度稍弱,他们就故态复萌,而且胆子比较大。其实不愿意写作业的学生是很多的,但是不敢不写,这类学生就敢于不写,他们不太害怕惩罚,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惩罚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和牺牲玩的时间完成作业相比,他们宁愿选择接受惩罚。
方法1:约束和陪伴并用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懒惰任性的学生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这种学生,先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出于各种原因从来不过问孩子的作业写没写,孩子每天放学就知道疯玩,在家差不多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小学低年级还写点作业,到高年级和中学,就放肆不写了。老师请家长,家长因忙或面子问题等不去,或者去了,回家把孩子打一顿后,继续放任不管,使得孩子完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到了涛这种地步,教育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有精力和时间的家长未雨绸缪,在孩子上小学之初及小升初之时,密切关注孩子,经常陪伴孩子,帮助约束孩子在初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事半功倍的办法。问题已经形成或日益严重则要积极面对,不可逃避,不可在孩子身上发泄愤怒,要积极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合作,低限度也要保持等待孩子长大的耐心。家长的这种心态,对孩子改正缺点至关重要。
如果家庭的经济情况允许,家长又实在很忙,可以考虑请一位家庭教师暂时陪伴孩子写作业,逐渐形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家庭教师再撤出。如果家里经济困难,但孩子人品并不差,则可以考虑把他安排到一个同学家去每天共同写作业,以期逐渐形成写作业的习惯。学校若有放学后的辅导班,可以鼓励孩子参加。
方法2:点滴小事下功夫
学生往往在长期经常不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尊心、上进心。这就要求家长、老师放弃打骂、说教,既然这样的教育手段无用甚至起反作用,我们何苦为之?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点滴小事,抓住一切契机,在如何帮助孩子重拾自尊,怎样促进孩子产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上下点“水磨”功夫。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方法3:寻求老师帮助
这类学生在开始努力按时完成作业时会很不适应,因为他就没这习惯,家长不妨与老师配合,依具体情况采用循序渐进之法。即,开始每天给孩子留半个小时的作业,只要求他稳稳地坐半小时,完成相应的作业即可,半小时能够坐住了,而且孩子尝到甜头了,至少感觉到写作业其实没那么痛苦没那么难了,就延长至四十五分钟,然后一小时等等,依此类推,直至形成好的习惯。
总之,转变这种脑子聪明、思想懒惰、习惯不好、已经“撂荒”的学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而且要有学生出现“反复”现象的心理准备,只要总体呈上升趋势就好。
我叫涛,今年14了,上初二。现在我正在我的书桌前写检讨书,这是第四稿,我知道这次躲不过去了,我真的很过分。前几稿我都是糊弄的,这次,当我认真去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我自己都很惊讶,我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其实,我只是不想写作业。整个寒假的作业那么多,我一个字都没写,补都没法补,但老师这关又过不去,我就趁乱找了班里一个和我字很像的同学的作业,他的作业没写名字,我就写上我的名字交了上去,当然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我真是鬼迷心窍了,那些我自以为聪明的做法,回头想想傻得可笑。
我爸是个乘警,终年跑火车,一个月只在家呆几天,我妈是个民警,很忙,晚上经常10点以后才回家,她回来我已经睡了,我上学时,她还没起。这使得我拥有一个无比自由的童年,小学放学回家就是疯玩,作业由糊弄着写点到后压根不写,开始我也害怕,因为老师会找我家长,我妈还好一点,就是批评,要是我爸知道了,那一顿打是免不了的了,好在我爸在家的时候不多,咬咬牙老实个一两天就是了,我知道他们根本没时间管我,胆子便越来越大了。我开始说谎,编各种瞎话熬过了一关又一关,写作业的习惯终究没能养成,但对付老师家长的经验却越来越丰富了。不过,这次的事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过分了,这种做法太让人瞧不起了,我觉得这两天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但是,一想到老老实实去完成那些作业,我真的觉得那太难了,太痛苦了,我根本做不到呀……
这个案例反映出了学生不写作业的现象中棘手的一类问题——即学生自身懒惰。有点小聪明,胆子比较大,没有养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而家长又疏于管教或管教无方,导致学生长期不写作业,甚至为了逃避写作业而说谎、欺骗,如此发展下去,这种学生,就不是学品欠佳,而是人品堪忧了。这种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老师、家长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细心观察这类学生,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有能力把作业写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历史,成绩不好但也不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还混得过去”,这得益于他们的小聪明。不过,这点小聪明使他们的学业没有红灯高挂自然是好事,但用于他途,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如案例中的涛,他一门心思把那点小聪明用在如何对付老师家长身上了。事实上,只要你给他们一定的压力,短期内他们也能把作业写好。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懒惰成性,监管力度稍弱,他们就故态复萌,而且胆子比较大。其实不愿意写作业的学生是很多的,但是不敢不写,这类学生就敢于不写,他们不太害怕惩罚,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惩罚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和牺牲玩的时间完成作业相比,他们宁愿选择接受惩罚。
方法1:约束和陪伴并用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懒惰任性的学生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这种学生,先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出于各种原因从来不过问孩子的作业写没写,孩子每天放学就知道疯玩,在家差不多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小学低年级还写点作业,到高年级和中学,就放肆不写了。老师请家长,家长因忙或面子问题等不去,或者去了,回家把孩子打一顿后,继续放任不管,使得孩子完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到了涛这种地步,教育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有精力和时间的家长未雨绸缪,在孩子上小学之初及小升初之时,密切关注孩子,经常陪伴孩子,帮助约束孩子在初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事半功倍的办法。问题已经形成或日益严重则要积极面对,不可逃避,不可在孩子身上发泄愤怒,要积极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合作,低限度也要保持等待孩子长大的耐心。家长的这种心态,对孩子改正缺点至关重要。
如果家庭的经济情况允许,家长又实在很忙,可以考虑请一位家庭教师暂时陪伴孩子写作业,逐渐形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家庭教师再撤出。如果家里经济困难,但孩子人品并不差,则可以考虑把他安排到一个同学家去每天共同写作业,以期逐渐形成写作业的习惯。学校若有放学后的辅导班,可以鼓励孩子参加。
方法2:点滴小事下功夫
学生往往在长期经常不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尊心、上进心。这就要求家长、老师放弃打骂、说教,既然这样的教育手段无用甚至起反作用,我们何苦为之?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点滴小事,抓住一切契机,在如何帮助孩子重拾自尊,怎样促进孩子产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上下点“水磨”功夫。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方法3:寻求老师帮助
这类学生在开始努力按时完成作业时会很不适应,因为他就没这习惯,家长不妨与老师配合,依具体情况采用循序渐进之法。即,开始每天给孩子留半个小时的作业,只要求他稳稳地坐半小时,完成相应的作业即可,半小时能够坐住了,而且孩子尝到甜头了,至少感觉到写作业其实没那么痛苦没那么难了,就延长至四十五分钟,然后一小时等等,依此类推,直至形成好的习惯。
总之,转变这种脑子聪明、思想懒惰、习惯不好、已经“撂荒”的学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而且要有学生出现“反复”现象的心理准备,只要总体呈上升趋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