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品仓项目_云品仓属于哪个公司_云品仓导师
云品仓项目_云品仓属于哪个公司_云品仓导师,云品仓导师微信:13764085840,做过四年资源对接,商业模式:云品仓全面整合了信任模式、直供新零售模式、分享经济三大模式,独创成为自己专属的移动社交电商商业模式。
欢迎来到云品仓星云联盟大家庭🏘群内将给所有VIP店主提供:
1云品仓新活动信息
2云品仓和星云联盟渠道系统输出的丰富商品素材
3星云联盟新活动信息
4星云联盟智慧体系—VIP系统课程
2019我们携手并进,从云品仓VIP群,开启事业崭新的一页
提到“云品仓”可能大家会很陌生,云品仓是唯品会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由唯品会100%持股。首先什么是社交电商呢?社交电商就是利用你的人际关系,传播并获得成交,什么是人际关系?你身边每个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陌生人都属于人际关系,这里就会有人又会有疑问,陌生人怎么会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呢?其实今天很多陌生人看到你的分享,也会去购买,所以说他们当然也是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然从陌生人到朋友关系的转变是需要你去维系的。在社交电商里这种关系是靠什么去维系的呢,社交电商说白了也是电商,电商就是卖产品,那么你的产品质量要过硬,你的售后一定要好。这样才能维系好社交电商里边的人际关系,社交电商平台里边的的产品不像是保时捷,等那样的非生活必需品,那么需要你去花费高额的时间成本去打造关系,获取信任,我们社交电商平台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必须品,所以说成交的几率就要高的多,因为这个东西是你购买频率非常高的,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刚需产品,这就是社交电商。
大家都知道唯品会是全国大的品牌特卖电商平台,那为什么还要去专门做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呢?
唯品会的营收增速放缓以及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一方面是内部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其面临传统电商流量天花板的困局,受制于传统电商用户增速放缓、获客成本增加以及微信生态对流量 的稀释和分流因素,电商行业流量红利已经不再,为此唯品会在近一年里携手腾讯、京东,借助外部势力扩张其流量入口而且开始布局社交电商,18年7月发布社交电商平台云品仓,在唯品会由传统电商转型社交电商的路上是顺利的,快速的,那么我相信唯品会的明天,云品仓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云品仓是社交电商平台,它就包含了社交电商平台的基因,那么想要创业的人该怎么通过唯品会云品仓创业,云品仓的收益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种就是你可以直接推荐平台的产品,给到身边的用户,他们购买之后呢你就可以获得产品的佣金,比例在10%-30%不等,如果自己购买 的话也可以享受到这部分的佣金,给推广者带来优惠,真正的做到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第二种就是推广店主,让你的社交圈子里边的人也跟你一样成为你旗下的一个店主,那么你也会得到团队的奖励。这些收入在云品仓的后台都是可以看到的。现在加入社交电商是时机,同时也是加入云品仓的时机,能不能抓住社交电商现在的红利期就看你自己想不想去做,去努力,
所以我相信唯品会的明天,云品仓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由于现在阿里和京东等财报很少公布GMV,所以想了解电商市场的繁荣程度,观察窗口就是双11和618等大促,特别是双11的平台销售情况。今年双11,阿里和京东虽然业绩同比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
先来看看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成绩单:全平台的交易额达到了2135亿元,这也是10年来双11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堪称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与2017年的1682亿元相比,天猫今年双11增加了453亿元,不考虑未付款和退货等因素的话,这几乎等于增长了一个家乐福中国(2017年其销售额为49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京东增长的很大,增速却在持续下滑。今年天猫双11交易额同比增速仅为26.93%,连续三年低于50%,更是首次跌破30%。京东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今年双11好物节期间的成交额为1598亿元,同比2017年的1271亿元增长25.73%,甚至还略低于阿里。如果剔除国内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两大巨头今年双11的真实增速只有2成左右。
二线阵营中的苏宁、唯品会、国美、亚马逊等,除了苏宁在阿里流量扶持下增速稍快之外,其他平台的表现整体与阿里、京东相仿。其中,国美开始显现出跟不上节奏的颓势,今年前三季度收入509.92亿元,同比不升反降,竟然减少11.21%。如果无法尽快进行切实有效的策略调整,国衰败恐怕难以逆转。
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品质电商,曾经在前两年带起一阵小旋风,一度被视为电商第三极新势力。当时阿里和京东为了防御阻击,各自推出了淘宝心选(现更名为天猫心选)和京造。但如今看来,品质电商只是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前景虽好但体量有限,难以支撑平台梦想。即使能达到与偶像无印良品的高度,也不过百亿元的规模(无印良品全球营收约合222亿元)。
巧合的是,小米有品2018年的目标就是实现成交额突破100亿元。这个体量,别说挑战阿里、京东,可能连苏宁、唯品会、国美等二线对手一时都难以超越。
也就是说,品质电商虽然仍处于增长期,但成长速度远不足以威胁到阿里、京东的市场地位。在认清市场现状之后,网易严选和小米有品纷纷以品牌或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各大电商平台。此举反映出了品质电商们务实的一面,也意味着它们基本放弃了与巨头正面竞争的平台梦。
真正的变化是,社交电商势力以集团军的形式全面崛起。千亿量级的拼多多7月在美上市,无论人们支持还是反对,都应该是今年电商市场的大,其市值一度逼近京东。
2017年销售近百亿元的云集,今年的目标是300亿元,9月也传出了寻求赴美IPO的消息,计划筹资10亿美元。主打专业清理品牌库存的爱库存,成立仅一年多,单月GMV就已突破6亿元,一年之内连续三次获得了巨头融资,总额超过了两亿美元。
其他社交电商平台则在生鲜、大健康等垂直领域发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再算上社区拼团的话,社交电商已不再是电商市场上可有可无的龙套演员,而转变为资本寒冬中亮丽的风景
新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是社交电商爆发的主因,并从营销、渠道和体验上推动中国零售业开启新的模式。
社交电商得以蓬勃发展,除了互联网巨头不计代价对于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小程序的兴起,某种程度上也缘于几年前微商“野蛮粗暴”的生长,
但伴随着消费心态和需求的理性,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要求的双双提升,以及更多规模企业的介入,在品质与体验上越走越远的原始微商模式日趋式微,走向衰落,逐渐退出社交电商的主流阵地。
与此同时,社交电商的市场和用户逐年递增。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5.1亿人,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5.5亿——消费潜力毋庸置疑。具体到拼团,2018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达3.32亿人,潜在用户规模同样巨大。
这也意味着,作为渠道的一个重要补充,购物的社交化趋势已初步成型——这一点,从拼多多刚刚公布的2018Q4财报上也有所体现:12个月里活跃买家达到4.185亿,同比增幅71%。
所有的消费现象表明,社交电商会是实体零售未来价值再现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失去的一个机遇:44.7%的用户会在移动社交直接购买看中的商品。
但正所谓五环外和五环内的段子,一如《灵兽》在2019年中国零售业预测一文中指出的,消费升级是趋势,消费降级也是趋势,两种现象会长期并存,且互不矛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真实的中国,“拼多多”里也藏着一个同样真实的中国。
因为中国的消费是割裂的,无法用单一的升级或降级来进行概括。中国市场太大,发展并不均衡,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还有乡镇市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称之两个世界。换句话说,中国的消费市场远不止二元,是一个三元四元甚至五元的多元市场。
微商分销模式神不知鬼不觉地遍地开花。参与其中的既有电商巨头也有成立四五年模式已经成熟的第二梯队玩家,更有不计其数叫都叫不上名字的创业公司。
为什么这一模式受到追捧?
首先,流量成本高企依然是电商不能承受之痛。
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抑或做应用商店推广亦、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
在创业热潮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把线下门店砍掉开始做线上交易平台。创始人马成曾透露,由于二手奢侈品单价高,当时获得一个下单用户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关键字竞价和应用商店优化。
“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哪边便宜就去哪边,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就算他来你的平台下单,获客成本也赚不回来。”用户在胖虎平台上达成交易,它收取2%的佣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单价,远不够支付流量成本,在线上尝试了两个月就停止购买流量。
2016年后,流量价格对创业者来说已经贵到难以承受。
有创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购买流量,多时一个月要花掉五六百万元人民币。“如果一家公司只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轮,那他们融的钱还不够投广告”。
2016年,海淘电商蜜淘倒闭。它在2014年获得B轮融资后,用补贴打价格战,耗费千万元买广告,以获取流量以及用户。但当更强的对手入场,同时遭遇互联网寒潮,终兵败如山倒。
相比较之下,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处于价格洼地。做跨境食品电商的格格家,在2017年同时做微信分销。创始人李潇另设团队上线一款新App,环球捕手。据一位接近李潇的人士透露,两者运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环球捕手完成的订单数几乎是格格家的10倍。
欢迎来到云品仓星云联盟大家庭🏘群内将给所有VIP店主提供:
1云品仓新活动信息
2云品仓和星云联盟渠道系统输出的丰富商品素材
3星云联盟新活动信息
4星云联盟智慧体系—VIP系统课程
2019我们携手并进,从云品仓VIP群,开启事业崭新的一页
提到“云品仓”可能大家会很陌生,云品仓是唯品会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由唯品会100%持股。首先什么是社交电商呢?社交电商就是利用你的人际关系,传播并获得成交,什么是人际关系?你身边每个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陌生人都属于人际关系,这里就会有人又会有疑问,陌生人怎么会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呢?其实今天很多陌生人看到你的分享,也会去购买,所以说他们当然也是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然从陌生人到朋友关系的转变是需要你去维系的。在社交电商里这种关系是靠什么去维系的呢,社交电商说白了也是电商,电商就是卖产品,那么你的产品质量要过硬,你的售后一定要好。这样才能维系好社交电商里边的人际关系,社交电商平台里边的的产品不像是保时捷,等那样的非生活必需品,那么需要你去花费高额的时间成本去打造关系,获取信任,我们社交电商平台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必须品,所以说成交的几率就要高的多,因为这个东西是你购买频率非常高的,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刚需产品,这就是社交电商。
大家都知道唯品会是全国大的品牌特卖电商平台,那为什么还要去专门做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呢?
唯品会的营收增速放缓以及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一方面是内部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其面临传统电商流量天花板的困局,受制于传统电商用户增速放缓、获客成本增加以及微信生态对流量 的稀释和分流因素,电商行业流量红利已经不再,为此唯品会在近一年里携手腾讯、京东,借助外部势力扩张其流量入口而且开始布局社交电商,18年7月发布社交电商平台云品仓,在唯品会由传统电商转型社交电商的路上是顺利的,快速的,那么我相信唯品会的明天,云品仓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云品仓是社交电商平台,它就包含了社交电商平台的基因,那么想要创业的人该怎么通过唯品会云品仓创业,云品仓的收益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种就是你可以直接推荐平台的产品,给到身边的用户,他们购买之后呢你就可以获得产品的佣金,比例在10%-30%不等,如果自己购买 的话也可以享受到这部分的佣金,给推广者带来优惠,真正的做到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第二种就是推广店主,让你的社交圈子里边的人也跟你一样成为你旗下的一个店主,那么你也会得到团队的奖励。这些收入在云品仓的后台都是可以看到的。现在加入社交电商是时机,同时也是加入云品仓的时机,能不能抓住社交电商现在的红利期就看你自己想不想去做,去努力,
所以我相信唯品会的明天,云品仓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由于现在阿里和京东等财报很少公布GMV,所以想了解电商市场的繁荣程度,观察窗口就是双11和618等大促,特别是双11的平台销售情况。今年双11,阿里和京东虽然业绩同比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
先来看看今年天猫双十一的成绩单:全平台的交易额达到了2135亿元,这也是10年来双11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堪称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与2017年的1682亿元相比,天猫今年双11增加了453亿元,不考虑未付款和退货等因素的话,这几乎等于增长了一个家乐福中国(2017年其销售额为49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京东增长的很大,增速却在持续下滑。今年天猫双11交易额同比增速仅为26.93%,连续三年低于50%,更是首次跌破30%。京东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今年双11好物节期间的成交额为1598亿元,同比2017年的1271亿元增长25.73%,甚至还略低于阿里。如果剔除国内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两大巨头今年双11的真实增速只有2成左右。
二线阵营中的苏宁、唯品会、国美、亚马逊等,除了苏宁在阿里流量扶持下增速稍快之外,其他平台的表现整体与阿里、京东相仿。其中,国美开始显现出跟不上节奏的颓势,今年前三季度收入509.92亿元,同比不升反降,竟然减少11.21%。如果无法尽快进行切实有效的策略调整,国衰败恐怕难以逆转。
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品质电商,曾经在前两年带起一阵小旋风,一度被视为电商第三极新势力。当时阿里和京东为了防御阻击,各自推出了淘宝心选(现更名为天猫心选)和京造。但如今看来,品质电商只是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前景虽好但体量有限,难以支撑平台梦想。即使能达到与偶像无印良品的高度,也不过百亿元的规模(无印良品全球营收约合222亿元)。
巧合的是,小米有品2018年的目标就是实现成交额突破100亿元。这个体量,别说挑战阿里、京东,可能连苏宁、唯品会、国美等二线对手一时都难以超越。
也就是说,品质电商虽然仍处于增长期,但成长速度远不足以威胁到阿里、京东的市场地位。在认清市场现状之后,网易严选和小米有品纷纷以品牌或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各大电商平台。此举反映出了品质电商们务实的一面,也意味着它们基本放弃了与巨头正面竞争的平台梦。
真正的变化是,社交电商势力以集团军的形式全面崛起。千亿量级的拼多多7月在美上市,无论人们支持还是反对,都应该是今年电商市场的大,其市值一度逼近京东。
2017年销售近百亿元的云集,今年的目标是300亿元,9月也传出了寻求赴美IPO的消息,计划筹资10亿美元。主打专业清理品牌库存的爱库存,成立仅一年多,单月GMV就已突破6亿元,一年之内连续三次获得了巨头融资,总额超过了两亿美元。
其他社交电商平台则在生鲜、大健康等垂直领域发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再算上社区拼团的话,社交电商已不再是电商市场上可有可无的龙套演员,而转变为资本寒冬中亮丽的风景
新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是社交电商爆发的主因,并从营销、渠道和体验上推动中国零售业开启新的模式。
社交电商得以蓬勃发展,除了互联网巨头不计代价对于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小程序的兴起,某种程度上也缘于几年前微商“野蛮粗暴”的生长,
但伴随着消费心态和需求的理性,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要求的双双提升,以及更多规模企业的介入,在品质与体验上越走越远的原始微商模式日趋式微,走向衰落,逐渐退出社交电商的主流阵地。
与此同时,社交电商的市场和用户逐年递增。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5.1亿人,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5.5亿——消费潜力毋庸置疑。具体到拼团,2018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达3.32亿人,潜在用户规模同样巨大。
这也意味着,作为渠道的一个重要补充,购物的社交化趋势已初步成型——这一点,从拼多多刚刚公布的2018Q4财报上也有所体现:12个月里活跃买家达到4.185亿,同比增幅71%。
所有的消费现象表明,社交电商会是实体零售未来价值再现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失去的一个机遇:44.7%的用户会在移动社交直接购买看中的商品。
但正所谓五环外和五环内的段子,一如《灵兽》在2019年中国零售业预测一文中指出的,消费升级是趋势,消费降级也是趋势,两种现象会长期并存,且互不矛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真实的中国,“拼多多”里也藏着一个同样真实的中国。
因为中国的消费是割裂的,无法用单一的升级或降级来进行概括。中国市场太大,发展并不均衡,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还有乡镇市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称之两个世界。换句话说,中国的消费市场远不止二元,是一个三元四元甚至五元的多元市场。
微商分销模式神不知鬼不觉地遍地开花。参与其中的既有电商巨头也有成立四五年模式已经成熟的第二梯队玩家,更有不计其数叫都叫不上名字的创业公司。
为什么这一模式受到追捧?
首先,流量成本高企依然是电商不能承受之痛。
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无论是低价补贴,还是百度关键词竞价,抑或做应用商店推广亦、找明星代言,说到底都是花钱买流量的模式。
在创业热潮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把线下门店砍掉开始做线上交易平台。创始人马成曾透露,由于二手奢侈品单价高,当时获得一个下单用户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关键字竞价和应用商店优化。
“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哪边便宜就去哪边,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就算他来你的平台下单,获客成本也赚不回来。”用户在胖虎平台上达成交易,它收取2%的佣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单价,远不够支付流量成本,在线上尝试了两个月就停止购买流量。
2016年后,流量价格对创业者来说已经贵到难以承受。
有创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购买流量,多时一个月要花掉五六百万元人民币。“如果一家公司只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轮,那他们融的钱还不够投广告”。
2016年,海淘电商蜜淘倒闭。它在2014年获得B轮融资后,用补贴打价格战,耗费千万元买广告,以获取流量以及用户。但当更强的对手入场,同时遭遇互联网寒潮,终兵败如山倒。
相比较之下,通过微信群裂变、朋友圈传播而产生的社交流量,处于价格洼地。做跨境食品电商的格格家,在2017年同时做微信分销。创始人李潇另设团队上线一款新App,环球捕手。据一位接近李潇的人士透露,两者运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环球捕手完成的订单数几乎是格格家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