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办理知识产权贯标有什么好处
知识产权贯标除了能补贴还有什么用?
在这个全民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IP获得成功。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将自身的核心IP管理规范,就能成为产品的质量保证。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标准是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先进经验,经过提炼、总结,结合我国广大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编成,因此,它既具有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高度,也符合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知识产权贯标早在长三角地区企业中得以实施、推行,此后迅速遍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如此迅猛的普及速度,一方面得益于标准本身含金量高、普适性强,确实能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大力推广。尤其是政府资源,大到国家层面、小到当地政府,均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并配套相应的补助资金,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贯标队伍中。
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贯标”,是贯彻标准的简称,本文所说的标准,是指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该标准于2013年2月7日发布,3月1日实施,主要目的是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GB/T 29490-2013标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企业,从目前认证公司的受理和通过情况来看,对企业的行业、规模、知识产权现状、组织架构、工作模块都有一定的偏好,并且,企业管理层对贯标的的重视度和出发点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2013年11月,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认可联(2013)56号),国家认监委先后批准了2家认证机构开展试点工作。
2015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积极响应,为鼓励企业贯彻标准,出台多种奖励政策,推动标准在企业的运行。
截至2017年底,认证机构发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127张,获证企业覆盖全国29个省市。
随着知识产权贯标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通过贯彻标准认识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对标准的推广收到预期效果,奖励政策有所收紧,有些地区也对指定企业贯彻标准提出了要求。
2017年8月2日,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至2018年末,市属国有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全部通过贯标认证;2020年末,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通过贯标认证”。
2018年4月1日,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影响大的调整为认证人员必须为“全职、双证”(即认证人员必须同时持具有知识产权认证审核员资格和专利代理人资格,且必须为认证公司的全职工作人员)。
此政策调整下,审核员数量急剧下降,导致企业认证周期大大延长。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主管部门对认证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大,目前认证公司的现场审核更加细致,认证通过率也有所下降,认证辅导市场已经不再出现“”宣传了。
企业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知识产权贯标,在补助降低、认证难度加大,认证周期延长的大背景下,企业还要不要继续做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到底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资质属性,其二是管理属性。
所谓资质属性,直接的就是贯标后获得认证证书,各个地区会有直接的奖励或补助,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知识产权相关的项目,在申报条件中,都会把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做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这张证书是知识产权相关领域项目申报的门槛。
由于这个体系是八部委联合推动,因此,在某些大型国家项目和国企项目招标时,也会把此证书做为供应商的资质之一。参与上市企业或跨国企业的项目招标,对知识产权要求比较严格的项目,此证书更是有力的第三方证明。
因此,对于有知识产权相关项目申报需求的企业、有参与大型企业招标或国际招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是刚性需求,建议此类企业一定要尽快启动。
所谓管理属性,是指对企业内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有需求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新梳理的过程,第三方认证公司的认证过程,是对梳理结果的检验。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产权权生命周期的管理、业务线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管理体系相关的资源管理、管理体系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涵盖了知识产权、行政、人事、财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八个管理模块,属于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多部门协作,管理目标明确的一次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的梳理过程,对企业内的知识产权管理甚至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都有很好的建设意义。
体系建设之后,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事项分工明确、目标统一、协作,管理质量提升,管理风险可控,无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体系建设的过程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管理升级。
第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要务实、要适合自身、要持续改进。
目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审核更加细致、要求更加严格,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更加重视,实实在在的去建设、去运行。模板化的体系文件、与企业实际运行不符的记录文件,现在已经很难过关。
因此,企业如果决定做,就要与企业的实际运行相结合,用真实的运行结果去接受审核。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借助辅导机构的力量,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和内部审核,但是绝不是辅导机构能代劳的。
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符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符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尤其是知识产权竞争环境,符合企业自身的提升需求。
有些企业处于知识产权建设期,要求数量上要提升,关注点就是专利挖掘;
有些企业数量有了,但是质量不高,关注重点就是专利布局和专利检索工作;
有些企业数量有了,质量也不错,近有新品上市、新区域市场开阔或有上市计划,那关注重点就应该是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涵盖面很广,重点在哪个环节做深入,取决于企业所处环境和迫切的需求。
企业在发展,管理体系也要升级。经过几年的运行,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需求也许发生了变化,这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并持续改进,已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认证公司在监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中,会对企业目前运行的情况与标准的符合性和适宜性做出客观评价。
在这个全民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IP获得成功。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将自身的核心IP管理规范,就能成为产品的质量保证。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标准是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先进经验,经过提炼、总结,结合我国广大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编成,因此,它既具有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高度,也符合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知识产权贯标早在长三角地区企业中得以实施、推行,此后迅速遍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如此迅猛的普及速度,一方面得益于标准本身含金量高、普适性强,确实能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大力推广。尤其是政府资源,大到国家层面、小到当地政府,均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并配套相应的补助资金,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贯标队伍中。
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贯标”,是贯彻标准的简称,本文所说的标准,是指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该标准于2013年2月7日发布,3月1日实施,主要目的是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GB/T 29490-2013标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企业,从目前认证公司的受理和通过情况来看,对企业的行业、规模、知识产权现状、组织架构、工作模块都有一定的偏好,并且,企业管理层对贯标的的重视度和出发点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2013年11月,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认可联(2013)56号),国家认监委先后批准了2家认证机构开展试点工作。
2015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积极响应,为鼓励企业贯彻标准,出台多种奖励政策,推动标准在企业的运行。
截至2017年底,认证机构发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127张,获证企业覆盖全国29个省市。
随着知识产权贯标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通过贯彻标准认识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对标准的推广收到预期效果,奖励政策有所收紧,有些地区也对指定企业贯彻标准提出了要求。
2017年8月2日,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至2018年末,市属国有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全部通过贯标认证;2020年末,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通过贯标认证”。
2018年4月1日,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影响大的调整为认证人员必须为“全职、双证”(即认证人员必须同时持具有知识产权认证审核员资格和专利代理人资格,且必须为认证公司的全职工作人员)。
此政策调整下,审核员数量急剧下降,导致企业认证周期大大延长。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主管部门对认证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大,目前认证公司的现场审核更加细致,认证通过率也有所下降,认证辅导市场已经不再出现“”宣传了。
企业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知识产权贯标,在补助降低、认证难度加大,认证周期延长的大背景下,企业还要不要继续做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到底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首先,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资质属性,其二是管理属性。
所谓资质属性,直接的就是贯标后获得认证证书,各个地区会有直接的奖励或补助,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知识产权相关的项目,在申报条件中,都会把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做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这张证书是知识产权相关领域项目申报的门槛。
由于这个体系是八部委联合推动,因此,在某些大型国家项目和国企项目招标时,也会把此证书做为供应商的资质之一。参与上市企业或跨国企业的项目招标,对知识产权要求比较严格的项目,此证书更是有力的第三方证明。
因此,对于有知识产权相关项目申报需求的企业、有参与大型企业招标或国际招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是刚性需求,建议此类企业一定要尽快启动。
所谓管理属性,是指对企业内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有需求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新梳理的过程,第三方认证公司的认证过程,是对梳理结果的检验。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产权权生命周期的管理、业务线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管理体系相关的资源管理、管理体系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涵盖了知识产权、行政、人事、财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八个管理模块,属于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多部门协作,管理目标明确的一次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的梳理过程,对企业内的知识产权管理甚至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都有很好的建设意义。
体系建设之后,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事项分工明确、目标统一、协作,管理质量提升,管理风险可控,无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体系建设的过程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管理升级。
第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要务实、要适合自身、要持续改进。
目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审核更加细致、要求更加严格,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更加重视,实实在在的去建设、去运行。模板化的体系文件、与企业实际运行不符的记录文件,现在已经很难过关。
因此,企业如果决定做,就要与企业的实际运行相结合,用真实的运行结果去接受审核。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借助辅导机构的力量,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和内部审核,但是绝不是辅导机构能代劳的。
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符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符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尤其是知识产权竞争环境,符合企业自身的提升需求。
有些企业处于知识产权建设期,要求数量上要提升,关注点就是专利挖掘;
有些企业数量有了,但是质量不高,关注重点就是专利布局和专利检索工作;
有些企业数量有了,质量也不错,近有新品上市、新区域市场开阔或有上市计划,那关注重点就应该是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涵盖面很广,重点在哪个环节做深入,取决于企业所处环境和迫切的需求。
企业在发展,管理体系也要升级。经过几年的运行,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需求也许发生了变化,这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并持续改进,已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认证公司在监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中,会对企业目前运行的情况与标准的符合性和适宜性做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