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针这件小事开始 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未来的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他必须承受得了磨难和痛苦,才能把生活给予的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前两天陪家人去医院,可能是近换季的原因,医院里的孩子特别的多。
排队验血的时候,排在前面的是一个8岁左右的女孩。
女孩的母亲手里拿着化验单,女孩的父亲站在旁边推着婴儿车,两个人一唱一和的给女孩做着工作。
“没事,不疼,别害怕。”
“你这么大了,还怕这个吗?”
“闭上眼,别看,一会儿就好了。”
女孩犹犹豫豫的,在父母的推拉下不情愿的挪到了验血窗口前,就在女孩妈妈拿起女孩的胳膊,准备替她撸起袖子的时候,女孩突然开始挣扎着朝远离抽血窗口的方向跑。
“我不要,我不要,我害怕……”
母亲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女孩,搂进怀里,把她按到了椅子上。
爸爸也赶紧配合着把女孩的衣服袖子撸起来,那女孩的胳膊伸到护士面前,用眼神示意护士赶紧抽血。
医院大厅里,全是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整个大厅都被惊动了。
一个孩子,如果不是恐惧到了极点,怎么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可以想象,这件小事,给女孩带来了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带5岁到10岁之间的孩子去打针,一定是父母头疼的事情之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理智还不足以让孩子克服恐惧,但是孩子的力气却已经不小了,父母也很难强制性的控制住孩子。
在社区的卫生站,经常能看到5、6岁的孩子去打预防针,家长和孩子之间展开一场“拉锯战”,一段时间下来,家长满头大汗,孩子撕心裂肺,周围的孩子哭成一片。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似的选择视而不见,然后内心默默祈祷,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够顺利的打完预防针。
这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小事。
大人总以为打针很简单,只需要把孩子摁住了、或者骗着打了就可以了。但是,正是家长不恰当的做法,反而放大了孩子的痛苦,并且,错过了利用打针这件小事,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要做一场手术。
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他。
可甘地夫人阻止了医生,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手术后有几天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替你承受。哭泣、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这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甘地夫人法则”,甘地夫人认为,挫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突然性的,父母更不应该用善意的谎言来帮助孩子避免挫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承受,学会面对困难。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父母对孩子爱,是教会他们独自面对风雨。
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女儿讲过一句话:
“不论遇到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怜惜自己,而要咬紧牙关挺住,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低。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表现得非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不自觉的就会害怕。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他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
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的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无法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会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
给予孩子足够感受挫折、扛过挫折的成长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我察觉和消化情绪”。
未来的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他必须承受得了磨难和痛苦,才能把生活给予的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用到智慧,所谓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想出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前两天陪家人去医院,可能是近换季的原因,医院里的孩子特别的多。
排队验血的时候,排在前面的是一个8岁左右的女孩。
女孩的母亲手里拿着化验单,女孩的父亲站在旁边推着婴儿车,两个人一唱一和的给女孩做着工作。
“没事,不疼,别害怕。”
“你这么大了,还怕这个吗?”
“闭上眼,别看,一会儿就好了。”
女孩犹犹豫豫的,在父母的推拉下不情愿的挪到了验血窗口前,就在女孩妈妈拿起女孩的胳膊,准备替她撸起袖子的时候,女孩突然开始挣扎着朝远离抽血窗口的方向跑。
“我不要,我不要,我害怕……”
母亲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女孩,搂进怀里,把她按到了椅子上。
爸爸也赶紧配合着把女孩的衣服袖子撸起来,那女孩的胳膊伸到护士面前,用眼神示意护士赶紧抽血。
医院大厅里,全是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整个大厅都被惊动了。
一个孩子,如果不是恐惧到了极点,怎么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可以想象,这件小事,给女孩带来了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带5岁到10岁之间的孩子去打针,一定是父母头疼的事情之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理智还不足以让孩子克服恐惧,但是孩子的力气却已经不小了,父母也很难强制性的控制住孩子。
在社区的卫生站,经常能看到5、6岁的孩子去打预防针,家长和孩子之间展开一场“拉锯战”,一段时间下来,家长满头大汗,孩子撕心裂肺,周围的孩子哭成一片。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似的选择视而不见,然后内心默默祈祷,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够顺利的打完预防针。
这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小事。
大人总以为打针很简单,只需要把孩子摁住了、或者骗着打了就可以了。但是,正是家长不恰当的做法,反而放大了孩子的痛苦,并且,错过了利用打针这件小事,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要做一场手术。
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他。
可甘地夫人阻止了医生,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手术后有几天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替你承受。哭泣、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这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甘地夫人法则”,甘地夫人认为,挫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突然性的,父母更不应该用善意的谎言来帮助孩子避免挫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承受,学会面对困难。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父母对孩子爱,是教会他们独自面对风雨。
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女儿讲过一句话:
“不论遇到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怜惜自己,而要咬紧牙关挺住,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低。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表现得非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不自觉的就会害怕。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他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
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的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无法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会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
给予孩子足够感受挫折、扛过挫折的成长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学会“自我察觉和消化情绪”。
未来的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他必须承受得了磨难和痛苦,才能把生活给予的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用到智慧,所谓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想出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