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众创空间申报条件有哪些
1.申请单位(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主体)在济南市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众创空间成立并实际运营1年以上。
(1) 申请单位即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主体,是指投资建设众创空间并运营管理的单位;若投资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管理并全额支付相应的运营管理费用,申请单位为投资建设单位;若未投资建设但负责运营管理并且支付全部的运营管理费用,申请单位为运营管理单位。
(2) 众创空间成立并实际运营1年以上是指截至备案申请之日已经成立并运营的时间≥1年。
2.拥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服务场地,或提供创业工位不少于20个。同时具有能够为创业者使用的公共接待、项目展示、会议洽谈、专业设备等公共服务场地。提供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众创空间总面积的75%。(1) 服务场地须在同一个地址范围内,或者在同一区县范围内的不同地址的场地,而且孵化场地与运营管理主体注册地所属区县一致。(2) 服务场地是指众创空间管理办公场地、入驻企业和团队孵化场地、公共服务场地等;创业工位是指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的创业场地及位置。
(3) 服务场地面积必须≥300平方米,或提供创业工位≥20个,以上两个条件符合一条即可。
(4) 提供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占众创空间总面积(服务场地面积)的比例须≥75%。
3.入驻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总数不低于15家,且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不低于2家。创业团队入驻时限不超过24个月。
(1) 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必须在众创空间场地内。
(2) 创业团队入驻时限须≤24个月,即:创业团队入驻后须在24个月内注册成立企业。
(3) 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是指截至众创空间申请备案之日前的一年内入驻的创业团队注册成立企业的数量。
(4) 入驻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总数须≥15家,且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2家。
4.具备专业化发展的特质或潜力,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一般应达到50%以上。
(1) 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是指从事研发、生产领域为同一产业领域的入驻企业和团队集聚情况。
(2) 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以在同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和团队数量占入驻企业和团队总数的比例为依据,须≥50%。
(3) 若申请备案“专业类型”的众创空间,在同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和团队数量占入驻企业和团队总数的比例须≥75%。
5.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较为稳定的运营管理团队与导师队伍,且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和专业服务能力,专职工作人员和专兼职导师均不低于3名。
(1) 专职工作人员是指运营管理主体与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人员必须有专职工作人员,且人员数量≥3人。
(2) 专职导师是指运营管理主体与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的导师人员;兼职导师是指运营管理主体通过颁发聘书或签订聘任协议约定为众创空间履行创业导师职责的人员。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人员必须有专兼职导师,且人员数量≥3人。
6.每年开展的创业沙龙路演、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培训等活动不少于 5场次。
(1) 每年开展的活动次数是指截至众创空间申请备案之日前的一年内开展的创新创业服务活动次数。
(2) 每年开展活动次数≥5场次。
7.具有完善的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包括企业(团队)遴选淘汰机制,企业毕业、财务管理和创业导师工作机制等
(1) 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主体须通过正式文件制定并发布有关运营管理工作机制。
(2)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团队)遴选淘汰、企业毕业、财务管理和创业导师工作机制,还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运营管理工作机制。
(1) 申请单位即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主体,是指投资建设众创空间并运营管理的单位;若投资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管理并全额支付相应的运营管理费用,申请单位为投资建设单位;若未投资建设但负责运营管理并且支付全部的运营管理费用,申请单位为运营管理单位。
(2) 众创空间成立并实际运营1年以上是指截至备案申请之日已经成立并运营的时间≥1年。
2.拥有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服务场地,或提供创业工位不少于20个。同时具有能够为创业者使用的公共接待、项目展示、会议洽谈、专业设备等公共服务场地。提供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众创空间总面积的75%。(1) 服务场地须在同一个地址范围内,或者在同一区县范围内的不同地址的场地,而且孵化场地与运营管理主体注册地所属区县一致。(2) 服务场地是指众创空间管理办公场地、入驻企业和团队孵化场地、公共服务场地等;创业工位是指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的创业场地及位置。
(3) 服务场地面积必须≥300平方米,或提供创业工位≥20个,以上两个条件符合一条即可。
(4) 提供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占众创空间总面积(服务场地面积)的比例须≥75%。
3.入驻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总数不低于15家,且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不低于2家。创业团队入驻时限不超过24个月。
(1) 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必须在众创空间场地内。
(2) 创业团队入驻时限须≤24个月,即:创业团队入驻后须在24个月内注册成立企业。
(3) 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是指截至众创空间申请备案之日前的一年内入驻的创业团队注册成立企业的数量。
(4) 入驻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总数须≥15家,且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2家。
4.具备专业化发展的特质或潜力,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一般应达到50%以上。
(1) 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是指从事研发、生产领域为同一产业领域的入驻企业和团队集聚情况。
(2) 众创空间内的入驻企业和团队产业集聚度以在同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和团队数量占入驻企业和团队总数的比例为依据,须≥50%。
(3) 若申请备案“专业类型”的众创空间,在同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和团队数量占入驻企业和团队总数的比例须≥75%。
5.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较为稳定的运营管理团队与导师队伍,且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和专业服务能力,专职工作人员和专兼职导师均不低于3名。
(1) 专职工作人员是指运营管理主体与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人员必须有专职工作人员,且人员数量≥3人。
(2) 专职导师是指运营管理主体与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的导师人员;兼职导师是指运营管理主体通过颁发聘书或签订聘任协议约定为众创空间履行创业导师职责的人员。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人员必须有专兼职导师,且人员数量≥3人。
6.每年开展的创业沙龙路演、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培训等活动不少于 5场次。
(1) 每年开展的活动次数是指截至众创空间申请备案之日前的一年内开展的创新创业服务活动次数。
(2) 每年开展活动次数≥5场次。
7.具有完善的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包括企业(团队)遴选淘汰机制,企业毕业、财务管理和创业导师工作机制等
(1) 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主体须通过正式文件制定并发布有关运营管理工作机制。
(2)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团队)遴选淘汰、企业毕业、财务管理和创业导师工作机制,还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运营管理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