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点击搜索

发布

艾扬格瑜伽辅助工具的由来

区域:
嘉兴 > 秀洲 > 新城
类别:
舞蹈培训
地址:
秀洲区新洲路402号商铺天虹百货对面
在瑜珈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到很多的辅助工具例如:瑜珈砖、瑜珈拉伸带等一系列的辅具,那么这些辅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惠美舞院告诉大家!
在现今的瑜伽习练群体中,习练过程中都习惯了使用辅具,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辅具的由来,也不知道瑜伽的使用原则及方法,今天我们将追溯艾扬格瑜伽辅具的故事。
什么是辅具呢?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辅具,地面就是辅具,墙壁就是辅具。当年Guruji在习练的时候,开始手不够力,就拿个砖块垫着。后来他想,我当年那么苦,就让以后的人不要那么不方便吧,就做了木的砖,让大家用起来干净方便。当年在轮式弓起后背时,开始他做不来,就找个石凳垫着腰,现在他就为大家做了方便移动宽度也适合的木凳。
Guruji自己在稳固的体式里,得到了三摩地的甘味,难道一定要把体式都做到了,才能稳固吗?那些身体条件不允许的人,难道他们就没资格去体验稳固的体式带来的柔软的流畅吗?只要稳固,便能放松、柔软,只要放松柔软,任何体式、任何动作,都可以借此通往身心灵相应。巴坦加里在《瑜伽经》里也说,稳定和舒适的体位,能引人超越二元。巴坦加里也只是强调稳定与舒适,并没有强调一定要求什么什么样的体式。体式每个人都能摆出来,但做不做得到位,稳不稳,就千差万别了。
艾扬格瑜伽的之所以成为体系,是因为Guruji在其多年投身并与瑜伽为一体的敏感下,对传统瑜伽体式及人体结构的充分了解后,为不同身体条件的习练者,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为达到体位稳定的辅助工具。也是这些工具,招至了不少瑜伽正统人氏的不屑。大部分的不屑来源于“瑜伽还要工具?”,“用了工具还叫瑜伽?”。
那么、辅具下的体式还是不是瑜伽?
如果”瑜伽“仅仅是身体动作的各式扭转,那加了工具的体式,还真不能算是“瑜伽的体式”了。但,如果以巴坦加里的瑜伽经为纲要,瑜伽是为了达到相应的一种手段,那体式只是工具,只是让身心达至一如的一种工具。这时,辅具的使用,便是让”瑜伽“能随时随人而发生的助缘。
如果”瑜伽“只为把高难的扭曲动作摆出来的,那不如叫体操,叫艺术体操好了。“瑜伽”一词的本意就是相应,与什么相应,当然是与本性相应啦。你把它叫作三摩地也好,叫做“波特曼”也好,叫作天人合一也好,叫作天堂也行,反正就那一个:超越感官局限的存在。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到“人人本有如来智慧德性”,原来人人都有,个个不缺的,只因小我的执着,而不见本性。佛陀用了四十九年,讲了八万四千种入道的法门,只为让人回归。
巴坦加里也发现了这个三摩地,他同时是一个医者,我觉得可以把其与我们的张仲景媲美,张仲景写了《伤寒论》,巴坦加里写了《阿育吠陀》,作为二千年前的一本医书,为印度人民带来了对身体的全面认识。亦因为其对人体结构的了解,他以人体为工具,认为通过呼吸,能带来人性与神性,也即是小我与大我的统一。在稳固的体式下,透过呼吸,能超越感官局限,让主体的真实全然跃出。
佛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听过《心经》的朋友,都会知道,透过体式而达到三摩地,这不过又是一个“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写照。       姑莫论渐法、顿法,透过瑜伽体式而达到身心调柔,敏感度增加,这是无容至疑的。透过体式中的呼吸,而达到三摩地,这也是一个如念佛法门、与行般舟等等无二无别的,通过专注而达至念头脱落、能所消融的一个好的渐修法门。
瑜伽只为体式扭转的,就不能叫瑜伽,只是身体锻炼。为了身心一如而摆出的体式,只是瑜伽的工具,而为“体式”这个“工具”,若再附加些帮助达成的辅具,是为了更完美地达成“瑜伽”的工具。所以,辅具下的体式能成就更完瑜伽。
查看更多嘉兴文艺/体育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91975)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