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拉长山东莱芜生姜产业链条
生姜在人们的生活中,仅仅是佐餐的角色。而在山东省莱芜市生姜却成为当地享誉海内外一个重要的产业,如今这一产业的链条也越拉越长。
中国种植姜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人便花不菲的价钱从中国买进生姜制药;《论语》中有“不撤姜食”的记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食姜已很普遍。而今,山东省莱芜市作为中国主要的生姜产地和出口基地,其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莱芜生姜以质量赢得海内外市场
通过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姜出口44.8万吨,其中13.8万吨来自莱芜市,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8%。生姜产品畅销欧美日韩等86个国家和地区。莱芜市有深厚的土层,微酸、富含钾,有机质丰富而通透性极好的壤土,适合种植大姜。莱芜独特的土壤环境所产的生姜,所含的粗纤维素、挥发油、维生素及硒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姜品种。莱芜海拔高,为贮存生姜提供了条件。这里的地窖可以到七、八米深,生姜在这样的地窖里储存3到5年也不会变坏。近几年,莱芜市生姜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覆盖820多个村。
生姜种植面积不是固定的,会因为市场行情发生变化。2011和2012年,生姜的价格持续低迷,低的收购价到了0.4元每斤。受市场行情的影响,2013年,莱芜市的生姜种植面积减少了20%。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相比种植面积,莱芜市更专注生姜的质量和产量。莱芜市生姜大部分出口,保证质量和食用安全是关键的,不然出口过不了关。
据介绍,莱芜市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自属大姜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进行合作。企业自属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有利于通过规范管理来保证生姜的质量。在种植基地上实行同时育种、施肥、喷洒农药、收购、加工的全过程的控制,产品实现从种植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
靠科技拉长产业链条
莱芜生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莱芜聚集了生姜种植及新产品加工的强科技力量,可以为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新技术促进企业研发附加值高的大姜深加工产品。目前莱芜市的姜产品已发展到鲜食、调味、保健、洗涤、化妆等几大系列2000个品种。
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莱芜成立了莱芜市姜文化研究会,正在建设生姜博物馆,为生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文化支撑。
莱芜有世界优的生姜产业基础,有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和生姜保健技艺研究史,我们有信心扛起世界生姜文化大旗。
中国种植姜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人便花不菲的价钱从中国买进生姜制药;《论语》中有“不撤姜食”的记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食姜已很普遍。而今,山东省莱芜市作为中国主要的生姜产地和出口基地,其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莱芜生姜以质量赢得海内外市场
通过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姜出口44.8万吨,其中13.8万吨来自莱芜市,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8%。生姜产品畅销欧美日韩等86个国家和地区。莱芜市有深厚的土层,微酸、富含钾,有机质丰富而通透性极好的壤土,适合种植大姜。莱芜独特的土壤环境所产的生姜,所含的粗纤维素、挥发油、维生素及硒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姜品种。莱芜海拔高,为贮存生姜提供了条件。这里的地窖可以到七、八米深,生姜在这样的地窖里储存3到5年也不会变坏。近几年,莱芜市生姜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覆盖820多个村。
生姜种植面积不是固定的,会因为市场行情发生变化。2011和2012年,生姜的价格持续低迷,低的收购价到了0.4元每斤。受市场行情的影响,2013年,莱芜市的生姜种植面积减少了20%。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相比种植面积,莱芜市更专注生姜的质量和产量。莱芜市生姜大部分出口,保证质量和食用安全是关键的,不然出口过不了关。
据介绍,莱芜市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自属大姜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进行合作。企业自属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有利于通过规范管理来保证生姜的质量。在种植基地上实行同时育种、施肥、喷洒农药、收购、加工的全过程的控制,产品实现从种植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
靠科技拉长产业链条
莱芜生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莱芜聚集了生姜种植及新产品加工的强科技力量,可以为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新技术促进企业研发附加值高的大姜深加工产品。目前莱芜市的姜产品已发展到鲜食、调味、保健、洗涤、化妆等几大系列2000个品种。
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莱芜成立了莱芜市姜文化研究会,正在建设生姜博物馆,为生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文化支撑。
莱芜有世界优的生姜产业基础,有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和生姜保健技艺研究史,我们有信心扛起世界生姜文化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