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答题技巧攻略
太奇考研政治老师结合近4年的马原的分析题为考生阐述了马原的解题思路和复习技巧,帮助考生明晰马原分析的答题策略。
【真题演示】
2011年第34题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2012年第34题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2013年第34题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2014年第34题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解题思路和复习策略】
问是对一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哲学上的解释,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答案是该事例反应的哲学原理。答题就是罗列和阐述原理。有可能成为答案的原理应在世界的物质性、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范围内。需要调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范围内原理的可能性极小。从近4年真题来看,认识论部分的原理考查的比唯物辩证法多。
如果问的题干中给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比如2011年第34题问“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规定了原理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与自然关系”范围内,答题时就不要调用此范围外的原理。如果问不但规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而是直接给出了原理,比如2013年第34题问“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那么答题除了要将原理阐述清楚,还需要将原理中涉及的概念定义答出。这一题就需要答出“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定义。如分析题设置三问,其中的第二问与问一样,也是从具体到抽象。与问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问答题除了要阐述和罗列原理外,还需要适当结合材料。否则会丢掉这一问一半的分数。
无论设置三问还是两问,分析题的后一问都是考察从前面设问中抽象出来的原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问就变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考查,没有经过专门的哲学训练,我们一般比较擅长由具体到抽象和由具体到具体的思维,不大擅长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所以这一问的难度就比较大大。答题时不要自己去演绎,也不要胡乱联系材料,而应调用学习过的与改造世界相关的方法原则。
【真题演示】
2011年第34题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2012年第34题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2013年第34题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2014年第34题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解题思路和复习策略】
问是对一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哲学上的解释,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答案是该事例反应的哲学原理。答题就是罗列和阐述原理。有可能成为答案的原理应在世界的物质性、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范围内。需要调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范围内原理的可能性极小。从近4年真题来看,认识论部分的原理考查的比唯物辩证法多。
如果问的题干中给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比如2011年第34题问“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规定了原理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与自然关系”范围内,答题时就不要调用此范围外的原理。如果问不但规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而是直接给出了原理,比如2013年第34题问“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那么答题除了要将原理阐述清楚,还需要将原理中涉及的概念定义答出。这一题就需要答出“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定义。如分析题设置三问,其中的第二问与问一样,也是从具体到抽象。与问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问答题除了要阐述和罗列原理外,还需要适当结合材料。否则会丢掉这一问一半的分数。
无论设置三问还是两问,分析题的后一问都是考察从前面设问中抽象出来的原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问就变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考查,没有经过专门的哲学训练,我们一般比较擅长由具体到抽象和由具体到具体的思维,不大擅长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所以这一问的难度就比较大大。答题时不要自己去演绎,也不要胡乱联系材料,而应调用学习过的与改造世界相关的方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