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推进业财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自提出以来,“业财融合”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部门转型、更好地支持企业决策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财务如何更好地与业务活动有机结合,还存在种种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叶康涛教授提出了“业财融合”下会计思维的变革,《战略财务》杂志就相关问题对叶康涛院长进行了专访。
SF:随着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与业务活动的融合,在您看来,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如何?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是什么?
叶康涛:数字化时代,大数据的兴起对“业财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财务工作缺乏很多数据,现在则有了海量的数据,而且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是可以打通的。比如,企业价值的源泉是客户,那么可以从客户订单出发,每一笔订单都有一个订单号,根据订单号流经的各个环节,把相关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订单层面、客户层面的价值创造分析,从而达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激励员工的目的。而如何更好地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去推动业务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从“业财融合”整体情况看,少数企业做得不错,但大部分企业实施得不是特别理想。我觉得主要障碍是部门之间的壁垒,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隔阂使得部门间协作受阻,导致企业不仅未打通业务链,在数据链和信息链打通方面,现在也未达到应有的程度。而打通数据链是实施“业财融合”的基础。
因此要推进“业财融合”,企业一把手一定要重视并牵头去做,否则信息孤岛会很难突破,所以这是一把手工程。其次是针对公司管理中某个具体的痛点问题,组成攻关小组,组员来自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等部门,一起通过数据、信息的协同去解决问题。否则,仅靠财务部门,可能只是从财务数据分解到更细化的财务指标,无法继续深入到业务之中,而业务部门也不了解业务数据的财务结果。因此要做到协同解决问题,就要求企业在组织架构层面进行一些变革。
SF:在推进“业财融合”方面,现在有企业和机构提出了“第四张报表”,您怎么看待这种探索?
叶康涛:现在包括、德勤以及一些学者都在探索第四张报表。我的理解是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结果报表,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但大家越来越觉得只反映结果是不够的,就提出了反映过程的第四张报表,即从价值创造的源头、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清楚地反映整个价值创造链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等财务结果出来再采取措施会来不及,管理要前移,就是要去看源头、看过程。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过程数据可以获得,而过去这些数据要么无法获得,要么获得成本太高。例如,在网店采购过程中,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浏览页面都可以记录下来,从而可以对该用户产生的财务结果做一些预测和分析,进而能够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过程管理,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
从实质上看,第四张报表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报表,可能因所属行业、企业性质等的不同,报表的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因此可以说,除三张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内部管理报表,都可以称为第四张报表。对企业来说,如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较为丰富,而且其非财务信息更为重要,所以会更多去看三张财务报表之外的报表,而传统的大型企业集团可能使用三张财务报表就足够了。企业是否采用第四张报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来选择。
另外,企业的价值创造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在扩大到整个生态圈,这可能需要跟踪所在的生态圈,反映整个生态圈的价值创造情况。通过共赢增值表反映出了整个平台的价值创造情况,包括平台各个参与者的贡献,未来可能还需要扩大到平台所在的整个生态圈,这应该是企业报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SF:您提到“业财融合”要求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变革后的组织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叶康涛: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还是沿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层级制,一层层传达指令,在这种架构下,不仅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偏低,也造成了部门之间的隔阂,不利于部门协同和业务财务融合。我们也看到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组织架构越来越扁平化,越来越提倡小组制。小组制是就某项任务成立一个小组,组员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职种,更有利于协调和沟通,任务完成后小组解散,机制非常灵活。的小微企业就类似于小组制,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小微企业去完成某项业务。
这类自趋型的组织形式需要公司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包括财务系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管理系统。同时,公司还要做好对团队的激励,以打破部门壁垒、激发内部活力。
现在一些“业财融合”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结合很紧密,或者财务部门会给每个业务部门指派一位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师通过其财务专业知识来帮助业务部门对业务进行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在不对组织架构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推动“业财融合”的方式。
SF:在变革后的组织形式下,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职能或角色?管理会计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叶康涛:新的角色会出现,比如小组的组长这个职位怎样去定义?怎么产生?权限是什么?怎么去激励?这可能还要去探索、去思考。但只要企业愿意变革,是可以实施的。
会计的本质是提供信息,未来管理会计要成为企业的信息中枢和参谋部,不仅提供财务数据,还要提供非财务数据,将整个企业的经营信息汇集起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这一职能此前是由战略咨询或研究部门承担的,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未来管理会计人员要通过成为信息的汇总者和提供者、通过促进“业财融合”,推动企业的价值创造。
SF:数字化时代,企业经营模式等创新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当前管理会计的关注点与工业化时代是否不同?的财务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关键能力?
叶康涛:工业化时代的管理会计偏成本核算,数字化时代更强调客户价值。这是因为工业化时代是大规模生产,客户相对比较同质,企业主要关注成本节约即可,而现在生产、服务和需求都趋于个性化,随之更强调客户分析、和客户价值创造。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兴起,可让企业获得相关的、全过程业务数据,无论是收入的跟踪、成本的分摊还是价值的分析,都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及时和更加全面。但从本质上看,管理会计依然是服务于管理和价值创造,只是现在可获得的数据更加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工具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者如CFO,首先要对企业经营、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等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洞悉商业模式、战略的财务后果,知道怎样通过业财融合去推动企业的价值创造。其次,“业财融合”离不开信息技术,还对信息技术有深入的理解。第三是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对内要能够与各个业务部门沟通,对外要与投资者、公众沟通。后是要具备良好的财会知识,这是能力基础。
SF:随着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与业务活动的融合,在您看来,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如何?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是什么?
叶康涛:数字化时代,大数据的兴起对“业财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财务工作缺乏很多数据,现在则有了海量的数据,而且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是可以打通的。比如,企业价值的源泉是客户,那么可以从客户订单出发,每一笔订单都有一个订单号,根据订单号流经的各个环节,把相关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关联起来,进行订单层面、客户层面的价值创造分析,从而达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激励员工的目的。而如何更好地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去推动业务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从“业财融合”整体情况看,少数企业做得不错,但大部分企业实施得不是特别理想。我觉得主要障碍是部门之间的壁垒,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隔阂使得部门间协作受阻,导致企业不仅未打通业务链,在数据链和信息链打通方面,现在也未达到应有的程度。而打通数据链是实施“业财融合”的基础。
因此要推进“业财融合”,企业一把手一定要重视并牵头去做,否则信息孤岛会很难突破,所以这是一把手工程。其次是针对公司管理中某个具体的痛点问题,组成攻关小组,组员来自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等部门,一起通过数据、信息的协同去解决问题。否则,仅靠财务部门,可能只是从财务数据分解到更细化的财务指标,无法继续深入到业务之中,而业务部门也不了解业务数据的财务结果。因此要做到协同解决问题,就要求企业在组织架构层面进行一些变革。
SF:在推进“业财融合”方面,现在有企业和机构提出了“第四张报表”,您怎么看待这种探索?
叶康涛:现在包括、德勤以及一些学者都在探索第四张报表。我的理解是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结果报表,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但大家越来越觉得只反映结果是不够的,就提出了反映过程的第四张报表,即从价值创造的源头、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清楚地反映整个价值创造链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等财务结果出来再采取措施会来不及,管理要前移,就是要去看源头、看过程。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过程数据可以获得,而过去这些数据要么无法获得,要么获得成本太高。例如,在网店采购过程中,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浏览页面都可以记录下来,从而可以对该用户产生的财务结果做一些预测和分析,进而能够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过程管理,终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
从实质上看,第四张报表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报表的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报表,可能因所属行业、企业性质等的不同,报表的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因此可以说,除三张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内部管理报表,都可以称为第四张报表。对企业来说,如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较为丰富,而且其非财务信息更为重要,所以会更多去看三张财务报表之外的报表,而传统的大型企业集团可能使用三张财务报表就足够了。企业是否采用第四张报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来选择。
另外,企业的价值创造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在扩大到整个生态圈,这可能需要跟踪所在的生态圈,反映整个生态圈的价值创造情况。通过共赢增值表反映出了整个平台的价值创造情况,包括平台各个参与者的贡献,未来可能还需要扩大到平台所在的整个生态圈,这应该是企业报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SF:您提到“业财融合”要求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变革后的组织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叶康涛: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还是沿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层级制,一层层传达指令,在这种架构下,不仅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偏低,也造成了部门之间的隔阂,不利于部门协同和业务财务融合。我们也看到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组织架构越来越扁平化,越来越提倡小组制。小组制是就某项任务成立一个小组,组员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职种,更有利于协调和沟通,任务完成后小组解散,机制非常灵活。的小微企业就类似于小组制,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小微企业去完成某项业务。
这类自趋型的组织形式需要公司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包括财务系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管理系统。同时,公司还要做好对团队的激励,以打破部门壁垒、激发内部活力。
现在一些“业财融合”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结合很紧密,或者财务部门会给每个业务部门指派一位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师通过其财务专业知识来帮助业务部门对业务进行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在不对组织架构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推动“业财融合”的方式。
SF:在变革后的组织形式下,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职能或角色?管理会计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叶康涛:新的角色会出现,比如小组的组长这个职位怎样去定义?怎么产生?权限是什么?怎么去激励?这可能还要去探索、去思考。但只要企业愿意变革,是可以实施的。
会计的本质是提供信息,未来管理会计要成为企业的信息中枢和参谋部,不仅提供财务数据,还要提供非财务数据,将整个企业的经营信息汇集起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这一职能此前是由战略咨询或研究部门承担的,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未来管理会计人员要通过成为信息的汇总者和提供者、通过促进“业财融合”,推动企业的价值创造。
SF:数字化时代,企业经营模式等创新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当前管理会计的关注点与工业化时代是否不同?的财务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关键能力?
叶康涛:工业化时代的管理会计偏成本核算,数字化时代更强调客户价值。这是因为工业化时代是大规模生产,客户相对比较同质,企业主要关注成本节约即可,而现在生产、服务和需求都趋于个性化,随之更强调客户分析、和客户价值创造。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兴起,可让企业获得相关的、全过程业务数据,无论是收入的跟踪、成本的分摊还是价值的分析,都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及时和更加全面。但从本质上看,管理会计依然是服务于管理和价值创造,只是现在可获得的数据更加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工具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者如CFO,首先要对企业经营、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等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洞悉商业模式、战略的财务后果,知道怎样通过业财融合去推动企业的价值创造。其次,“业财融合”离不开信息技术,还对信息技术有深入的理解。第三是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对内要能够与各个业务部门沟通,对外要与投资者、公众沟通。后是要具备良好的财会知识,这是能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