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

点击搜索

发布

南充幼儿教育 南充幼儿园

区域:
南充 > 顺庆
企业:
南充北大培文幼儿园 企业已认证
南充“北大培文”幼儿园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配置高品质的园所环境和运动空间,拥有现代化的环境,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艺术化的园所氛围。以“尊重自然、精准施教”为办园理念。以“尚自然、慧才智、展个性、育德行”为办园目标,将国际化视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让孩子自由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感受更广阔的的空间,促进孩子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培养国际化、多元化的现代小公民。

通过平常的游戏,让孩子遵守一些禁忌或规矩,让孩子学习一些该学习的习惯,让孩子在效果上能更听话一些,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亲身经验、原创游戏,希望对烦恼的家长有所帮助。

父母错误下达指令的方式

1、指令本身的内容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宝宝不管是大脑发育程度还是心智,都远达不到正常沟通的标准,所以说,与他们的沟通方式,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进行,那样行不通。

就比如想要表达''让孩子去吃饭''这个意思,你要是说''宝宝,快过来,我们去吃饭。''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可能就不太理解,或者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可你要是说''去吃饭'',他们就能很好地体会到父母想要表达的意思。

跟宝宝交流,关键在于言简意赅,尽可能少用修饰词,每句话1-5个字,这种程度的短句3岁以下的孩子几乎都能理解,这一点很关键,毕竟你想让孩子听话,总得确保他们知道父母在说什么吧?要是听都听不懂,还谈什么按指令行事?

2、下指令时的态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3个月开始,宝宝就能通过父母的面部表情以及说话语气,判断出大人的情绪变化,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针对不同的情绪做出各种不一样的情绪反馈。

也就是说,婴儿时期,孩子虽然听不明白父母说的话,可是却可以理解父母感受的基本属性。

问题是,这种技能带来一个问题,当父母带着情绪下达指令时,孩子的大脑会优先处理情绪信息,比如父母对孩子很凶,他们往往只顾大哭,却对指令内容毫无反应,往往需要父母多次、反复强调才能按照家长要求做事。

许多家长因为孩子这种表现,大发脾气,其实他们这是错怪了宝宝,不是孩子自己不想听话,而是他们的大脑会自发性的屏蔽消息。

因此,要想宝宝听话,家长的态度非常关键。除此之外,家长想要宝宝听话,方式也很重要。

和孩子做游戏

如果孩子总是无视你的“不”

当淘气的宝贝直冲向大街,而你在后面喊破了嗓子“停停停”,他也毫不理会,当好奇的宝贝拿起拿案板上锋利的尖刀,尽管你在一旁快要吓死了地“不不不”,对他来说却只能激起更大的“挑战”欲望……必须承认,当“不行”用得太多了的时候,它们便无异于一堆白色噪音了!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和孩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儿这个游戏:随着音乐,大家做各种事情,看书、跳舞、蹦跳等等,突然,我关掉音乐,并喊“冰棍儿”,此时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必须保持当下的状态不能动,就像冰棍儿冻住了一样。在他们喜欢并习惯这样的“速冻”之后,我尝试去掉音乐,直接喊“冰棍儿”来“速冻”他们。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即便在非游戏时间,他们也愿意因为“冰棍儿”而保持不动。于是,我把“不行”“不许”这样的词留给那些非紧急的情形,比如果果要多吃一块饼干或者他在玩闹的时候抓我的头发。而“冰棍儿”则变成了我们的安全词——因为它能使他真正停住,而更是因为它和有趣的游戏联系在了一起。每当我喊“冰棍儿”的时候,果果就不会再忽略我。重要的是,这使得我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阻止他企图触碰的危险爆发出来。

如果孩子不太喜欢分享

孩子不喜欢分享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分享”或者“轮流”通常出现在他们正在拥有一样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不愿意松手,因为不愿意松手,于是出现了“该×××玩儿一会儿了”的情形…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们拿出果果爸爸那条很牛仔的腰带,向全家宣布,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戴一会儿这个腰带,但向别人要的时候,一定要说:“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 “谢谢”这样的话。

于是,爸爸先戴着。一会儿果果就会去找他:“爸爸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他就戴上了。

过一会儿我去找果果:“宝贝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果果很高兴地把腰带解下来给我。没有几分钟,他就跑过来用同样的话请求,我也欣然地还给他。我们还会选用属于我的一条围巾,或者属于果果的一个毛绒小熊来做这样的游戏。

后来,当果果在幼儿园或者小朋友聚会的时候,当遇到“轮流”问题时,尽管他仍然不很情愿,但至少他已经能够给出去,并且知道他喜爱的东西还能“轮流”回他的手里。

如果孩子好奇心太强

家里有孩子,当然,我一定会把液、洗涤剂这类东西锁在柜子里。但像锅啊、面粉啊、调料啊这类东西,它们虽然不是因为危险而必须要锁起来,但我仍然也不希望宝贝乱动。而且,如果所有的东西都锁起来,那也太夸张了。孩子喜欢去发现、去“挖掘”,怎样能够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够不让人头疼、不乱糟糟,不让我们因为孩子只是做了一个孩子该做的事而抓狂喊叫……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当果果再次趁我不备冲向厨房的抽屉时,我叫住他,领着他,走到刀具的抽屉前对他说:“这个,果果不能动!”然后转向后面搭着几块抹布的绳子对他说:“这个,果果可以动,可以用来擦桌子。”指着装放碗筷的柜子告诉他不能动,指着存放一些草稿纸的整理箱告诉他可以动,告诉他爸爸妈妈的书桌抽屉不是果果的,告诉他书架上任何一本书他都可以拿。

整个屋子走了一遍之后,我发现,当他再走向某个封闭的抽屉或门时,就会顿下来想一想,口中念念有词“果果可以动”或“果果不能动”。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用同样的做法,事先把一些重要的禁忌——当然,一定要搭配上至少相同数目的许可——介绍给他,什么他可以动,什么他不能动。

这可以为你节省很多为了把他从他不该触碰的东西旁拉走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孩子出手过于鲁莽

朋友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带着孩子去看展览,那3岁的男孩儿顽皮地去扭一具塑像的手,结果拧掉了。可你知道吗,那具雕像是200年前的古董,是被用毯子包着、坐着专用飞机从比利时运来的……想起来,就让人一身冷汗!他家被此事纠缠了很久…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要避免这类严重的不该发生的“事故”,我想到了我们看过的一个动画片,那里面的仙女为一只受伤的小兔子疗伤,用她的手指轻轻地点在小兔的腿上,小兔就又活蹦乱跳了。

于是,我们外出到某个地方,我就会把一些需要他像仙女为小兔疗伤一样轻轻地、轻轻地、只用一个手指触摸的东西指给他,并随时提醒他:“这个,要用仙女的手指摸!”开始孩子还会有兴趣,可需要他小心的东西太多了,他就会腻烦了——因为这样太累!不符合他们粗鲁的“风格”。

这样,他就会转移其他的关注点,而不会再有兴趣去碰那些容易被他们“摸坏”的东西了。

如果孩子的“童言”令家长尴尬

诚实总是一件好事。可是,当果果打开叔叔送给他的礼盒后说:“我不要这个,我已经有了”的时候,场面总是让当父母的多有尴尬。这就像孩子会毫无顾忌地说一个人“你今天的头发真难看”或者对一个脚有病的人说“你走路怎么一歪一斜”一样,童言无忌虽然可以原谅,却是需要改变的。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第二天我们要去参加朋友家的圣诞聚会,我在前一天会动员家里的所有人去找一些很“破烂”的东西,作为彼此送礼物这样一个游戏的道具。

爸爸会找到一片枯树叶,果果会找到洗碗的海绵,姥姥拿了半块肥皂,我拿了一个空瓶子……

我们坐在一起开始送礼物,但要求是,每个人都要把别人送来的礼物夸赞一番!“这块海绵的颜色跟我衣服很配啊!谢谢你!”“这空瓶子正好可以给我当花瓶,谢谢!”……

同时问问孩子,是不是如果别人很欣赏他送的礼物,他就会很高兴。于是,如果孩子能够对半块肥皂说出它的可取之处,那么他在收到别人的礼物时,就一定能够发现它的“优点”,而不会因为不是他想要的而有失礼貌了。
查看更多南充其他教育培训信息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发布者(UID:732064)自行发布,本站是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发布者完全负责。

© lieju.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