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贵州省考笔试或将3月20日进行
2021黔南事业单位考试群:537745783
2021黔南省考群:278101223
2021黔南教师备考交流:484459784
2021黔南公考交流群:452283228
2021黔南医疗考试群:742467460
关注都匀中公教育公众号(dy--offcn),获取更多资料!
教育部于近期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透露那些消息?对我们省考有哪些影响?
6月底前完成政策性岗位招录
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用足用好稳就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统筹协调好招录工作安排,力争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
从今年各省招录工作进展来看,山东省2021年公务员考试提前4个月开展,河南也有透露2021公务员招录或将元月笔试的消息!
参考近年来贵州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安排:3月发布公告,4月份笔试,5月中旬公布笔试成绩,7月上旬面试、7月底8月初体检。
如果6月底前完成全部招录工作,那整个考试时间节奏就得提前进行,中公教育大胆的猜测,2021贵州省考笔试或将3月20日进行!各位小伙伴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备考,贵州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错过还得再等一年。
《通知》中除了透漏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提前完成之外,还有如下信息:
扩大基层岗位的招聘
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尽可能扩大地方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鼓励采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降低招录条件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布警示提醒信息。
2021黔南省考群:278101223
2021黔南教师备考交流:484459784
2021黔南公考交流群:452283228
2021黔南医疗考试群:742467460
关注都匀中公教育公众号(dy--offcn),获取更多资料!
教育部于近期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透露那些消息?对我们省考有哪些影响?
6月底前完成政策性岗位招录
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用足用好稳就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统筹协调好招录工作安排,力争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
从今年各省招录工作进展来看,山东省2021年公务员考试提前4个月开展,河南也有透露2021公务员招录或将元月笔试的消息!
参考近年来贵州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安排:3月发布公告,4月份笔试,5月中旬公布笔试成绩,7月上旬面试、7月底8月初体检。
如果6月底前完成全部招录工作,那整个考试时间节奏就得提前进行,中公教育大胆的猜测,2021贵州省考笔试或将3月20日进行!各位小伙伴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备考,贵州公务员考试一年一次,错过还得再等一年。
《通知》中除了透漏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提前完成之外,还有如下信息:
扩大基层岗位的招聘
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尽可能扩大地方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鼓励采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降低招录条件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布警示提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