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要建设人民币市场中心
未来五年,上海将建设人民币产品市场中心,加快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这或许意味着,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正面临挑战。
2月1日发布的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上海将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是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对上证报表示,在全球金融中心蓝图下,上海将不仅仅是全球金融中心,还是全球金融资源、投资资源、贸易资源的配置中心,这与人民币国际化是相呼应的。
“实现人民币在岸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联动发展是上海建成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和有效防控风险的战略举措。”肖林如此表示。
肖林建议,加快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包括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在做大做强离岸银行业务和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离岸保险、离岸证券、离岸基金、离岸信托等离岸金融业务。
肖林认为,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需要四个步骤:
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人民币市场中心,打造全球人民币的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支付清算中心。
其次是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第三是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同时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后是建设新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引进多边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来上海发展,实现传统机构体系,多边金融机构体系和新金融机构体系联动发展。
“十三五”期间,上海自贸区是金融改革的“试验田”。肖林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拓展账户功能;逐步放松跨境投融资的政策限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试点工作。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5%左右,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5%以上。
关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反思
离岸人民币市场近些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交易工具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显著高于境内市场。
然而,由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该市场屡屡成为国际炒家攻击人民币的重要据点。去年12月25日以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贬值幅度一度超过2%,在岸汇率也大跌1%以上。期间,香港银行间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Hibor)也受到影响,一度狂飙至历史高水平。
离岸人民币与在岸汇率的较大价差也被投机者利用,用以开展交易。对此,中国央行以离岸市场为主战场,采取多种措施,推高做空成本、缩小汇差打击交易,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暴打空头”的大戏(详情请点击这里)。
这场中国央行与人民币投机者的对决不禁令人反思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角色。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的一系列超预期举措表明,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离岸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央行坚定选择汇率。央行不惜以离岸市场流动性和离岸人民币资产价格(点心债)为代价,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改变。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员刘霞在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人民币离岸市场到了韬光养晦的时点》。文章称,
与一般的离岸市场相比,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较小、金融产品种类偏少、业务范围受到较多限制、流动性较弱。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只有区区2万多亿元,又面临的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全球市场,对冲基金、国际投行等机构进行监管,资金可以随时流入流出,投机炒作的资金更多。其前期发展完全依赖人民币升值预期,单边升值预期不再的情况下,投机者们自然会放弃一种流动性差、投资方式少的货币资产。
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度不足,尚不完备,容易被投机者利用。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汇率的影响不可忽视。一味扩大离岸市场而又没有良好的疏通手段,境内外的资金价格差异、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差异、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等,都容易导致相应风险。进一步而言,还将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对低迷的中国经济和尚未见底的企业盈利更是沉重打击。对中国来说,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不可避免,长期看利益大于成本,但短期内风险要大于收益。
离岸市场的建设应该稳步促进,找到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离岸市场发展模式。
未来,首先需要理顺的是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机制。加强对离岸市场的跟踪研究,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产品创新较快,跨市场、跨币种的金融业务和产品逐步增加,应做好对各类离岸人民币业务、产品的监测和统计,研究货币跨境使用对本国进出口、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此外,更需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积极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从防范风险的角度看,健康、有韧性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是减少市场扭曲和外部冲击的根本保障。 (来源于包钢股份股吧http://www.gub***/list-349-1.html)
2月1日发布的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上海将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是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对上证报表示,在全球金融中心蓝图下,上海将不仅仅是全球金融中心,还是全球金融资源、投资资源、贸易资源的配置中心,这与人民币国际化是相呼应的。
“实现人民币在岸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联动发展是上海建成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和有效防控风险的战略举措。”肖林如此表示。
肖林建议,加快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包括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在做大做强离岸银行业务和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离岸保险、离岸证券、离岸基金、离岸信托等离岸金融业务。
肖林认为,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需要四个步骤:
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人民币市场中心,打造全球人民币的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支付清算中心。
其次是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第三是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同时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后是建设新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引进多边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来上海发展,实现传统机构体系,多边金融机构体系和新金融机构体系联动发展。
“十三五”期间,上海自贸区是金融改革的“试验田”。肖林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拓展账户功能;逐步放松跨境投融资的政策限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试点工作。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5%左右,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5%以上。
关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反思
离岸人民币市场近些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交易工具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显著高于境内市场。
然而,由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该市场屡屡成为国际炒家攻击人民币的重要据点。去年12月25日以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贬值幅度一度超过2%,在岸汇率也大跌1%以上。期间,香港银行间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Hibor)也受到影响,一度狂飙至历史高水平。
离岸人民币与在岸汇率的较大价差也被投机者利用,用以开展交易。对此,中国央行以离岸市场为主战场,采取多种措施,推高做空成本、缩小汇差打击交易,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暴打空头”的大戏(详情请点击这里)。
这场中国央行与人民币投机者的对决不禁令人反思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角色。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的一系列超预期举措表明,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离岸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央行坚定选择汇率。央行不惜以离岸市场流动性和离岸人民币资产价格(点心债)为代价,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改变。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员刘霞在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人民币离岸市场到了韬光养晦的时点》。文章称,
与一般的离岸市场相比,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较小、金融产品种类偏少、业务范围受到较多限制、流动性较弱。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只有区区2万多亿元,又面临的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全球市场,对冲基金、国际投行等机构进行监管,资金可以随时流入流出,投机炒作的资金更多。其前期发展完全依赖人民币升值预期,单边升值预期不再的情况下,投机者们自然会放弃一种流动性差、投资方式少的货币资产。
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度不足,尚不完备,容易被投机者利用。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汇率的影响不可忽视。一味扩大离岸市场而又没有良好的疏通手段,境内外的资金价格差异、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差异、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异等,都容易导致相应风险。进一步而言,还将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对低迷的中国经济和尚未见底的企业盈利更是沉重打击。对中国来说,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不可避免,长期看利益大于成本,但短期内风险要大于收益。
离岸市场的建设应该稳步促进,找到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离岸市场发展模式。
未来,首先需要理顺的是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机制。加强对离岸市场的跟踪研究,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产品创新较快,跨市场、跨币种的金融业务和产品逐步增加,应做好对各类离岸人民币业务、产品的监测和统计,研究货币跨境使用对本国进出口、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此外,更需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积极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从防范风险的角度看,健康、有韧性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是减少市场扭曲和外部冲击的根本保障。 (来源于包钢股份股吧http://www.gub***/list-349-1.html)